良言一句三冬暖
◎荷夏
他哪怕只读懂了你的心那么一下,你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随着黄叶落地,冬天来了,一起来的,还有北风,阳光日渐稀薄,天真的冷了。热烘烘的炉火,松软的围巾,翻滚的火锅,一切能带给人温暖的东西在冬季都是令人向往的。有时候,一句关切,一句感谢,竟也能为萧瑟的冬天增添别样的暖。
微信里置顶的小家庭群像窗外渐入沉寂的大地一般,一周没啥动静了。大学生在备考一项重要考试,配偶忙着本地外地的出差,我有心问问大学生的状态,又怕附加给他额外的压力,处在想问怕问的徘徊中。
浏览圈动态,看到有朋友接连几天连载“感谢”,对家人,对朋友,对生活,朴素寻常人的感念。试想了一下,我觉得我做不到像她那样广而告之地说出自己的“感谢”,无他,就是国人的通病——张不开嘴,转而一想,小范围试一下呢?
先是艾特了大学生,没话找话地问,降温了,穿羽绒服了吗,然后突兀地扔到群里一段对他俩的感谢。有感于自己不定期舒缓情绪而发作的脾气,首先感谢他们的大度与包容,想想自己这些年一点点积累的自信,离不开他们的鼓励,再感谢他们对我毫不吝惜的肯定,最后感谢他们2020年作为队友的陪伴和支撑。
一颗石子投出,激起几个水花还真说不好,心里扑腾着,安慰自己,没动静就当自己听响了,无所谓。
还好挑的是午休时间,爷儿俩都第一时间冒泡了,调侃着这是给他俩的?我躲在屏幕这头自得:搞话题的目标达到了。大学生接下来的反应很快,他也投出了手中的石子,发来一句话,感谢老爸老妈在他身处困境时一直给予指导。短短十几个字,不经历的人不能懂。升学、交友、考试,一个个关口经历的困难曾经让他沮丧、痛哭、失望,每一次,家都是他情绪的缓冲带。都说做父母的不期望儿女的回报,只要“你过得比我好”,事实是,他哪怕只读懂了你的心那么一下,你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受了我们娘儿俩的感染吧,家里那个钢铁直男也接上茬了,“感谢儿子对我们的信任,你与我们畅谈所有话题让我自豪,感谢你们让我体会到家的温暖,让我的一切努力都有目标和动力。”与同事朋友闲聊,谈到自家青春期孩子的种种各色,他总是要给别人现身说法,顺带着显摆与儿子的“和谐关系”和“无话不可谈”的骄傲。以前的晚餐时间,如今的周末下午茶时光,一直是家里的“畅谈时刻”。那些细碎的与家人相处的时光,他曾说过,是他最放松的时候。
沉寂的家庭群,在几颗小石子的扰动下,热烈了一中午,为了这彼此的感谢,约定周末必须去吃顿好的。看着他俩的发言,我确信,大学生的状态还好,为娘我算是在考前不显山不露水地给他做了一次心理按摩,踏实了。
晚高峰堵在车流中,电波中的话题恰恰是“感谢”。听着这个城市中的人们发来的那些感谢,心里的急躁一点点平息下来,被那些心怀善意的人温暖着,不再关注眼前飘红的车灯,就这样听着城市的故事慢一点何妨?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在这个习惯用礼物代替感谢的时代,看到亲人那些毫不矫饰的话语,尤其是一眼读懂那些感谢的含意,心里的温暖真的足以抵御初冬的寒。难怪一位朋友说自己失眠,数羊不管用,她说发愿每天睡前感谢100个人,结果感谢了10个就睡得死死的了。看来这感谢的能量真挺大。
投稿请登录豆瓣小组“北青非常感受”或发邮件至chenpin@y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