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风采〗刘洪洋:物我两忘,见天地之大,人心之广。

刘洪洋   现为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导师,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印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书协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京东印社社长。

〖二〗谈空间▼书法篆刻另一极端重要的因素乃是空间构成,即所谓结字章法。入此门来,则可见艺术之圆满境,所谓分朱布白才是艺术,即是此意。书、印者,予人审美之感受在空间,古人概括为疏密。“结字因时相传”便是言空间变化之重要。陈陈相因、千人一面实是艺术创作之最大弊端。不独仿照时人,即便仿古亦不足取。所谓拟古而不泥古就是此意。守正创新,所守者在笔法,所创者在空间。离开对传统的临摹,则失去艺术创作之根基与源头;离开个人对空间的个性理解,则艺术沦落匠人之手。对抽象之空间的理解,全看艺术家个人思想涵养,脱离学问滋养,终究难成大器。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心安处是吾乡〖三〗谈知行▼为学之道,首要在博闻,艺术也是如此。艺术有其载体,而离此载体艺术必无基础,就只是感想而已。欲实现艺术之理想,用功于艺术载体须臾不可松懈。而此用功,以对艺术载体之认识为首要。所谓知行合一,无知则行无以立。认识的不断提高就意味着离人生、艺术之真相日趋接近。而认识之深又以认识之广为前提为基础。广博的认识才能“正眼界”。对艺术的广博的涉猎正可以使对各种艺术的认识互相校正、互为助力,才能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提供观者以不同角度,才能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出己意、见新意,这也是艺术创作之价值所在。为学、为艺之道又须先博而后约,以专门学问求认识与实践之深入。认识从来不能代替实践,深刻地认识又必须转化为深入之实践才能修己利人,否则便有成为“空头”艺术家的可能。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是一体两面,始终贯穿于艺术家整个创作生涯。没有脱离了深刻认识的深入实践,也没有脱离了深入实践的深刻认识。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精准扶贫〖四〗谈学习▼艺术学习大概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一曰“追”,仰慕前贤,立足传统,亦步亦趋;二曰“理”,在对前人艺术心摹手追的过程中逐渐掌握艺术本体的规律,从理性的高度认识艺术创作;三曰“情”,在掌握了规律之后就必须倾注个人的情感,在表达艺术载体的特性中进行选择,形成个人面目;四曰“志”,此后又必须具有极其强大的专注力和意志力,继续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和前进,不能沾沾自喜于小小成就而故步自封;五曰“通”,《书谱》云:“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通过艺术实现个人思想和精神的高度自由,这是艺术给予创作者最大的恩赐,也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最高级的享受。无论处于哪个阶段,都需要艺术家对具象手段的深入探索、抽象要素的深刻理解和意象思维的不断开拓。艺术家这些全面立体的思维图景构成了考察艺术家表现能力的基本视角,也必然贯穿艺术家学习和创作的一生,紧密交织,循环往复,帮助艺术家最终达到圆融无碍之艺术至境。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南阳诸葛庐〖五〗谈初心▼智慧在本心,本心蒙尘如浊井观月,皓月当空,人不见之。泰山当前,而一叶障目。观今日之艺坛,障目者岂止一叶,然归结起来可曰,名利障。为名利,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止步不前,甚而日益退步,陈陈相因,不见生机。无非是艺术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囿于陈见,以一己之是非为是非,自己不越雷池一步,也不喜别人越雷池一步,全然忘记了艺术之广博深厚,误人误已。随着地位日高,追随者日众,多少人为虚名所困,为利益所困,为小圈子所困,从以艺术创作为要转而向以经营为要,以至于沉迷名利不可自拔,无复艺术之精进,甚可叹息。王阳明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识人易,识己难。格物易,修身难。昧者,外物之昧。障者,己心之障。破障,即破心,其要旨在回归艺术之初心。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花好月圆人寿〖六〗谈思想▼如果我们转向中国传统艺术如书法、篆刻、绘画,自诞生之日至今,物质变化是极小的,书写环境的变化也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艺术家也即同时作为主体和客体的人的变化。人的变化最主要的也不是生理条件的变化,而是思想的变化。以书法为例,所谓书如其人,不过是如人之思想。所谓“自唐以后,笔法尽失”,不过是古人认为笔法在技术层面到唐人为止已经穷尽了。但书法并没停止前进,“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正是因为人的思想仍然在变化。绘画同样如此,技法有时而尽,思想无时不变。读画要读门道,品画实际上品的是人,品的是艺术家之思想。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长风破浪会有时〖七〗谈规律▼著名学者梁思成在文章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他用“重复与变化”指出了一种常见的艺术呈现规律,无论是建筑、美术、音乐、诗歌都离不开这一范畴,篆刻也是如此。重复和变化是辩证的关系,往往是一体呈现。没有脱离了重复的变化,也没有脱离了变化的重复。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墨池清心〖八〗谈文化▼如果文化是单指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现代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远远超过古人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论是拥有多么丰富的知识或者多高的修养,都并不必然导致当代书法人在书法艺术上有更高的突破。不必说什么读书决定论,王羲之、颜真卿和苏东坡读的书必然是不同的。我们无法确认,他们读了什么书使他们成为了一流的书法家。必须明确,文化是“那些历经社会变迁和历史沉浮而难以泯灭的、稳定的、深层的、无形的东西。”书法创作中是否蕴含这样的东西以及如何体现才是书法最根本的文化价值,所谓以书法之技证人生大道。书法由人创造,也可以创造人。书法人的真正的修养就是通过书法这一艺术形式的超越性和创造性实践建构现代人的形象。通过书法体悟人生,带来人的改变。这不仅仅是书法人的要求,其他艺术门类也都是这样。从事艺术创作也不是都可以成为艺术家,成为艺术家是要经过坎坷跨越山峰的,但这坎坷和山峰应该是在书法本体上的。如果以其他艺术作为衡量书法人是否成为艺术家的标准,毫无疑问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书法的独特价值和艺术性,书法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金羁朱缨玉腕骝〖九〗谈自由▼艺术是最能给人以精神上的自由的。所谓自由者,即由于自己。艺术创作完全从个人出发,由个人成就,所受外力束缚比较而言堪称最为有限。艺术创作便是要在这有限的束缚中求得无限的自由。“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陶渊明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破樊笼,返自然,得自由,便是艺术的乐园了。自由是艺术家个人的自由,是艺术领域里只属于艺术家个人的绝对自由,脱离艺术本体,从人生高度来看,艺术创作予以艺术家相比他人极大的便利,自由应理所当然地成为艺术家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以艺存,艺术家之自由,实乃艺术之自由。在于超越自我之杂思,进入无我而法自然之境。“无为有处有还无”,离“有我”之境方能达“无我”之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谓人书俱老,正是最好注解。在篆刻上来说,“我刻”转为“刻我”复转为“我刻”,须知此“我”已非彼“我”,方能言知印。古人有云,度物象而取其真;又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进退无碍,则得自在。借用《庄子》庖丁解牛说:“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可知此自由,不是虚无缥缈,实乃主客契合,合乎人性,顺乎物理,法乎天道,物我两忘,见天地之大、人心之广。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洪洋书法作品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安康

刘洪洋篆刻作品释文:西泠印社中人

---翰墨楚风官方微信平台---

翰墨楚风艺术中心简称“翰墨楚风”,始创于2007年8月,总部位于中国光谷腹地武汉光谷书城。中心分设翰墨楚风书法院、文学院、美术馆、艺术馆、翰墨楚风艺委会、《翰墨楚风》书法杂志编辑部,自媒体设有《翰墨楚风》杂志、翰墨楚风今日头条及微信公众平台,全方位提供一个交流、培训、交易、收藏、展览的平台。书法与文学两院,名家指导,学风蔚然,立志培育楚地学子诗书并重、人文如一。“寄身翰墨,见意篇籍”是本院之精神写照,“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乃本院之最高目标。翰墨楚风名誉顾问:沈鹏翰墨楚风专家顾问:(按年龄为序)韩天衡  何应辉  刘正成  石开  胡抗美张旭光  陈振濂

(0)

相关推荐

  • 严家森金文书法赏析,个性十足(内附译文)

    书家简介 严家森,1974年生于广东高州,现居广州.书法主攻篆书.隶书,兼习章草.行草,在<史墙盘>.<毛公鼎>.<白盘>等商周金文用功尤勤,追求高古清雅之韵味.广 ...

  • 【当代篆刻三十家特刊】(五)——刘洪洋 、谷松章、 沈鼎雍 、林 健 、骆芃芃、 洪 亮(2018年...

    [十年]--纪念<书法报·书画天地>发行500期 当代篆刻三十家特刊(五) 刘洪洋. 谷松章. 沈鼎雍.林 健 .骆芃芃 .洪亮 (按姓氏笔画排序) 艺术家简历  刘洪洋  中国书协篆刻委 ...

  • 《巨匠之门》--中国好书法--刘洪洋书法篆刻选

    刘洪洋,现为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导师,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印学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书协 ...

  • 刘洪洋 | 写意印风教学示范

    刘洪洋,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篆刻委员会主任,天津印社副社长,京东印社社长,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研究员.导师 ...

  • 西泠名家:刘洪洋篆刻小辑(二):

    西泠名家:刘洪洋篆刻小辑(二):

  • 【中国篆书百家(12)】尹彧书法作品展

    尹彧,斋号养心堂,1967年12月生,江西万安人,万安县采茶剧团舞台美术工作.连续5年在江西省书法培训中心高研班学习.2017年6月参加中国书法协会培训中心"刘洪洋导师培训班"主修 ...

  • 闲时静坐,物我两忘

    寻一日,静坐山中,物我两忘. 人没有面孔,物没有形相. 静养心,俭养德, 心简单了,一切都简单了. 清风.明月.幽潭.深涧,自在心. 空花空影,空人心. 蛙鼓稀,流水远, 云绕窗,任意悲喜. 放牧诗句 ...

  • 【周末语录体】干净澄澈,物我两忘

    人一旦活得有风骨,就不会有那么多苟且,也就不会攀附.谄媚.屈从以及言不由衷,就会少纠缠.多放下,就容易干净澄澈物我两忘. 这时候,其实已经不用问值得不值得了,因为你的一切所为,皆是心之所向.心之所往, ...

  • [拳经分享]''阴阳分明.物我两忘”的内功法心得

    25/3/2021 松而不丢不顶,掌心意空,才能随心意相通. 意有空间,自然松透: 无心丢顶,自然得气: 能舍己从人,能得机得势: 太极练的神意气,是由无极空间而凭意念产生(无中生有),神意气才能顺对 ...

  • 【师父说】物我两忘,成就神奇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代读书人做学问,是为了提升自己:当今学者则是为了匡正别人,彰显自己.其实无论做什么事,以何种"姿态"开始并投身其中, ...

  • 石涛与他画的山水画之间是一种相互交融、物我两忘的生命痕迹

    摘 要:本文试图通过对石涛的绘画及画理论研究探讨石涛对时间的独特体验,此体验表现在石涛绘画中独特的视觉形式上.以此为全球化语境下的我国传统绘画精神对当代绘画的个体性试验和探索打开可能性的空间. 关键词 ...

  • 廉州湾的物我两忘之旅

    上上周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廉州湾.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因为我原本就生活在廉州湾.我想起很多年前刚到北海时,地角或侨港人也习惯说"出北海耍".现在很少这样说话了,因为它们与北海已密不可 ...

  • 王书成 || 物我两忘 打打响器 ​

    物我两忘 打打响器 王书成 挥起双手拍镲铙, 舞动两臂擂大鼓. 惊天动地驱病殃, 强身健体增寿福. 镲圆铙圆鼓也圆, 心足意足劲更足. 闯咚嚓啾衣呼噜,(注) 物我两忘真乐乎! 注:此句是响器音符. ...

  • 【雅道诗词】物我两忘,神闲幽事

    热烈祝贺<雅道诗词>正式出版! 抢鲜阅读中国首部雅道诗词专集 品读二百零六首雅道古诗, 领略千百年来先贤的风雅. 临流抚琴图 南宋 夏圭 故宫博物院藏 七律·淡庵倪清父 [宋]白玉蟾 地僻 ...

  • 文人情思,物我两忘,华喦绘《陶渊明诗意图》

    华喦是清代著名画家,他长期在扬州以卖画为生.华喦技法全面,花鸟.人物.山水都能创作.他常把以上三种题材融合,所画作品让人啧啧称奇. 这幅<陶渊明诗意图>,显示了华喦在创作中的全面性,画中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