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臂部(七)

臂痈

《鬼遗》云∶垂臂两处发,接骨下臂鹅上,起如鸡鸭卵大,皆由荣卫不调所为也。喜患实处而不透内,亦宜急消,或发穴早疗。两臂肘起,在接骨下引手,至小骨之上发痈疖,此处虽实,奈连大小筋骨,举动不便,垂手多坠疼,如脓深沉彻骨,即伤筋脉,拳缩不舒搐撮,宜急以缓慢筋脉药饵治之。《玄机》云∶在臂外为痈。在臂内为鱼肚发,在臂上节肿连肩髁,为臂风毒。宜活命饮加羌活、独活、桂枝、桔梗,水酒各半煎服,及夺命丹、紫金丹、胜金丹选用。壮实有里证者,一粒金丹、八阵散下之。若漫肿无头,服败毒之药不能消者,宜十全大补汤加桂枝、桔、梗托之。有呕吐而数日不食者,溃出脓则愈。

〔治验〕

一人年将六十,五月患右臂膊肿盛,上至肩,下至手指,色变皮肤凉,六脉沉细而微,此脉证俱寒,乃附骨痈也。开发已迟,以燔针启之,脓清稀解;次日时下再开之,加吃逆不绝。与丁香柿蒂散,两服稍缓,次日吃逆尤甚,自利,脐腹冷痛,腹满食减,时发昏愤,灸左乳下黑尽处二七壮,又处托里温中汤一两半与服。或曰∶诸痛疮疡,皆属心火。又时当盛暑,而用姜附可乎?予曰∶经云,脉细皮寒,泻利前后,饮食不入,是为五虚。况吃逆胃中虚寒,此证内外相反,须当舍时从证。遂投之,诸证悉去,饮食倍进,疮势温,脓色正,复用五香汤数服,月余而愈。(机按∶此证多属虚寒,此方专用辛热以治其寒,不用参术以补其虚,盖固吃逆腹满,乃气都壅也。想必其人年虽老,脉证虽虚而形体颇实,非阴虚吃逆比。) 一挥使,臂肿一块,不痛不赤,脉弱懒食,时呕。以六君子加藿香、酒炒芍药,呕止食进,再以八珍汤二十余剂,脓成刺之,又以十全大补汤而愈。次年伤寒后,臂复肿微痛,乃伤寒余毒也,然无表证,但虚弱耳。先用十宣散四剂,取参、 、芎、归扶助元气,防风、桔梗、白芷、浓朴行散肿结,肉桂引经破血,肿退三四,再用八珍汤脓溃而愈。至冬臂复作痛,因服祛风药,反筋挛痛甚,此血虚不能养筋,筋虚不能束骨,用加味十全大补汤百帖而愈。 一女臂患肿,溃久不敛,寒热交作,五心烦热,饮食少思,月水不通,以逍遥散月余少可,更服八珍汤加丹皮、香附,又月余经通,再加黄 、白蔹,两月余而愈。 一人臂肿、患毒作痛,服寒凉药,食少大便不实。予用理中丸二服,更以六君子加砂仁、藿香,再以托里,脓溃而愈。凡疮痛甚者,若禀浓有火,宜苦寒药。若禀薄者,宜补中益气汤加芩、连之类,在下加黄柏,人肥加荆防、独、羌之类,取其风能胜湿也。一妇左臂,胆经部分,结肿一块,年许不溃。

坚硬不痛,肉色不变,脉弱少食,月水过期,日晡发热。过劳或怒则痛,此不足证也。与参、 、归、术、芎、 、芍药、贝母、远志、香附、桔梗、丹皮、甘草,百余帖而消。

一人臂患漏,口干发热,喜脓不清稀,脉来迟缓,灸以豆豉饼。服八珍汤,加麦门、五味、软柴胡、地骨皮,三月余而愈,后因房劳,复溃脓清,脉大,辞不治,果殁。河间曰∶因病致虚为轻,盖病势尚浅,元气未虚也。若病初愈,或饮食、劳倦、房室,加至羸损,此因虚致损则为重,病势已过,元气已索故也。一儿臂患痘毒,作炒按之复起,此脓胀痛也,刺之,以托里药愈。 一妇臂结一块,已溃不敛,灸以豆豉饼,更服托里药而愈。 一人年逾三十,素怯弱,不能食冷,臂患一毒,脉虚弱,予以托里药而消,但饮食少思,或作胀,或吞酸,日渐羸瘦,参苓等药不应,右尺脉弱,此命门火衰不能生土,遂以八味丸补土之原,饮食渐进而愈。一媪左臂结核,年余方溃,脓清不敛,以十全大补汤,外用附子饼灸,及贴补药膏,调护得宜,百帖而愈。 一人多虑神劳,年近五十,左膊外侧红肿如粟。予曰∶勿轻视!得独参汤数斤乃佳。数帖而止,旬余值大风拔木,疮上起一红线,绕背抵右肋,兴大料人参汤加芎术补剂,两月而安。 一妇臂痛,筋挛不能屈伸,遇寒则剧,脉紧细,此良甫所谓肝气虚,为风寒流于血脉经络,搏于筋,筋不荣,则干急为痛,先用舒筋汤,次用四物汤加牡丹皮、泽兰、白术而愈。亦有臂痛不能举,或转左右作痛,由中脘伏痰,脾气滞不行,宜茯苓丸或控涎丹治之。 一人手臂结核如粟,延至颈项,状似瘰 ,此风湿流注。用加减小续命汤,及独活寄生汤,更以托里药、倍加参、 、归、术,百帖而愈。(机按∶此条有证无脉,认作风湿流注而治,当时必有所见也。后用补剂百帖而愈,是终不离于虚也。)一儿三岁,臂患毒 痛,服解毒丸,搽神功散而消。(此条证脉不详,当时必有所见。)尝治臂毒,便闭烦躁,服五福化毒丹亦效。若脓成急刺,用纸捻醮麻油 疮内,以膏药贴之。若儿安静,不必服药,候有脓取去,仍用 贴。一人臂患疽,脉数,饮槐花酒一服,势顿退;再与金银花、黄 、甘草十余服而平。(槐花治湿热之功最为神速,胃寒不宜过剂。) 尹老家贫,形志皆苦,自幼颓疝,孟冬于手阳明大肠经分出痈,第四日稠脓,臂外皆肿痛,在手阳明左右经中,其脉俱弦,按之洪缓有力,此得自八风之变。以脉断之,邪气在表,饮食如常,大小便如故,腹中和,口知味,知不在里也,不恶风寒,只热躁,脉不浮,知不在表也,表里既和,邪在经脉之中,故曰∶凝于血脉为痈是也。痈出身半以上,故风从上受,因知为八风之变,而疮只在经脉之中,法当却寒,调和经脉中血气,使无凝滞可愈矣,宜以白芷升麻汤。(机按∶此方举一身而言,故阳明为一身之中,若以各经言之,而阳明亦自有表里中三等之剂,太阳亦有表里之中之方,余经皆可以类推也。) 一人年逾三十,臂患痈,溃而不痛,脓稀脉弱。丹溪曰∶疽溃深而不痛者,胃气大虚,不知痛也。东垣曰∶脓水清稀,疮口不合,气血俱虚也,理宜大补。彼不听,服消毒药,气血愈虚,遂不救。丹溪曰∶才见肿痛,参之脉证,倘有虚弱,便与滋补气血可保终吉。又曰∶溃疡内外皆虚,补接为主。兹则见善不从,自用己智,宁免死乎。 一人年逾四十,臂患毒, 痛作呕,服托里消毒药愈盛。予用凉膈散二剂顿退,更以四物汤加苓、连四剂而消。(机按∶此所谓肿疡热毒攻心而作呕也。) 一人两臂肿痛,服托里药日盛。予谓∶肿属湿,痛属火,此湿热流注经络也,用人参败毒散加威灵仙、酒炒黄芩、南星,数剂渐愈,更以四物汤加苍术、黄柏、桔梗二十余剂而消。(按∶此托里药日盛,故改作湿热治也。)

尚书,左臂肘患一紫泡,根畔肿赤,大肠脉芤。予谓∶芤主失血或积血。公曰∶血痢未瘳,以芍药汤二剂,更以人参败毒散二剂,疮痢并愈。(机按∶用芍药汤以治血痢,用败毒散以治紫泡,但所录脉证未甚详悉,观其治法,多属血热而近实也。)

白芷升麻汤 治臂上生痈。

白芷(一钱半) 升麻 桔梗(各一钱) 酒黄芩(四钱) 生黄芩(三钱) 红花 甘草(炙,各半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酒半盅,煎至八分,食后服。

肘痈(俗名病藕节。)

肘之内生痈,属三阴经,乃心、肺、胞络郁火。引经,黄连、升麻、柴胡。肘之外生痈,属三阳经,乃胃、大、小肠积毒。引经 本、升麻、柴胡。并用黄连消毒饮、活命饮,或乌金散、紫金丹、胜金丹、玉枢丹选用。壮实有里证者,一粒金丹、八阵散下之。老弱者,黄 木香散、十全大补汤、千金内托散托之。

芙蓉膏 治手臂腕 、肘掌等处结毒, 赤肿痛。

山布瓜(根) 芙蓉叶 紫金皮 凌霄根(皮) 天南星 天布瓜 鸡屎根(取皮) 背子蜈蚣上砍烂,入些醋,温涂敷患处。

赤葛膏 治病藕节,及臂 腕掌等处结毒。

赤葛根皮 山布瓜根 山苏木 山樟根皮 紫金皮 赤牛膝 赤芎根 赤毛桃根上用皮砍烂,糟炒。敷涂患处。

敷病肌石 药山樟子叶上砍烂,糟炒缚之,又用根,煎酒服之。

痈(俗名病藕包。)

臂表里俱肿痛,赤色,惟肘节处差小,故名藕包。以内外分阴阳,俱如上法。

泥油膏 治病藕包。

塘泥(一分) 桐油(三分)

上和匀,以鸭毛扫,时时涂,勿令干。

二瓜散 治病藕包。

山布瓜根 天布瓜根上砍烂,入米醋少许,和暖涂之。

或问∶手臂阳明经分生 ,初如粟米,渐大如赤豆,痛不可忍,旬日大如胡桃,枯紫色何如?曰∶此名骨蝼疽。若毒游遍身,拘急发搐,呕哕不食,冷汗自出,滑泄烦躁,脉乱者死。犯房劳,怒气者死。一人患此证,一月之后,遍身攻串,口吐黄水,秽气满室,既而呕吐脓血,旬日而亡。其人三四日前,尚进饮食,人与沐浴,扶起皮肉俱烂,患者不信,医者不识,以致陨身。此由七情不和,积怒、积忧、积热所致,真元虚败,不能胜邪故也,纵有丸丹,天命而已。惟智者防患于未然,急服黄连消毒散、胜金丹、乌金散、活命饮加羌活选用。治之稍缓,七恶证多者,必死也。按∶此证发之暴,死之速,乃阴虚极而火独光之,故前药不滋化源,而扬汤止沸,其能济乎。

(0)

相关推荐

  • 薛立斋《外科心法》:乳痈

    因为公众号更改推送机制,推文不再按照时间线显示,可能你在时间线里面就看不到"聚合学堂"的文章了.如果你希望可以及时看到文章,可以这样做: 乳痈 接上文:薛立斋<外科心法> ...

  •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录卷二百六【前陰門·醫案】

    <史记>仓公传曰: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臣意诊脉,曰牡疝.牡疝在膈下,上连肺,病得之内.臣意谓之,慎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处后蹴踘,要厥寒,汗出多,即呕血.臣意复诊之曰:当旦日日 ...

  • 中医古书 续名医类案

    时毒 (此症感四时邪毒之气,其后发于鼻面耳项咽喉,赤肿无头,或结核有根,寒热头痛,状如伤寒.此乃时行湿毒之气,发于头面,所谓大头瘟也.以其能作脓出毒,故入外科.) 少宰李蒲汀患时毒,用发散之药,耗损元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耳部(三)

    耳发 或问∶耳叶生疽何如?曰∶是名耳发疽,属手少阳.三焦经风热所致.六七日渐肿,如胡桃或如蜂房之状,或赤或紫热如火,痛彻心是也.十日刺出黄白脓者生,刺之无脓,时出鲜血,饮食不下,神昏狂躁者死.小儿耳窍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口齿部(四)

    口疮 (详杂病第八口门,此掇其遗者耳.) [丹] 王四叔公,口疮舌强,多痰. 白术 甘草梢(一钱) 人参 赤芍药 木通 生地黄(半钱) 黄连(炒,一钱) 栝蒌子(十二枚) 上作一帖煎. [罗]黄连升麻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项部(五)

    百脉疽 <鬼遗>云∶百脉疽,肿起环颈项疼痛,身体大热,不敢动止, 不能食,此有大畏恐骇,上气咳嗽,其发引耳,不可以肿,十五日可刺导引,不刺导引见血,八十日必死. 项痈 <灵枢>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胁部(十)

    (胁. 也:胁:胁骨也.有骨曰胁,无骨曰胁.) 胁疽 <灵枢>云∶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状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治之锉陵 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股部(十五)

    股阴疽 (与附骨疽,参看.) <灵枢>云∶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十日死.在两股之内,不治,十日死. <鬼遗>云∶阴疽发腿髀及阴股,始发腰强,数饮不能多,七日发坚硬肿胀,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部分·膝部(十六)

    鹤膝风 <灵枢>云∶发于膝,名日疵疽.其状大痈,色不变,寒热而坚,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坚如石者,用生樟六根擦之效.)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相应者,不可治也. 发于阳者,百日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源(一)

    方书叙痈疽之源有五.一,天行时气.二,七情内郁.三,体虚外感.四,身热搏于风冷,五,食炙爆.饮法酒.服丹石等热毒.总之不出于三因也. 外因者,运气痈疽有四∶一曰火热助心为疮.经云∶少阴所至为疮疹.又云 ...

  • 《证治准绳·疡医》痈疽之别(二)

    <灵枢经>云∶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肌肤,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热气淳盛,下陷肌 ...

  • 《证治准绳·疡医》内消(七)

    痈疽之证,发无定处,欲令内消,于初起红肿结聚之际,施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之药是也.当审浅深大小,经络处所,形脉虚实,如发于脑背腰项臀 者,皆太阳经也,宜黄连.羌活.背连胁处,为近少阳,宜柴胡并宜败毒散.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