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厚腻也需辨寒热虚实。

舌象是中医用来辨别病情,判断预后,决定治疗的重要指征。

临床上有一些疾病,当全身症状上不十分明显的时候,舌象上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

其中以舌质的反应最为敏感。比如体内的精液亏耗或者是水饮停滞,虽然体表或者其他部位上没有出现干燥之象或者湿象,而舌上经验却每见增减的变化。

同时根据舌形状态、质色泌浅、苔的消长变化,就可以知道病情的进退,发展的趋势,脏腑的寒热,气血的盛衰,以及胃气的存亡等等。

吴安坤也说:“病之经络、脏腑因为气血、表里、阴阳、虚实,寒热必形于舌,故辨证以舌为主。”

因为舌质的组织近似人体的内脏,所以甚至可以把它看成一种裸露在外的把内脏器官或者是体内脏腑的驻外代表,从而通过舌诊便可以实现《灵枢》所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之揣度诊断的方法。

判断某一个舌象的具体意义应该从整体情况出发,结合所患疾病的种类、名称、病情、证候以及病程阶段等等全面来判定。

如果按疾病种类来分,首先应分清内伤与外感。内伤舌象一般是舌苔重于舌质。外感则苔重于质或者苔质并重。

  • 如果偏于阴虚,刚开始舌质多半稍红而少津,患病日久,津伤越甚,舌色变深红,或绛而干燥;舌形坚敛瘦小,甚至光剥无苔,形似镜面或如猪肾。
  • 如果偏于阳虚,开始常见舌质舌色转淡,舌苔薄白而润。阳虚运化失司,水湿停聚,则会出现舌形变胖嫩,舌淡白多津,形式透明。
  • 如果体内阴寒特盛。则会出现淡白之中微露青色。少数的患者苔色转黑,但苔必然较薄而湿润,且着色不浓。

这些只是内伤疾病的舌象概括,也一般只是内伤多虚的舌象。

至于外感病辨舌要领,如风邪在表则舌质多正常,苔仍薄白。如果病邪入里,病情加重,这舌苔逐渐变厚,夹湿则腻,化热则黄,内伤积滞或挟湿浊,则苔厚腻而垢;湿热郁蒸剧者,苔色可能变灰或发黑,邪入营血,则舌质深红或绛。

(0)

相关推荐

  • 中医教你在家看舌质,就能自己诊病

    我们在看中医的时候,医生往往都要看看你的舌象,其实早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等古典医籍中就有关于望舌诊病的记载.中医舌诊的临床意义,在于作为辩证的不可缺少的客观依据,无论八纲 ...

  • 掌握中医问诊《十问歌》,自己也能辨寒热虚实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中医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四诊就是望闻问切.说到中医的四诊,就不得不提及中医问诊<十问歌>即&qu ...

  • 掌握中医问诊《十问歌》,自己也能学习辨寒热虚实!

    作者:刘培民 河南省中医院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中医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四诊就是望闻问切.说到中医的四诊,就不得不提及中医问诊& ...

  • 中医文化:掌握中医问诊《十问歌》,自己也能辨寒热虚实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中医讲究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四诊就是望闻问切.说到中医的四诊,就不得不提及中医问诊<十问歌>即&qu ...

  • 胡希恕老先生白话解读《伤寒论》第282条——少阴病,“渴”辨寒热虚实

    华医世界 图左*著名中医学家胡希恕老先生 口渴,在临床是一个很重要的症状,他可以帮我们分辨疾病的寒热虚实,如口渴,舌红,往往有热:口渴不欲饮,往往有中焦饮停导致津液不能上乘. 少阴病中也有口渴,那么其 ...

  •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医学心悟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 ...

  • 黑色舌苔辨寒热四字经

    黑舌湿润,黑舌紫青, 黑舌濡滑,黑如软羹, 见此黑舌,寒证不轻. 黑舌肿胀,黑炭焦心. 黑舌倦缩,干黑涩贫, 黑舌坚硬,苔黑芒针. 另有黑苔,舌裂纹深. 见此黑舌,热盛烟熏.

  • 舌苔厚腻需重视

    如果舌苔又厚又腻,这是身体在告诉你:"身体里有垃圾,要及时清理"! 中医所谓的"湿",就是指该代谢又没及时代谢出去的"垃圾",舌苔腻就是其表 ...

  • 小儿辨证,如何辨清寒热虚实、外感内伤?

    I导读:儿童最易患外感病症和内伤饮食之证,文中论述甚详,易于分辨.另外寒.热.虚.实四证表现,与成人常见四证的表现基本类同,文中讲到四证中的诸症表现,在诊断每症不必悉备,凡见其中一二个主要症状即可,但 ...

  • 【程国彭《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 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一病之寒热,全在口渴与不渴,渴而消水与不消水,饮食喜热与喜冷,烦躁与厥逆,溺之长短.赤白,便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