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学校课程立“界”
鲍成中
未来具有某种不确定性,但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危机让我们对教育、对学校、对课程进行了深刻反思。我认为,尽管疫情肆虐全球,但世界发展的大势不可能改变。当人类步入数字化时代,学习的泛在化、课程的综合化便成为时代的重要特征,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都变得“无边界”了,学校课程也正进入无边界时代。“跨学科”融合学习,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时下,人类正进入以大数据为特征的智能化时代,人类自身将面临更大挑战——人类作为自然人的“人”将与自己创造的“智能人”并存,这个智能人包括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和基因人,这些“人”的存在是拥有人类自身优势的集合体,是人类优势跨界融合的结果。人类为了能更好地与机器人、基因人和谐相处,必须有更强大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能力”必须依靠从小的教育。那么,在跨界融合的世界,学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未来的视角把整个世界都变成儿童学习的教室,注重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行动力。因此,以融合性为特征的“无边界课程”就成为未来社会以及关系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
同时,课程的无边界还体现在“课程+数字化”,时时可以学习,处处可以学习,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教育达到了一个泛在化的时代,集成式的知识跨界融合成为教育的重要特征。这个时代的学习不再是以识记和机械训练为主,而是以培育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因而,课程的“无边界”即跨学科的大融合,就成了未来课程的重要特征,由过去的分科教材、分科教学走进了融合性教材、融合性学习。
由此看来,智能化时代的课程“无边界”就是强调把课程、学校放入大生活、大社会中,突破传统学校、课程的边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智能化时代的课程其实也是“有边界”的,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生命。教育帮助一个个生命从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让每一个生命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教育与生命是一体的。生命是教育的缘起,没有生命也就谈不上人类社会,更谈不上教育了。但现实的教育与生活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生命在教育中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工业化社会强化了教育与生活、与生命的脱节,把人变成了物化的工具人、经济人,脱离了人作为人的价值旨归。片面的智慧观,导致教育中生命的缺位,违背了教育的初心。顾明远教授曾说,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应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这场全球疫情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必须重视生命教育,敬畏生命,不仅要注重个体生命,也要敬重他人生命,包括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学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所以,无论课程怎么发展与变化,都应把生命作为边界之一,不能越界。
二是生活。教育不仅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生活本身就是最真实、最生动的教育。因此,教育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内容,生活是知识通向智慧的桥梁。教育脱离了生活,教育将毫无价值和意义。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激励与奖赏,赋予人类丰富的精神生命,让人类以富有的、被尊重的方式生活。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有生活之意,教育必须与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作用。在智能化社会,互联网将万物互联,教育回归生活,才能真正走出工业化流水线的模式,走向个性化、生活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全球化。因此,未来的课程也应以生活为边界。
三是实践。学习有认知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工业化教育模式下,过分重视认知性知识的灌输和识记,忽视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体验。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核心旨趣,是由“知识教育”回归“生命教育”、由“接受—记忆”回归“体验—理解”。教育回归实践,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因此,在智能化社会,学习要从工业化教育模式“身心分离”的二元认知观回归到“身心一体”的一元实践性认知观。教育要回归实践,是建立在具身认知的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回归实践更加注重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强烈的联系,注重体验与参与。
总之,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课程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走向以学生为核心的“生命中心、生活中心和实践中心”,教育也要从工业化模式走向智能化模式,在边界的平衡中可持续地走向未来。
(作者系广西百色学院教科院副教授)
(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