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碗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让我们有了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冬至这天,在北方,各家各户都包饺子吃饺子。民间谚语“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广为流传。
老人都跟小孩儿说,“快吃几个饺子,腊月天冷就不冻坏耳朵啦”!这种充满爱意的嘱咐自古沿袭至今,温暖着我们一代一代的成长。
其实,冬至这天吃饺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一位古人“医圣”张仲景在冬至时节舍药救百姓所流传下来的。
“医圣”张仲景东汉时曾任长沙太守,期间还不忘大堂行医、访病施药,广受百姓爱戴。后辞官回乡,为乡邻行医治病。恰其返乡之时,正是严冬。他看到白河两岸穷苦乡亲饥寒交迫,面黄肌瘦,很多人的耳朵都冻的溃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在冬至这天舍药医治冻疮。他支起大锅,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和好的面,包成像耳朵样子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了现在我们吃的“饺子”,有的地方也叫“扁食”。
他熬制“祛寒娇耳汤”被历代行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所以冬至这天吃饺子,就是不忘这位“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的救民爱民之恩。
北方冬至在吃饺子的同时,看看南方在冬至这天都爱吃些什么呢?
吃汤圆
在史料上已正式记载,称【“冬至,粉糯米为丸,名‘汤圆’”】。 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在明、清时期已经逐渐形成。在江南地区尤为盛行。尤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的。当天用汤圆祀神祭祖,并合家吃汤圆,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叫做“添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象征家庭和谐、吉祥。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姜母鸭
福建厦门人对鸭可以说是非常的喜爱,四季都在吃鸭,各种鸭类菜肴数不胜数。冬至这天却要吃姜母鸭。到了这天就满街飘香,鸭香四溢。姜母鸭选用的是红面番鸭,切块下锅用芝麻油将鸭肉煸炒出香后,加入老姜(也就是所称的姜母)及米酒等调料小火炖煮而成,此菜有养胃健脾、疏肝润肺、祛寒化痰、舒筋活血等功效,是非常的滋补身体进补美食。
馄 饨
《燕京岁时记》所述:“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
所以,老北京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馄饨”也与“混沌”谐音。冬天吃馄饨,驱寒、积蓄热能。
做法非常的简单,锅内加水烧开,下包好的馄饨,用勺子轻推几下,大火煮开,馄饨飘起后一分钟,捞出放入碗里,碗里放几滴香油、盐、味精、虾皮,浇上高汤或开水,撒入香菜。也可在汤里加少许酱油调味。简单易做,是老百姓的家常早餐。
吃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今,杭州人在冬至这天都喜欢吃年糕。在冬至当天三餐都做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各有各的滋味,冬至吃年糕,预示着年年都长高,图个吉利的好彩头。
咱们国家饮食文化丰富,民俗各有不同,您的家乡有什么冬至习俗,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