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杀人?”“如何一刀毙命?”他破釜沉舟究竟想得到什么?

1.疯狂的男人

2017年10月5日早8点,江苏省昆山市同心派出所,辅警李庆祝出门上班。

车刚开到院门口,她听见有女子哭喊的声音。

“求求你放过他,不要伤害他!”

顺着声音寻去,一辆电动车出现在李庆祝的视线。

车上一共有三个人,一个女人,两个正打成一团的男人。

事发突然,李庆祝赶忙减速。这时她才看清,手中拿刀的男人,正疯狂地攻击着另一个已经受伤的男人。

一声尖叫,女子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将行凶男子推开,并用身子死死护住受伤男子。

李庆祝赶忙下车,勒令行凶男子停止施暴,受伤男子趁机逃脱。

此时,现场周围已围满群众,行凶男子见大势已去,慌忙逃窜。

很快,警方也抵达凶案现场,此时,嫌疑人已逃跑至某高层公寓。

因嫌疑人持刀逃窜,为防止出现自杀、自残甚至劫持人质等情况,警方兵分几路,紧急对整栋公寓实施搜查。

十几分钟后,警方在公寓顶楼发现了嫌疑人的身影。

他双眼通红,手臂发抖,犹如惊弓之鸟,依靠在狭窄的消防通道,与警方展开对峙。

起初他不让警方靠近,甚至拿刀顶着自己,一副“视死如归”的模样。

嫌疑人情绪激动,警方想到:如采取强攻,易引发意外,于是他们放下警用装备,对嫌疑人展开劝降。

半小时后,嫌疑人态度开始缓和,最终在警方的规劝下认罪伏法。

嫌疑人高某,29岁,黑龙江人,两个月前,专门来到昆山意图实施杀人。

在他的手机里,警方也发现了许多,有关“杀人”的检索信息:“如何杀人?”;“怎样一刀毙命?”;“杀人之后跳楼疼不疼?”“劫持人质如何被警察击毙”等等。

民警还找到了一封遗书。

高某向民警坦言,他就是要将对方置于死地。

这般破釜沉舟,究竟是为什么呢?

2.他与他们的关系

高某、王某(男性被害人)、龚某(女性被害人)同为高中同学。

那时,王某是高某最好的朋友,有一年的时间,他都寄宿在王某家中。

龚某是高某的初恋对象,对于高某来说,这段感情是最最纯真、美好、无可挑剔的。

高某曾说:“龚某无论怎样我都喜欢,打个喷嚏我都觉得可爱。”

龚某对高某的好,也让他难以忘怀。

可是,高某与龚某的恋情却始终遭到龚某父母的反对。

家境差距悬殊,是横亘在他们之间无法跨越的障碍。

大学毕业后,因为工作原因,高某与龚某朝夕相处的关系变成了异地恋。龚某的心,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悄然发生了改变。

他们经常闹分手,但每次分手后,不甘心的高某都会试图与龚某保持联系。

他想:即便是做不成情侣,也可以做好朋友。

龚某则经常毫不避讳地告知高某有关她的追求者的那些事。

3.“你知道我在和谁谈恋爱吗?”

若即若离的关系,藕断丝连的情愫,绵延几个月的时间。

直到案发前三个月的一天,高某终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这一问彻底让高某慌了神,他几乎将所有认识的人名都说了出来。直到说出了王某的名字,才终于得到默认。

在反复确认龚某的现任男友就是王某,还得知龚某已经与王某同居的事实,高某破口大骂。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女友竟和自己最好的朋友走到了一起。

无情的现实彻底将高某的内心击得粉碎,在他眼里龚某一直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可是如今却被王某“玷污了”。

高某说:龚某与王某在一起的行为是在侮辱自己,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匪夷所思的要求。

或许是为了尽快走出情伤,也或许是为了寻找刺激。

从那以后,高某经常看着龚某与王某的合照若有所思。甚至还将照片设置成了手机屏保,时刻提醒自己。

最终,高某从宁波辞职,决定来到昆山找王某算账。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他亲手将自己的人生彻底摧毁。

说道:

张晓彤:高某有一个特点就是:臆想水平特别高。别人们可能对一件事情的理解在一二三,高某却可以在一二三之上做出许多的描写与幻想,最终把事情变成一个巨大的剧本。臆想能力,让他杜撰出很多真实生活以外的情节,让自己内心中的仇恨与伤害不断升级,最终走向极端的人生。从这些可以看出,高某的身上具有强烈的独占欲,不停地求关注,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意识极强的人。

杰文津:从高某留给父母的遗书中,我们可以有所感悟:什么样的人,会在做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循着戏词过日子?高某渴望活在舞台的中央,却从未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

龚某也是有问题的人,表现在:面对已经分手,甚至极具危险的前男友,龚某依旧频繁地与其联系,最终让自己深陷险境。高某是龚某心理上的“云备胎”,高某的存在,让龚某证明了自己是不可或缺的,是光彩照人的存在。莫名自信实则内心空虚。

编审/邱灿

策划/周纪文

编辑/余豆豆

记者/吕秋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