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有什么副作用吗?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茯苓是传统的药食两用类中药材,整体来看副作用不大,相对安全。但是中医学讲究药证相合,即药物的功效作用要与个人的体质情况和病证表现相吻合,以茯苓为例,它味道甘淡,药性平和,味甘入脾,味淡通利,具有健脾益气,渗利小便,排泄水湿的作用,针对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水湿内停引起的诸多问题。显然,湿气重的人群与茯苓药性匹配,如果水液不足,津液亏损的病人就不适合使用茯苓了,长期过量的使用必然会消耗排泄津液,导致津液不足的问题加重,出现明显的便秘,口干等副作用。
★健脾益气,淡渗利湿——茯苓
- 古人认为茯苓产于云南者佳,又称“云苓”,随着时代的变迁,目前,安徽岳西已成为茯苓的主产地,无论是从产量,规格分类到质量和规模程度,安徽岳西都是当之无愧的茯苓第一产区。
- 苍松翠柏历经百年风霜,松树四季常青有百年生机,象征着长寿和灵气,茯者伏也,潜伏于松树根部结成的茯苓,在古代形被象的称为“伏于松根,得松树之灵气”。如《史记·龟策传》写到茯苓“松之神灵,伏结而成”。
- 禀赋了松根土木气息的茯苓,生来具有甘淡的味道,土气通于脾胃,甘入脾,甘味具有滋补强壮的特点,奠定了茯苓健脾的作用,《内经》说“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脾胃以舒缓的运动方式为人体消化饮食,运化水液提供气血营养,脾胃虚弱,饮食或者水湿停滞,脾胃运化无力,失去了和缓的运动特点,人体出现腹胀,食少腹泻,水湿不被运化可导致津液输布障碍,引起浮肿,恶心,口渴,心悸恐惧,舌淡苔腻的表现,此时要针对病因采取健脾消食或者健脾利湿等舒缓补益的方法调治脾胃。
- 茯苓味甘而缓入脾胃,味淡能够渗利水湿,质地沉重可以深入中焦脾胃和下焦肝肾,淡渗水湿内停引起的问题。
★茯苓的副作用
- 茯苓药性平和,不寒不热,偏性不大,多数人都可使用,值得注意的是,它有淡渗水湿的作用,对于水液津液不足的体质是禁用的,水液属阴,阴虚火旺口干舌红,便秘的人群亦不可重用或者大量使用。
- 脾虚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具体的分类也不少,脾虚湿滞应当考虑淡渗利湿的浮苓,实际上,脾虚的发展方向有很多,例如脾虚引起的便溏,腹泻如果这个病人舌淡有齿痕苔腻,脉滑可能是脾虚湿滞,如果舌淡苔薄,脉弱可能是脾气虚,严重的脾气虚可能导致脾虚气陷,引起大便下坠,腹胀坠胀,头晕目眩,此时应当升举脾气,茯苓质地沉重,通利水湿的作用力量偏于沉降,脾虚气陷如果过量使用可能会加重气陷表现。《得配本草》中说“茯苓,气虚下陷、水涸口干俱禁用”。
★总结
茯苓性平味甘淡无毒,是比较常用的调和脾胃之品,副作用不大,只是在津亏时应当禁用,阴虚和气陷的体质状态应当慎用。中医理论中,口淡无味,口水多可能是津液过多水湿内停,口渴口干也可能是津液过多,水湿内停,因为津液过多,水湿内停会影响水液正常的分布,口腔得到不津液的滋润,就会出现口渴。如果搞不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可请中医师给予判断。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