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又叫多宇宙,它诞生于量子力学,它是否真的存在呢?

现而今,平行宇宙已经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人们幻想着世界上存在着很多不同的宇宙,而每一个宇宙中都有着一个“自己”。

为平行宇宙赋予这样的概念,让平行宇宙这个词汇沾染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而浪漫的东西总是能够激起人们的兴趣,因此不仅是物理学家,每一个普通人都想弄清楚平行宇宙是否真实存在。

平行宇宙这一颇具科幻色彩的词汇并非诞生于科幻作家之手,而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科学概念,它的诞生可以一直追溯到物理学史上一场最精彩的辩论,那就是玻尔和爱因斯坦一场关于“上帝”的争论,爱因斯坦的论点是“上帝不会掷骰子”,而玻尔的论点则是“别指挥上帝怎么做”。这场辩论发生在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此次会议云集了当时物理学界最具盛名的科学家。

玻尔作为量子力学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否认物理世界的“客观现实”性。

玻尔主张观测会导致电子位置的变化,也就是说电子在穿过小孔后会以概率波的形式冲向屏幕,它可能出现在屏幕上的任何一点,直到我们开始观察这个电子在屏幕上的位置,它才会瞬间通过波函数坍缩的形式出现在一个确切的位置上。

爱因斯坦不相信电子的位置只能以概率描述,他认为世界必然存在着某种本质,不可能是随机的,所谓的波函数坍缩要求屏幕上的每一个点都对电子的观测行为作出反应,这太离奇了。爱因斯坦在这场辩论之中并没有占到上风,大多数物理学家都是哥本哈根学派的信奉者。这场辩论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在过后的很多年里,爱因斯坦不断提出新的实验来试图推翻玻尔的主张,但都没有成功。

此时,一个新的构想令爱因斯坦如获新生,薛定谔通过将微观世界的现象引入到宏观世界,给玻尔出了个新难题。

这个难题就是薛定谔的猫。将猫关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放入一瓶毒药,毒药的开关由一个有50%衰变几率的原子控制。如果原子衰变,猫就会死亡,否则猫就会存活。按照玻尔的解释,在我们打开箱子观测之前,这只猫就处于一种“既死又活”的叠加态。

这太荒谬了,以至于哥本哈根学派的信奉者们全都无言以对,按照相同的逻辑,爱因斯坦后来也略带嘲讽地说了这样的话“哥本哈根学派认为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就不存在”。遗憾的是,这场辩论没能继续进行下去,因为二战爆发了,薛定谔的猫也就此成为了一个遗留问题。

薛定谔的猫并不会得意太久,因为不久就将有人给这只猫一个合理的解释,这个人就是平行宇宙之父,艾弗雷特三世。

艾弗雷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学家,因为他起初学习的是军事博弈学,后来又学习了化学、数学,之后才投身到量子力学的研究之中。艾弗雷特支持哥本哈根学派的主张,而关于“薛定谔的猫”,并不能成为波函数的阻碍。

要给这只猫找一个归宿并不困难,只需要“分裂”就够了。也就是说猫并没有处于“既死又活”的叠加态,而是在观察的时候发生了分裂,分裂出了两个宇宙,在一个宇宙之中,猫已经死了,而在另一个宇宙之中,猫还好好的活着,分裂一旦发生,两个宇宙便毫无关系,处于一种永不相交的平行状态,所以又称之为平行宇宙。

你觉得“平行宇宙”这个概念异想天开吗?其实和“观测会改变结果”相比,平行宇宙的解释其实更为实在。

因为平行宇宙的解释看起来虽然离奇,但好歹是一种具有“客观现实”性的解释,而“观测会改变结果”则具有浓重的唯心主义色彩,我们宁愿相信世界上有无数多的宇宙,也不愿意去相信世界竟然是唯心的。

平行宇宙理论虽然为量子力学摆平了“薛定谔的猫”,但当时研究量子力学的科学家们对此并不买账,在他们看来,平行宇宙理论不过是一种异端邪说。平行宇宙理论不被接纳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作为一个科学定律,要么能够证实,要么能够证伪,但平行宇宙的设定,分裂一旦发生,两个宇宙便永不相交,所以永远无法证实平行宇宙的存在,同样也无法找到证据证明平行宇宙不存在,这就是平行宇宙理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