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民医院潘世扬教授: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任重道远

2020年11月13日-14日,由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0中国POCT年会”在重庆召开。会议以“北斗+5G,筑梦中国 POCT”为口号,以“精准抗疫,全民健康”为主题,论坛内容涵盖现场快速检测应用、纳米酶与 POCT、超声检测、POCT 与基层医疗、POCT与六大中心等话题,设立了主题大会、十三场学术分论坛交流及企业产品展览展示。

13日下午,在POCT标志物转化分论坛上,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主任潘世扬教授以“CTC分离与检测的现有技术”为题发表了演讲,动脉网对其精彩观点进行了整编。

潘世扬: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和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人民医院检验学部主任、南京医科大学医学检验系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POCT)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新发现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肿瘤诊断与治疗的分子标志物SP70,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国际发明专利3项。基于其专利性研究成果,建立了包括液体活检在内的多项创新性检测诊断技术,并在临床肿瘤诊疗中推广应用。近5年主持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主编200万字学术巨著《临床分子诊断学》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发表SCI和Medline收录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

传统活检存在诸多缺陷,无法检测肿瘤发展过程的异质性改变

肿瘤组织中有大量的新生血管,肿瘤细胞可以破坏血管,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在肿瘤发生的先期,这些细胞会被免疫系统杀伤、清除,因而不能在远处形成转移病灶。 但随着肿瘤细胞在局部的增长,由于肿瘤细胞的异质性改变,从而不断有新变异肿瘤细胞出现,其存活能力也越来越强。这时候,部分肿瘤细胞已经能够避开免疫系统,通过抑制或躲避细胞免疫,从而能够长时间在血液循环中存留。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即指从原发肿瘤或转移瘤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

潘教授提到,传统的活检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肿瘤样本的穿刺会对受检者造成严重不适;穿刺具有临床风险;某些肿瘤解剖位置不便进行穿刺等。其中最关键的缺陷是组织活检无法评估肿瘤的时间异质性和空间异质性。

由于肿瘤细胞会像细菌一样不断产生新变异,出现新的肿瘤细胞群体。在早期肿瘤手术后,如果出现复发情况,原来诊断取出的肿瘤样本很难再代表后面新生成的肿瘤灶。若此时再次进行活检,会面临更大的难度和同样的风险。

CTC检测可连续动态监测评估肿瘤进展各阶段

CTC检测作为一种有潜力的肿瘤活检替代方案,通过检测从实体肿瘤上脱落后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对转移癌的诊断具有极高的特异度,能够鉴定所有类型的肿瘤细胞,并且能进一步进行肿瘤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分析。

与活检相比,CTCs检测具有非侵入性且可以连续动态监测以评估肿瘤进展的各个阶段。研究证明CTC可以用来评估肿瘤异质性与突变状态。因此,CTC检测是肿瘤临床治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由于CTCs在外周血中的浓度极低,肿瘤细胞的富集显得尤为重要。通常,富集肿瘤细胞有两种可采取的方式:一个根据肿瘤细胞表面的生物标志物进行识别和富集,另一种是根据肿瘤细胞的大小、比重、密度和表面所带的电荷等物理特性进行识别和富集。

目前,虽然已有各种新的CTC检测技术不断被应用于临床,但由于CTC在外周血液中的含量低,以及存在异质性等特点,到目前为止除了2004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AD)批准的CellSearch™检测系统,暂无其他更好的基于新肿瘤标志物的CTC检测系统问世。

然而,该款检测系统由于其所选择的富集CTC的靶标存在着很大缺陷,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得到好的推广和应用。

Cellsearch使用上皮细胞来源的抗原:表皮黏附分子(EpCAM)富集CTCs。虽然95%的实体瘤起源于上皮,但是在细胞癌变后,以及在进入到血液中所出现的上皮细胞间质化转变(EMT),此时CTC中的细胞低表达或不表达EpCAM。由于其所采用标志物并非肿瘤细胞特异,且在肿瘤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因此富集效率较低,经常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假阴性或严重偏低。

因此,新的肿瘤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及其在CTC检测中的转化应用,对于CTC的临床检测极为重要。

蛋白标志物SP70在肺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预测中具有巨大潜力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男性患者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一;在女性患者中,肺癌是发病率第二(仅次于乳腺癌),死亡率第一。目前,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5%。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患者总数的80%~85%。

潘教授表示,肺癌5年生存率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缺乏有效针对肺癌的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CTC的检测为肺癌患者的早筛早诊提供了一丝希望。潘教授提到,其团队已经发现了一种蛋白肿瘤标志物——SP70,该标志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以及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细胞浆中和细胞膜上都有高表达,可调控下游1000多个基因表达。SP70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转移的一个关键蛋白。潘教授团队把该标志物(抗原)对应的单克隆抗体命名为NJ001。

SP70标志物的发现能够实现对CTC特异性的富集,不仅可以用于细胞学诊断,同时从中所获得的DNA还可以用于NGS的检测,其检测效果明显优于ctDNA。

此外,通过临床研究,潘教授团队发现:若肿瘤患者SP70高表达,有相当多的早期肺癌手术切除患者在3年内因为肿瘤复发死亡。因此,该标志物的检测在肺癌等恶性肿瘤的预后预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目前,SP70试剂盒已经通过欧盟的认证;2018年10月,血清SP70 ELISA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CFDA的创新特别审批。基于新肿瘤标志物SP70的CTC检测新技术将很快被应用于临床。

CTC检测目前发展的势头很快,但在真正进入到广泛的临床应用之前,还有赖于针对新肿瘤标志物研究更多的努力探索——CTC检测之路任重道远。

*封面图片来源:123rf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五指成拳,力出一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