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淮安 | 陈海林与“空汽锤”及其他

陈海林、田绣云夫妇

陈海林的夫人田绣云是我中学的同学;陈海林走时,我正在省里开非遗的会议。

我的少年作《磨车刀》是海林唱红的。

先得说一下70年代上半段的文艺体制。当时全国每年选100首歌曲,内容主要是歌颂工农兵生活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并录制成唱片———在没有电视的时代,这就像现在的“春晚”,可以说是最高规格了。

当时的淮阴专区(13个县市)创作组,屡冲省汇演,战绩不佳。

有一天,一个比我大点的年轻人来到我当时所在的清江制线厂机修车间找我。当时我进厂不久,不到20岁。我说你找我干啥?他说,听别人说你蛮厉害的,想请你写点歌词。我说,大空话我不会写,写点实际的吧。当时我在的机修车间是个茅草房,只有一台车床,一个砂轮,一张钳工桌……我就在车间里找张纸写起来了——

马达隆隆金花放

我磨车刀在砂轮旁

磨呀磨呀磨车刀

就像战士在擦枪

咱把干劲用在了刀尖上

咱把智慧用在了刀尖上

咱磨车刀闪闪亮,

能削铁,能削钢

它日夜伴我生产忙

建设祖国献力量

歌词还有第二段。小孙(建华)看了词连连说好,在车间里就忘情地谱起曲来。附带说一句,当年我们车间有个比我小点的女车工叫周健,很漂亮,她就是《磨车刀》的原型。

我写了《磨车刀》不过瘾,就对小孙说,去清江拖拉机厂,再写首。我们骑着自行车,来到清拖。我们厂小,是塘;清拖大,是海。到了现代化的锻造车间,空汽锤上蹿下跳,声音响亮,气势不凡。当即我写了《咱和空汽锤》,小孙立即把它谱成歌曲。

后来,市里的演出队(那些女孩子就像《芳华》中的人物),开始演出了。《磨车刀》《咱和空汽锤》的首唱者是陈海林——他当时30多岁,风华正茂,把这两首歌唱红了。特别是《咱和空汽锤》,这首歌就好像就是为他写的。在许多不同场合的舞台上,陈海林神气十足地站在中间,伴奏的拉手风琴的把手风琴拉得激情洋溢,五短三粗的壮硕而大嗓门的陈海林唱起来了:

咱和空汽锤

天生是一对

性格差不多

脾气正对味

咱说起话来如擂鼓

它说起话来像打雷

干起活来咱像虎上山

干起活来它像龙归水

当时人们讲无私奉献,听到这样的歌当然很亲切,会响起掌声。

党号召要大干,

咱友谊更加倍 

它日日夜夜将我陪

从不叫声苦与累

这时舞台上的陈海林,唱得特别幽默深情,台下先是静而无声,而后是一片掌声。在我的记忆中,这是陈海林演出的最出彩处。

后来,陈海林带着这两首歌参加省里的汇演,很受欢迎,省电台播放,歌曲收入省里公开出的歌曲集《看彩霞》(当时出书很难),再后来,《磨车刀》被收入《战地新歌》第三集,由当时省第一男高音管惟俊演唱,上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灌过唱片。但《磨车刀》陈海林是首唱,并由他唱红的,这是功德无量的。

海林文体双全,演出与组织皆佳,是淮安群众文体活动不可多得的“角儿”,他给淮安人民带来很多快乐,人民怀念他。他现在,可以在天国与孙建华一起喝茶了。

人世沧桑,记得当年管惟俊来当时的市人民剧场演出,提出要见我,不懂事的年少的我吓得不敢去——写《磨车刀》歌词纯粹是闹着玩的;前两年,外出旅游,一位女同志不知怎么知道我是《磨车刀》的词作者,话里有几分埋怨:“我就是听你的《磨车刀》,选择了当车工的。”

以这些拉拉杂杂的文字,来怀念陈海林先生

(陈海林先生照片由其好友吴亚东先生提供)

相关链接

记忆淮安 | 城南公园的灯光球场(四):文艺大咖“三爷”陈海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