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9篇  红山文化与黄帝事记

摘要:红山文化自发现以来,备受各地学者的重视,对于它的研究亦有不同的线索,而从古史文献的记载、考古发现中,红山文化与黄帝的历史事迹存在着很多可以互相印证的地方,更有学者认为,正是黄帝部族创造了红山文化,黄帝的族源就在今红山文化区。
在内蒙古赤峰和辽宁部分地区分布着面积广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距今5000—6500年,这些遗址被学术界称为红山文化的遗存,它的发现,尤其是对牛河梁积石冢和女神庙的发掘,很多学者从聚落的层次性上进行研究,认为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基本步入古国时代,这一发现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和作用。对这一文明的探索和研究也一直在持续,究竟什么是红山文化,它的特征是什么,又是谁创造了这样灿烂的文明,这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一、红山文化的内涵
红山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远赤峰市郊的红山后而得名。它是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创造的文化,它以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以及大凌河中上游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 万平方公里,遗址多达500多处 。
红山文化的发现最早可追溯到 20世纪初。1908年日本人类学家鸟居龙藏首先在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的林西和红山后地区发现大片遗存;1930年考古学家梁思永也调查过这些遗存。到了50 年代初,尹达在《新石器时代》一书的编写过程中,根据梁思永的意见将这类文化遗存单独列为一章,并作了专门的论述,将其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进一步提出这是长城南北两种新石器文化,即仰韶文化和细石器文化相互影响而在长城地带产生的一种新型考古学文化,他认为这一文化对研究长城南北新石器文化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此,红山文化在考古学界开始受到承视,大批学者和专家开始了对红山文化遗存的发掘和研究。
国内对于红山文化的研究,主要以辽宁、内蒙古的专家、学者为主。郭大顺在《东北文化与幽燕文明》中将红山文化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早晚期;张星德通过对红山文化陶器组合的分析研究,大致将他们归纳为3个组合,认为这3个组合代表了红山文化发展中的早、中、晚三期。
在红山文化遗址中,石器发现较多,磨制石器、打制石器和细石器较为发达,打制石器占的比重较大,磨制石器其次,细石器比较少。在考古中学者发现,红山文化以大型石器为主体的石器群中,与农业有关的工具以大型砍伐器和石耜等起土工具为主,缺少农田细作的铲类等工具,可能反映当时大面积垦荒和耕作广而粗放的生产情况。其中发现的石链,是一种体薄刃锋的打制石器,它的功能之一就是狩猎,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有牛、羊、猪等家畜骨骼以及野生的鹿、獐等动物骨骼,这些都说明狩猎、畜牧占有很大比重。陶器亦是当时很普遍的器物,质地主要是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同时也有少量的泥质黑陶和灰陶。与此同时,玉器的发现也是红山文化的一大重点,玉器多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透亮,非常有神韵。这一时期玉器的原料以透闪石软玉为主,对于玉料的鉴别与选择,红山人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和能力。玉器的种类繁多,基本类型玉佩(主要是勾云形)、玉璧、玉箍、玉雕龙等,造型以动物形玉最为突出。经过大量考古挖掘显示,玉器在这一时期的用途,多为随葬品,放置在墓主人的胸部位置,以显示主人生前地位的尊贵。这一时期的手工业达到了很高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
如此内涵丰富的文化遗存,引起了广大学者的重视,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对于红山文化的研究更为深入和彻底。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到底是谁创造了如此灿烂的红山文化?学术界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有大部分学者认为,正是古史传说中的黄帝部族创造了红山文化,我们把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一一对应,希望找到黄帝与红山文化的共同之处

(0)

相关推荐

  • 《皇皇者华.黄帝王朝》: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

    皇皇者华 华夏文明史谈第六部 黄帝王朝 第一章  被遗忘的远古族群--黄人 黄饮冰 作为远古族群,黄人的族群标志:一是以黄为崇拜.二是黄人一直保持以黄名物的习俗,对喜欢和崇拜的物体命名为黄,自己的住居 ...

  • 中国玉器几时从石器中分化出来?

    兽面纹玉牌 红山文化 玉玦 兴隆洼文化 费孝通曾经说过:"玉器应该是属于石器的一部分,不过它是美的石头."在玉器出现之前,必然存在一个玉石分化和玉被认定的长期过程.近年考古界研究表 ...

  • 远古文明的完美绝唱-红山文化

    卢江良 王源源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东北方向2千米处的英金河畔,坐落着一座褐红色的山峦,蒙古语中称它为"乌兰哈达",意为"红色的山峰",汉语称为"红山 ...

  • 第六百零一篇    红山文化与黄帝(一)

    距今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拥有如此规模宏大的祭祀遗址,影响远及阴山山脉,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会没有一丝痕迹吗?或者我们应当在浩渺的古史传说中找寻到可能是出自红山文化的英雄人物吗?这样的尝试,早在二十世纪 ...

  • 第六百零二篇    红山文化与黄帝(二)

    (续) 黄帝重视农业生产发展,注重解决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有关的各种问题,播种百谷草木,节用木头财物,淳化鸟兽虫蛾:披山开道,造舟楫,做车辆,服中乘马而引重致远.论生死之说,存亡之难,探讨医理而著< ...

  • 第五百七十四篇  红山文化玉雕熊龙有望能揭迷黄帝传说

    上图为红山女神. 黄帝传说扑朔迷离红山文化玉雕熊龙有望能揭迷 多年来,包括黄帝祖籍在内的有关传说只见于古籍记载,均无考古实证.近年,红山文化考古玉雕熊龙的发现,为古籍中包括黄帝祖籍在内的有关传说提供 ...

  • 第四百二十五篇  红山文化源头之一兴隆洼文化遗址

    兴隆洼遗址文化(见图1.2)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兴隆洼文化以大型聚落建筑.最早使用玉器.居室墓出现以及独特的陶器等为特征.它是中国北方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约8000年 ...

  • 第五百二十六篇  红山文化玉质的颜色

    X 对于收藏者来说,玉器的颜色是最容易区分的,红山文化玉器的颜色与其仿品的颜色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岫岩玉以绿色为普遍,往往还杂有红.黄.白.青.蓝.紫色和墨绿.淡黄.乳白色.它 ...

  • 第五百二十九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包浆

    X 包浆,说到底就是古玩表面形成的一层自然氧化膜.它像一层无形的有机玻璃,完整无缺地覆盖在古玩表面,光润.圆滑.反光不触目.若能看懂包浆,对鉴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玉器的包浆,特别的润和,其光泽与和田籽 ...

  • 第五百三十一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玉皮

    X 关于玉器的沁色,难就难在沁色和玉皮的区别.可以这样认为,沁色和玉皮,都是玉的表面物质,是玉的本身材质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的情况下,通过物理和化学的综合作用,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其区别仅仅 ...

  • 第五百三十二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绺裂

    X 在红山文化玉器表面,我们时常见到绺裂.轻微者,裂隙较浅,层叠分布.严重者,起层脱落,造成破损. 绺裂生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在埋进墓穴时,就可能因为摔过而产生裂纹.有的可能出土时不小心被摔出裂纹 ...

  • 第五百三十七篇  红山文化玉器的沁点和沁片

    X 许多红山文化出土玉器中,它们的表皮会出现一些亮晶晶的闪光点,有的如针尖般大小,有的是片状,这就是沁点和沁片.如果拿到手中观察,并在光线下晃动,在一些玉器上可以发现许多沁点和沁斑,这是金属化合物对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