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表现达不到父母预期的时候,要怎么办?可以从以下3点入手
大多数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自己所认为地理想预期,但是很多时候现实和父母的预期都会有差距,孩子可能达不到,但是很多父母可能都没办法面对,因此在失望之余,总是会对孩子施加压力,觉得是因为孩子不够努力,孩子不够认真导致的这样的结果,其实很多时候,父母也需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目标离孩子太远了,所以达不到预期导致的,父母是孩子最为亲密的人,但是很多时候却成为彼此最亲密的陌生人,因为这些预期,成了彼此之间最大的沟通阻碍。
在对分数过多的期盼之后,父母总是想着靠机械式的和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去帮助孩子达到自己的预期,花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让孩子去上补习班,期望着孩子成绩会越来越好,但是折腾了一番之后,发现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变得更好,反而更差了,甚至可能都会有点厌学的程度了,但是这样的恶性循环,父母乐此不疲地坚持着,觉得这些努力只是暂时看不到结果,慢慢地会有好的结果出现的,于是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因为这样变得越来越远了。
在大多数唯分数论的父母来说,分数似乎成了评价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了,但是其实父母过多地关注孩子成绩之后,会忽视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其实除了学习之外的可能孩子都特别愿意学,但是家长忽略了,让孩子的生活里只有学习只有课本,除了这些都没有其他的乐趣了,生活不止有学习,更多的是生活的乐趣。
因此在家长面对孩子达不到预期的时候,要怎么做呢?
1、家长在责怪孩子的时候,要进行自我的反思;达不到预期,很多时候可能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做的目标可能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了,对于孩子来说,难度太大导致的没办法达到,而不是孩子不够努力和进步,所以家长在事后需要反思,反思做的这个计划和预期是否适合孩子,是否设置地过高,导致孩子达不到。
2、不要给孩子过早的设定期望值;作为父母很多时候看到孩子某一阶段的状态,脑子里就会出现对孩子的期望值,觉得孩子可以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孩子的成长是不断发展的,也是有曲线的。
在某一阶段内的状态,不代表孩子这一时期就是这样的,可能下一个时期孩子就不是这样的,所以要根据孩子适当的期限范围内,去帮助孩子建设预期的目标,所以建议家长不要过早地给孩子下定论,不要过早地给孩子设定期望值。
3、不要高估自己的孩子,调整期望值;作为父母经常可能会高估自家的孩子,见到孩子表现出聪慧的时候,觉得孩子就可以达到一定的预期,进而想通过“投资”获得更大的回报。但我们父母常犯的错,就是高估了“应该”的可能性,应该就会成为孩子评估孩子的依据,但是更多的是父母自我对孩子的期望值,所以这个期望值可能会出现偏差,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倘若孩子不具备足够的能力或是兴趣,大人对孩子的期望反而会成为孩子讨厌的东西。
当孩子达不到父母预期的时候,请好好地进行反思,并且不断地调整,也不要过早地给孩子设定预期,帮助孩子去实现自我,找到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所有的目标都要根据孩子自身来设定,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我负责。孩子的成长是很漫长的,所以请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去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