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毛滂《殢人娇》中写到的鄂州
殢人娇
宋·毛滂
雪做屏风,花为行帐。屏帐里、见春模样。小晴未了,轻阴一饷。酒到处、恰如把春拈上。官柳黄轻,河堤绿涨。花多处、少停兰桨。雪边花际,平芜叠幛。这一段、凄凉为谁怅望。
毛滂(1064—?),字泽民,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曾任杭州法曹、饶州司法参军、武康县令、秀州知州等。诗、词、文均知名于世。《四库提要》称“其词则情韵特胜”。有《东堂词》传世。
毛滂早年受知于苏轼,苏轼在黄州时,毛滂不远千里专程到黄州谒见。后来苏轼入京为官,毛滂又求苏轼举荐,苏轼回复《答毛滂书》,推荐他应制举考试,为之延誉,使他名声大噪。毛滂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皆因仕途辗转往返于各地,过的是典型的宦游生活。他更多地从寄情山水、游赏宴饮中自得其乐,自我解脱,几乎每到一地,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吟咏佳作。
《殢人娇》,词牌名。殢,音“替”,滞留,困扰的意思。北宋时期的晏殊、柳永、苏轼等词人均有《殢人娇》词流传于世。毛滂的这首《殢人娇》,通过对迎春和惜春物事的描绘,抒发了词人淡淡的忧伤之情。上片写迎春。开头运用比拟的手法,“雪”“花”分写,将“雪”堆积起来做成屏风,将“花”移在一处作为帐幔,营造出一处何等优美的环境。在这处屏帐里,有雪的晶莹,有花的芬芳,春的踪迹,仿佛到来,欣喜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早春时节,天气阴晴不定,一霎儿晴,一霎儿阴,说不定还一霎儿雨呢,言外之意,那“雪”与“花”将何以处置?这时,词人想到了“酒”,酒能驱寒,正好把春拈上。拈,用两三个手指头捏或夹取。着一“拈”字,将无形的春化为有形,形象生动,情在景中。下片,进一步抒发惜春之情。词人首先推出了“官柳”这一重要意象,时值早春,鹅黄的柳丝,轻盈飘拂;河堤的绿草像春水一样不断地上涨。桂树为舟,木兰作桨,去往百花深处,稍微停一停,免得惊扰了百花的香梦。这一细节,描写细腻,传达出词人怜香惜玉般的心情。“雪边花际”,“雪”“花”合写,春已渐深,平畴草长,山峦叠翠。江南倦客,百般忧愁,有谁相见,又有谁相怜?词人自伤孤苦,恨无相知,悲命途乖蹇,叹人情纸薄,种种况味,尽在行间字里。词的结尾,“凄凉”“怅望”,直抒忧思。
综观全词,以时令的推移为顺序,以“雪”“花”为核心意象,以乐景衬哀情,情真语切,音律谐美,体现出“情韵特胜”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