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取经回到东土大唐之后,观音为何又让他匆匆返回西天?

(博士论西游第七二三讲,选自《西游谜中谜》(553)第九章――观音努力之谜)

在上一讲,我们提到,翻越万水千山,经历一十四年,唐僧师徒到达西天,取到真经,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他们自己在辛苦前行,其实他们所走的每一天,所留的每一时,都不是他们自己做主,全是由观音在幕后进行操纵!

因此,唐僧历经磨难取到的真经,他却不能从容阅读,也不能向大唐君臣宣讲,更不能展示“三藏真经”的功能,为东土众生祈福求生,他只能在八天的时间里,急急将经卷送回大唐,又匆匆放下经卷返回西天。

那么,我们就要问了,唐僧为何要来去匆匆呢?按照观音的说法,唐僧取经已用时一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还少八日,不合藏数”,为了让他所用时间“庶完藏数”,只能使他“八日之内”“回东转西”。

我们已经知道,唐僧取经所花费的时间,都是由观音在幕后操纵的,那么,观音为何只给唐僧“回东转西”留下短短的八天时间,而不让他从容阅读经卷,并展示“三藏真经”的强大功能呢?本人认为,这还要从观音主动承担主持取经行动的动机来谈起。

通过第八章“观音的努力之谜”的讨论,我们发现,出身于帝王之家的观音,经过多年的潜心修炼,升入仙班之后,因其拥有高贵的身份和强大的能力,她不仅成为了佛派的菩萨之首,并且还被天庭任命为主管南赡部洲神仙事务的封疆大吏,是与现在佛派掌门人如来平起平坐的“五方五老”之一。

然而,由于以东土大唐为主体的南赡部洲是太上老君的起家之地和基本盘,作为三界仙首的太上老君,他与其佛派弟子燃灯共同占据着东土大唐,根本就没有给观音留下多少生存空间,而让她所谓的主管南赡部洲的封疆大吏,只能蜗居在南海普陀一隅,守着几十个能力并不突出的手下委曲求全。

对于如此尴尬的地位,自视甚高的观音极为不满,她从而产生了改善处境的强烈冲动,当听到如来宣布要实施取经行动,她看到了其中所隐藏的极大机会,所以,她主动提出要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以实现借助取经行动改善自身处境的目的。

能力和情商都极高的观音,她利用其主管南赡部洲神仙封疆大吏的职务,以及现在佛派菩萨之首的地位,在太上老君、玉帝和如来等高层神仙之间纵横捭阖,取得了他们的全力支持,成为了取经行动的总执行师。

观音借寻找取经人之机,来到东土大唐之后,她先是借袁守诚之口和魏征之手,斩杀了泾河龙王,又采取帮助李世民赶走断头的泾河龙王,故意隐去如来的“三藏真经”编纂者身份,在大唐君臣面前现出真身等手段,一步步赢得了南赡部洲众生的真心信奉。

如果按照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在取经行动成功之后,在太上老君的默许下,以及在与燃灯的结盟的情况下,观音将会顺理成章地填补燃灯所退出的地盘,与太上老君共同拥有东土大唐,成为取经行动最大的赢家。

然而,观音想要完全实现上述目标,却有一个不可令人忽视的障碍,那就是,经历千辛万苦取到“三藏真经”的唐僧,极有可能取代她在大唐百姓心目中所建立的美好印象,让她在取经行动中所花费的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正是出于这一考虑,观音只能采取让唐僧急急而回、匆匆返西的方式,不让他阅读和宣讲真经,更不让他展示真经功能,从而弱化唐僧在大唐君民心中的形象,降低唐僧在东土众生中的影响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