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偷偷浏览“不良网站”怎么办?别急,做好这三点,可解决问题

由于很多省份中小学没有完全复学,这段时间孩子们都是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进行着线上学习。而要上班挣钱的家长们,无法对孩子的线上学习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于是我们发现一个现象:部分学习自觉性不高的孩子,学习状态急剧下滑。
如果是单纯的学习状态不佳,倒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有些孩子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引诱,染上了浏览“不良网站”的习惯,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有些家长IT水平有限,即便孩子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浏览“不良网站”,他们也很难察觉到,因为许多孩子都懂得如何清空浏览记录。不过,“常在河边站哪有不湿鞋”,孩子对某件事有兴趣,时间长了肯定会露出马脚。
其实家长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判定,比如若孩子每次用完手机,都会很小心地不留死角地把浏览网站记录清空,说明孩子“心中有鬼”,至少他(她)有不想让父母知道的秘密;再比如若孩子经常使用的手机,被推送一些不良信息,说明孩子可能使用该手机查看了相关内容,因为网络大数据会根据个人喜好推送内容。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确定孩子利用在家上课的机会浏览“不良网站”,家长就一定要及时介入,但不要慌,把下面这三点做到位,可解决问题。
一、对孩子进行科普
不少家长面对孩子浏览“不良信息”问题,会感到不好意思,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交流。有些家长含含糊糊,说不清道理;有些家长则用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告知孩子“不准再浏览不良网站,这是羞耻的行为”。
道理讲不清,孩子不能接受;用粗暴的方式发出禁令,既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又会让孩子感到“颜面尽失”,进而让家庭成员关系变得很紧张。
从心理学角度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对异性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有着与异性交往的冲动。可是他们缺乏鉴别能力和自控能力,很容易被网络中的有害信息带偏。为了防止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家长必须要对孩子进行“性知识”科普,这一方面可以降低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可以让孩子明白沉溺“网络不良信息”的害处。
二、转移孩子的视线
客观而言,青春期的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做出浏览“不良信息”的行为,是比较常见的,也可以被看成是他们的一种生理需求。
所以,家长不仅要对孩子进行科普,也要努力转移孩子的视线,帮助孩子找到健康的精力发泄渠道。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跑步,或进行一些球类运动。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陪孩子看看电影、听听音乐。这些做法能一边消耗孩子的精力,一边转移孩子的兴趣。
三、不断的心理暗示
对孩子进行不断的心理暗示,可以增加他的意志力、改变他的思想,保持其意识行为的稳定性,从而达到抑制矫正不良行为的目标。
在解决孩子浏览“不良网站”的事情上,若父母懂得使用正确的心理暗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可以通过心理暗示一点点扭转孩子思想,削弱孩子对“不良信息”的依赖,帮助孩子构建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孩子进入青春期,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长不要害怕,更不要逃避,要以正面姿态参与进来,切不能“只堵不疏”。如果把青春期孩子对异性的好奇心当成“洪水猛兽”,对孩子浏览“不良网站”的行为进行严厉指责,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让事态变得越来越严重。
需要强调的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与父母引导有很大关系,父母关系融洽,在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中能进行较好地配合,孩子就不容易被不良信息误导。因此正常家庭的孩子,就算对不良信息有兴趣,只要家长能及时介入,通常不会沉溺其中;但一些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极可能把“不良网站”看成是一种精神寄托而深陷其中,这类孩子更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引导。
不管怎么说,如果家长愿意花精力和时间,把以上三点做到位,孩子浏览“不良网站”带来的负面影响就会慢慢被消除,孩子的心态和行为也就会渐渐变得阳光和健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