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粿, 裹住春性情
唐晋枫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诗,写的是江南三月清明时节的旖旎春色以及踏春人的快意心情。
清明,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原本是中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专司农耕,诸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种莫迟延”等既朴素直白而又富含哲理的农谚,就充分表达了这一节气的时令特点。在《岁时百问》一书中就这样描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不过,在长达2500多年的演绎过程中,前辈古人先后把保健、纪念、悼亡、踏青等诸多文化元素及其功能融入其中。
我国又是一个具有悠久饮食文明的国家,在饮食上非常讲究季节、风味、美感、情趣、意境、食疗等文化元素,所以,但凡节日,总会有一道与之相对应的时令小吃,而这种小吃,往往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民俗,一个寓意,一份期待。
清明粿,就是清明节典型的特色小吃。一般在清明节前的两三天,主妇们会结伴来到山脚田塍地边采集鼠曲或野艾的细芽嫩叶,回家放在锅里煮熟捣烂,与蒸熟的糯米粉充分揉和,做成一个个像翡翠小碗般的“粿斗”,根据主人的口味,分别在粿斗里填入芥菜炒笋丝、生菜炒猪肉、笋炒豆腐干、芥菜斜(即斜切的芥菜杆)、芝麻糖、豆沙等粿馅后,合边成形,制成或咸或甜或荤或素的清明粿。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也为了区分不同的粿馅,在制作时,主妇们通常会把清明粿做成不同的形状,有圆形的,有船形的,有半月形的,除了圆形的是通体圆滑外,其它形状的表皮或合边处还都捏出好看的花纹状皱褶。待到蒸熟了,一个个油光腻翠、柔韧爽滑、清香可口,成了清明节一道特有的美食,也成了清明节一道惠亲馈友的人文风景。
清明粿不仅仅是清明节的时令美食,它还是清明节丰富文化内涵的厚重载体。它给我们讲述着春秋战国时期,晋公子重耳与介子推之间的生死传奇;讲述着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三代帝王,与大臣朱升、朱同父子的恩怨情仇。它所使用的原料也很有深意,比如“鼠曲”“野艾”“竹笋”“芥菜”等青蔬,皆长于春;采于春;食于春,且在医学上还有止咳、化痰、益气、和胃、温中、祛风等功效,所以古人用此做食材,既有让生命苏醒之寓意,也有疗治春季多发病之功能。
如果把春、夏、秋、冬四季与人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年龄段相对应,那么,清明节就好比人一生中的少年阶段,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渐趋成熟的时期,人每年吃一次清明粿,就象征着成长一阶层,而且“清明”与“聪明”近音,寓意少年人吃了清明粿会变得更加聪明,所以,每家的大人总希望孩子多吃清明粿,并由此变得聪明伶俐、知书达理。在我们江山,如果有年长者与年少者斗气厮闹,长辈见了,往往会批评这个年长者说:“你吃的清明粿比他吃的饭还多,怎么好和他一般见识呢!”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明王磐的一曲《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写尽了清明节春风穿花拂,原野草长莺飞,佳人秋千回眸的醉人春色。作为清明节典型小吃的清明粿,蕴含着太多的清明文化、清明功能、清明意韵,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食物本身,所以,我更愿意把清明粿中的名词“粿”延伸为动词的“裹”,叫它“清明裹”。因为,它裹住的是一段不可复制的传奇历史,裹住的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理念,特别裹住的是一份流淌在人们心中爱春到、念春好、惜春去、留春住、盼春归的浓浓春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