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相结合

内化,是接受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外化,是知识的回忆、及能力的表现过程,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新旧知识、能力的重新连接、重新构建的过程,因此,内化的过程离不开原有知识、能力的外化;同样,知识、能力的外化过程,就是知识运用,是学习主体的实践内化过程。外化中必然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外化者在实践中探索,把得到的经验教训牢记于心,这本质上也是内化。可见,内化与外化是统一的,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同时是新内化的开始,内化与外化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它们统一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学与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人们从外部获得道德、知识、智力等素质的关键就是内化。人不是机器,学习不是对材料的机械加工;人也不是一般动物,不是对材料剌激的简单反应,而应该是一种内化,是反思后的升华,是试误后的教训与顿悟。因此,学生主体只有不断地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中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从教学过程看,内化的主体是学生,但内化并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为了提高学生的内化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内化教育实质上是元认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通过内化教育,使学生成为善于自学、善于反思、善于评价、善于调节的学习探索者。

为此,教师应首先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内化的主体,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内化教育不能代替学生的内化过程,只是为学生内化活动提供策略与榜样;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内化因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不同的内化主体,表现出不同的内化特殊性。

其次,教师要努力创立内化的教育模式,要培养学生内化的意识、内化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提供学生思、问、练的机会,激励学生勤思、善问、多练。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收集、加工信息,如何去观察、记忆、想像、思维与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矛盾。当学生的认知结构同课本的知识结构没有连接点时,要架设认知桥梁,为同化学习提供条件;当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与课本的知识结构相通时,要重于启发,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当课本的知识结构趋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时,要点拨实现同化学习。另外,在教学环境方面,应从学生的情感、认知、动作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创造出有利于内化的默化环境。

最后,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化习惯,习惯养成的关键是重复与练习。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评判,使内化的知识优化、使内化的能力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施外化教育呢?首先,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育偏重内化教育而忽略了外化教育,这必然表现为学生在知识、道德的内化能力较强,而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较弱,而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不尽人意。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外化教育更显重要,而要在重内化偏外化的教育氛围中解放出来,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

其次,创造学生的外化环境。如果说把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理解为外化的内在环境的话,那么,就可把学生知识能力的外化场所理解为外化的外在环境。比如,教学课堂既是学生内化的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外化的环境,因此,课堂一定要设计成激趣、激疑的外化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善问。最后,必须重视实验、重视实践。从事实践活动既是内化的最终目的,也是外化教育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重视技能的培养,技能源于知识而又高于知识,而技能培养与施展只有通过长期的练习与实践才能过到预期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使内化的知识转变为外化的技能,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

学生是教育内化与教育外化的主体,而教师是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教育的全面性不仅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面性,还应表现为教育方法的全面性。因此,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内化意识,促使学生外化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