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业都应从小事做起”——南开大学陈军教授

自今年中国科学院第二轮增选名单公布之后,其最终入围名单一直备受关注,虽然还未正式官宣,但是综合多方消息,中国科学院2017院士增选的投票名单已经出炉,入选者中就包括南开大学的陈军教授。

人物简介

陈军,1967年出生于安徽,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材料学科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领域专家,在新能源材料的研究方面有显著的成就。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新增“高效储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军教授都担任了领导职务和学科带头人。

研究方向:能源材料化学;纳米材料与高能电池;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新能源电池是目前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在信息通讯、动力电池、智能电网等领域有广泛应用。50岁的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陈军教授30年磨一剑,在这个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也因此成为中国科学院第二轮增选名单的入围者。

三十年的求知路,勤奋积累的电池人生

1985年,陈军考入南开大学选择的研究方向就是电池。那时电池研究还是个冷门,陈军教授觉得这个方向既能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又能和应用相结合,很值得去做,所以选定了电池,从此一干就30余年!

陈军教授199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之后的三年留校从事镍氢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最佳化的产业化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材料研究》等期刊上发表。1995年,陈军教授收到3所国外知名高校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选择到专业对口的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材料工程系深造。

在澳大利亚读博的3年多时间里,陈军教授在《美国电化学学会》等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17篇(其中15篇为第一作者),申请澳大利亚专利1项,并于1998年荣获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优秀博士生及卧龙岗大学储能材料研究奖。

1999年,为把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结合起来。陈军教授远赴化学电源研究的重镇——日本产业技术总合研究所关西中心。在日本3年,他作为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员,不断留心日本的高能电池的研发工作,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2002年,陈军在日本3年的工作合同到期,毅然决定回国,加入到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贡献给祖国的科学研究。

成功是一个过程,任何事业都应从小事做起

“任何事业都应从小事做起”,这是陈军教授的座右铭。无论是从事党的工作,还是进行教学科研工作,陈军教授都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在点点滴滴的执着奉献中,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一名科学工作者的责任。

“电池是储存化学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的一个体系。电池研究有两个重点:一个是转化效率,一个是储存密度。如果转化效率和储存密度低,就表明用能的方式比较低下。我们正是关注这两点,通过化学、纳米和能源的交叉学科研究,探索使用新材料,来提升能量转化效率与能量储存密度,并从这两个方面优化电池效能。”说起电池来,陈军教授如数家珍。

Sb2S5-GO光学照片和表征图像

来源:High-Capacity and Ultrafast Na-Ion Storage of a Self-Supported 3D Porous Antimony Persulfide–Graphene Foam Architecture(Nano Lett. 2017. DOI:  10.1021/acs.nanolett.7b00889)

从2002年开始,陈军教授的项目组针对氢、锂、镁等无机材料的化学能/电能储存与转化所存在的反应活性低、动力学缓慢、物质输运和电荷传递受限等科学与技术难题,开展能量高效储存与转化探索研究,在新型氢、锂、镁电池的研究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为新能源电池的研制与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推动了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

项目组的一篇重要论文在国际学术界被引用达400次之多,其中大部分由欧美科学家引用。陈军教授和他同事的研究受到全世界研究电池的人的关注。

一个人但凡能沉浸于某个领域并取得一定成果必有其内在的动力,陈军教授对此深有体会:“我时常为人类的能源危机感到焦虑,而不断的思索持续了我的科研兴趣和动力。我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开发新的能源材料,如何使能源得到清洁高效利用,如何节能降耗,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科学理论与应用市场开发相结合,而最关键的就是踏实走好每一步。”

做好“传帮带”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发达国家几百年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前很多研究没有条件进行,现在有了条件。国家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更需要一批人真正静下心来,做一些事情,参与国际的竞争。新能源在国家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每想到此,我就感到责任特别重大。”陈军教授说道。

如今,对陈军教授来说,做好“传帮带”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在教学方面,他主讲化学学院博士生必修课“当代化学前沿——新能源材料”、博士与硕士研究生选修课“材料物理与化学”、本科生选修课“能源化学研究新进展”。他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生李锁龙和第一位博士生陶占良均获得南开特等奖学金。

时至近日,陈军教授已经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25名、硕士33名,这些学生毕业后很多成为了教授,有的已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有的已成为相关领域企事业界的中坚力量。

陈军教授说,选择这样的生活状态既因为兴趣,也因为责任。刚开始时兴趣驱动多一些,到现在身上的责任感越来越重。小而言之是为了团队的发展,为了回报学校的大力支持,大而言之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在未来,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关注能源问题,未来发展还是要靠年轻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