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本刊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

1978 年创刊,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主办的大型学术刊物,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刊物主要介绍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研究方法和发展动向,特别是新思潮、新学派、新观点、新理论、新论著和新成果等,突出学术性、理论性、综合性及前沿性,力求跟踪和介绍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期目录

内容提要

民主集中制在国家治理

实践中的巨大优势

( 王春玺   马  源 )

【提要】 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制度在实践中显示的巨大优势之一,主要体现为:统一意志和行动、决策高效、执行有力;能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维护党和国家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在新的发展阶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必须进一步创新民主集中制的实现机制:完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具体制度和程序;完善“两个维护”和实现“正确集中”的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的执行机制与监督问责机制。

【关键词】 民主集中制  国家治理  决策高效  执行有力  团结统一

“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发展

特征和战略应对

( 李稻葵   吴舒钰   陈大鹏 )

【提要】 “十四五”期间,部分经济体内外部矛盾仍在激化,这将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新冠肺炎疫情将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给全球产业链带来长期的负面冲击。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实力持续提升,为中国外贸创造新空间也引入新竞争。在此背景下,本文梳理了“十四五”期间中国外贸发展的四个阶段性特征:一是中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外贸依赖度显著降低;二是中美关系面临新挑战,但两国经济高度融合,不会也不该脱钩;三是中国经贸合作“朋友圈”扩容升级,中国正成为全球化的新领导者;四是中国外贸可能同时面临来自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上挤下压”的双重竞争压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一方面,应着力引导相关产业在有序转移中实现升级;另一方面,在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同时,仍应高度重视国外市场,维护贸易基本盘,坚持双赢理念,务实加强与美国等主要国家的经贸合作,持续扩大经贸合作“朋友圈”。在全球贸易低迷、逆全球化思潮迭起的时代,中国应勇于担当,成为倡导多边主义和全球化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  “十四五”  新发展格局  对外贸易  经贸合作  全球化

中国道路及其价值理念

国际影响研究

( 唐庆  冯颜利 )

【提要】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国外关注、研究中国道路及其价值理念的专家学者越来越多。深入系统研究中国道路对世界发展、全球减贫与生态建设的重大贡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价值理念在全球的传播与影响,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对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进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价值理念  国际影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外关于中国改革开放史

若干问题的研究述评

( 李   娟 )

【提要】国外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和世界影响等问题上,其间存在分歧和争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进入中国实地考察,对中国改革开放史的认识日趋理性客观,他们既分析了国外偏见存在的原因,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正确见解。当前,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研究的国际学术论争激烈,国内学者要注重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话语主导权。

【关键词】 国外中国研究  改革开放史  中国道路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在俄罗斯

的传播:脉络与演进

( 许   华 )

【提要】 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的海外传播是人们喜闻乐见且效果持久的文化交流方式,也是塑造国家形象和传播文化影响力最重要的工具。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经历了低潮、曲折发展,直至近年来的稳定增长等阶段。初期以汇编多位作者的中短篇小说选集为主,逐渐发展到出版单一作者的中短篇小说集、成系列的主题小说集和长篇小说。近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对俄传播取得较大进展,中俄两国联合实施了一系列译介和推广文学作品的项目,俄罗斯一些综合性出版集团还抓住商机,通过商业途径主动引进中国小说版权。本文不仅梳理了中国当代文学在俄罗斯的传播历程,还选取2020年译介至俄罗斯的具有代表性的几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案例研究,力求为我国学界了解中俄文学交流状况提供具体和新颖的研究材料。

【关键词】 国家形象  当代文学  国际传播  中俄关系

日本的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研究

( 丁 红 卫 )

【提要】 日本社会科学领域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涵盖环境政策、特定领域、热点问题、对华环保合作等内容,在实践中积极推动了“中日节能环保综合论坛”等对华合作机制的发展。从亚洲、全球角度思考经贸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区域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构筑等研究为我国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参与全球环保治理提供了镜鉴。中国学者积极参与环境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对话,能够推动区域环保事业与环保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为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贡献中国智慧。

【关键词】 官方发展援助  社会环境管理能力  中日环保合作  环境治理

罗兹·墨菲和他的亚洲研究

( 李 鑫 妍 )

【提要】 罗兹·墨菲是美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学家,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深刻影响了欧美以及亚洲世界关于亚洲港口城市的研究。墨菲的学术研究由上海出发,继而扩大到亚洲各主要港口城市,旨在通过城市特征及城市角色来考察亚洲不同社会的性质及变化。在研究中,他部分接受了费正清的冲击—回应模式,并将冲击—回应模式的解释范围从中国扩大到亚洲。在亚洲研究中,墨菲着重关注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比较研究,检视它们在西方冲击的背景下所做出的不同反应。而亚洲内部各国家对西方冲击做出的不同反应,促使墨菲将视线转移到亚洲本土。至其晚年,罗兹·墨菲更是积聚其50余年亚洲研究之力撰写了两部亚洲史著作,打破西方对亚洲固化、一体化的叙述。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和亚洲研究的勃兴,梳理和重估这位具有亚洲视野的中国学家的学术著作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罗兹·墨菲  港口城市  亚洲研究

 健康主义抑或安全主义?

反思全球卫生法的理论基础

( 陈 一 峰 )

【提要】 安全主义和健康主义是全球卫生治理的两个不同路径。安全主义路径根源于19世纪欧洲殖民主义体制及其相应的国际卫生制度,以监管公共卫生风险为出发点,以隔离和排斥作为基本治理模式,重点在于防止疫情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传播。而健康主义路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卫生新秩序的主张,强调健康权的普遍实现和保护,注重完善各国的卫生基础设施,以初级卫生保健为治理思路,强调国家间合作、平等和共享。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卫生条例》主要体现了安全主义的路径,挤占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在普遍健康方面的资源和投入。现行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欧洲殖民主义体系下的监管思路,缺乏对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的投入和关切。全球卫生治理在基本理念、机构建设和制度设计等方面需要去殖民化,有必要以健康主义为基本路径,重构全球卫生法的理论基础和制度架构。

【关键词】 全球卫生治理  安全主义  健康主义  国际卫生条例

全球卫生治理的困境与中国推动构建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路径选择

( 郝 宇 彪 )

【提要】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凸显多边机制为核心的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背景下,中国创造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倡议。本文基于国际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困境、改进思路以及中国推动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由于多边化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成本-收益机制存在缺陷,导致全球卫生治理体系存在合法性、有效性、集体合作等方面的困境。相比较而言,区域公共产品的成本-收益机制具有优势,能够弥补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以及提升国际卫生治理的有效性。由此,本文提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共同体的路径应包含三大支柱:一是支持以世界卫生组织为核心协调平台的多边卫生治理体系;二是重点提升区域(10+3)卫生合作治理机制;三是深化与战略合作伙伴国家的双边卫生合作。

【关键词】 全球卫生治理  国际公共产品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区域合作

客观性新闻的现实困境及理念转向

( 王 建 峰 )

【提要】 随着“后真相”时代的到来,西方新闻媒体所坚持的核心新闻理念——客观性开始受到挑战和质疑,它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无法在媒体与受众之间构建起新的信任关系。困境的源头存在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一是“朴素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危机;二是后真相语境下的信任危机。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新新闻主义、公共新闻、建设性新闻等新的新闻理念的先后出现,则是对难以为继的传统客观性观念的革新和再定义。改革者为摆脱“朴素实证主义”,先后在解释、情感、价值、参与四个层面做出了实践与理念转向。最后以主体间性为着力点提出重构客观性新闻理念的方向。

【关键词】 客观性  后真相  主体间性  新闻  新闻理念

“边缘人”研究的理论脉络、

核心逻辑与研究展望

( 赵   欣 )

【提要】 “边缘人”研究在过去一个多世纪吸引了大批学者的关注,成为富有争议的理论空间。自2020年以来,一系列关于“边缘人”的新现象,如“黑人的命也重要”运动再次抬升、美国亚裔群体遭受明显的种族歧视,催生了“边缘人”研究的许多新议题。本文首先厘清“边缘人”的理论起源与理论缺陷,在此基础上,对“边缘人”理论进行重新思考。通过检视介于两种文化之间的“边缘人”、身处两种文化当中的“边缘人”、作为两种文化间“使者”的“边缘人”、作为世界公民的“边缘人”以及身处边缘文化当中的“边缘人”五种典型的“边缘人”类型可以发现,中心与边缘是对立统一的共生关系,不仅反映了彼此间的二元对立,而且体现出彼此间互为主体的二元互动,形成对“边缘人”理论的修正重塑与多元书写。“边缘人”对边缘性的反应并非是被动和被建构的,而是主动和建构性的,是由客观和主观四个因素所构成的社会边缘性、文化边缘性和心理边缘性三个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边缘人”问题需要将特定群体当中的特定“边缘人”纳入特定的边缘性情境当中进行探讨,才能揭示“边缘人”对边缘性的实际反应及其与主流群体间的动态关系。对于“边缘人”研究的新问题和新领域寻求跨学科对话和多元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拓“边缘人”理论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 “边缘人”  边缘性  主流文化  边缘文化  主流群体  边缘群体

超学科研究评价:理论与方法

( 蒋   颖 )

【提要】 在交叉学科研究基础上产生的超学科研究,由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复杂问题所驱动,目的是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具有问题驱动、跨越科学和社会领域、涉及研究者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知识整合等特点。超学科研究评价则是检查、分析、促进和培育超学科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对超学科研究概念的探讨及超学科性的判断有助于梳理超学科研究评价的思路,建立超学科研究的评价框架可以规范和指导评价工作。在超学科研究评价过程中,知识整合是超学科研究评价的关键;研究的非学术影响很难衡量,具有长期、滞后、难于归因的特点;超学科研究评价涉及全流程评价,过程评价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由于超学科研究的特殊性,需要根据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法。最后,本文展望超学科未来发展趋势,并对我国超学科研究及评价提出建议。

【关键词】 超学科研究  评价理论与方法  知识整合  过程评价  非学术影响力评价

“不信任政治”的重组:

罗桑瓦隆论抗衡式民主

( 刘训练  雷升伟 )

【提要】 罗桑瓦隆认为,选举式代表制民主下合法性与信任的长期分离,加上其他因素造成的社会不信任,使当前西方民主政治成为一种“不信任政治”。对社会的不信任力量加以组织从而发挥其对政治的规范作用,存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两种方式。围绕监督、否决和审判三种权力的实践,罗桑瓦隆从民主主义角度加以理解并提出了所谓的“抗衡式民主”,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官员和政府有组织的监督、预防当局做出不能让人民满意之决策的否决机制,以及社会力量能够对政府做出独立的评估和审判。抗衡式民主面临着被民粹主义诱变至非政治的危险,需要巩固或再政治化。为此,他提出了“持久民主”的构想:从现实经验角度理解民主,发现作为多重角色存在的人民,最终指向一种“复调”民主。

【关键词】 罗桑瓦隆  不信任政治  抗衡式民主  民粹主义  “复调”民主

拉克劳、墨菲“对抗”思想的

建构路径及理论限度

( 杨 植 迪 )

【提要】 通过阐述对抗的不可根除性和非客观性,拉克劳与墨菲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终缝合的不可能性”,重申了政治的斗争本性和超越现存秩序的精神主旨。他们从主体的角度出发,认为对抗关系的建构需要主体间由从属关系转为压制关系,重视话语对于主体的建构作用,明确以对抗拆解资本主义认同,强调一种寻求暂时的同一性、体现社会异质性、包容多元性的对抗思维,为新社会运动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寻求当代反资本主义的新的斗争可能性。本文围绕拉克劳与墨菲的对抗思想,通过区分对抗相异于对立、矛盾的特点及其外在构成性特征,分析对抗关系的等价逻辑与差异逻辑,阐明对抗思想的哲学基础和建构路径,在此基础上,探究拉克劳与墨菲对抗思想的理论价值及局限性。

【关键词】 对抗  等价与差异  后马克思主义  新社会运动  拉克劳  墨菲

来源:社科期刊网
(0)

相关推荐

  • 【政观专访第5期】 政治学本土化研究路径的探寻 ——访华东政法大学汪仕凯教授

    学人简介:汪仕凯,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2011),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发展问题.中国国家治理.工人政治.其著有<阶级与公民之间的政治>(专著).&l ...

  • 区域国别研究的学术发展逻辑

    近年来,国内对于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视程度显著提高,全国范围内相关研究机构和智库纷纷建立.如何从方法论.认识论的角度做好区域国别研究,更好地发挥其在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等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是一个值得学界深入 ...

  • 【世界知识】国际区域学思考(三)

    每天与你一起 平实理性看世界 从地缘角度来认识,国际区域是一种自然属性,并不拥有独立国家的法定边界,而主要是基于多种要素的链接,从而形成诸多共享的区域性资源和利益.从国家认同的角度看,则是基于利益的考 ...

  • 学术期刊匿名评审的潜在风险及治理路径——兼议编辑主体性的发挥

    摘要:匿名评审是中国学术期刊遵循"国际惯例"引入的举措,其实质是源自对西方同行评审实践的跨社会模仿.在运作过程中,看似完美的匿名评审蕴藏着道德.质量和正当性三重风险,若不加以研究解 ...

  • 纵向府际关系情境下政治注意力演化的理论建构

    作者简介 陶鹏,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童星,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政治注意力现象在中国政治体系中普遍存在,有关政治注意力的研究侧重于象征.工具意义的阐释而忽视基础观建构.本文聚焦中国场景 ...

  • 《河北法学》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摘 要 <民法典>集体所有权立法的成功与不足 高 飞 摘 要:集体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的法律实现形式,为了加强对集体财产权益的保护,确保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实现,民法典编纂对集体所有权 ...

  • 新刊|《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2021年第1期 目录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 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与文艺人民性立场的内在关联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观察视角 泓 峻(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借鉴.批判与超越 范 ...

  • 期刊目录|《文学遗产》2021年第1期目录与摘要

    "两创"原则与中国古代文学史论 理论创新是文学进步的生命 --以<左传>与春秋时代的"文学革命"为中心 傅道彬 /4 "两创"与 ...

  • 《法商研究》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法商研究>编辑部首发 文章摘要 刑法学中的概念使用与创制 张明楷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  要  概念的创造者对相关领域享有高度乃至绝对的话语权.我国的刑法学要想在国际社 ...

  • 《文献》2021年第3期目录与内容摘要

    <文献>2021年第3期封面 朱熹修撰<仪礼经传通解>编年考辨 李旭 内容摘要:明清诸本<朱子年谱>载朱熹于庆元二年丙辰(1196)始修礼书,现代学人多疑其说.本文 ...

  •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1、2期目录及摘要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1期) 文献天地/WEN XIAN TIAN DI   <庄子>一书的早期流传和定型 作者:常森 摘要:在<庄子>传播史上,刘安及其门客编订的五十二 ...

  • 【顶级期刊目录】《财经研究》2021年第6期目录摘要

    这是"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第1070篇推送 编辑:吕静 审核:潘泽华 仅用于学术交流,原文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发刊所有 转编于微信公众号:财经研究 目录 专题讨论·税收治理 中国式减税 ...

  • 财经研究》2021年第6期目录摘要

    来源:财经研究 转载:金融学前沿论文速递 目录 专题讨论·税收治理 中国式减税降费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企业金融化视角的研究 税收征管规范化降低了企业避税程度吗?--基于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准自然实验 ...

  • 《法学家》2021年第2期目录摘要(总第185期)

    [主题研讨:民法典人格权立法的学理阐释] 1.论民法典的人权精神:以人格权编为重点 作者:汪习根(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人权法律研究院教授) 摘要:我国民法典的人权价值功能需要重新诠释和高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