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逻辑:天上之城 & 地下之城
导读:罗马并非圣洁的上帝之城,而是俗人的地下之城;兴,不足喜,亡,不足悲;并且,所有的地下之城,也早晚会因其罪孽和邪恶,而走向毁灭。
一个國家强盛的底层根基,是國民的品德。只要人能够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再弱小的國家都有希望;但若人全都蝇营狗苟、短视投机,那么再强大的國家、也迟早会完蛋。
包括奥古斯丁在内的、众多罗马史的研究者,对于罗马衰败原因的共同诊断是——罗马人道德的败坏。
文明的逻辑:
天上之城 & 地下之城
文 | 立峰
1、罗马城的陷落
公元410年,在西哥特人攻陷并洗劫了罗马城后,有位伟大的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写下了一部在神学史上影响深远的煌煌巨著《上帝之城》。
罗马城被攻陷,令一些不信基督的人们幸灾乐祸,认为这正是罗马定基督教为国教、而背叛罗马诸神带来的报应;但就连基督的信徒也满腹狐疑:既然帝國已经皈依上帝、成了上帝之國,为何仍会遭此劫难呢?
奥古斯丁写下这部《上帝之城》,正是为了驳斥异教徒、安抚基督徒。因为奥古斯丁认为:
罗马帝國并非圣洁的上帝之城,而是俗人的地下之城;兴,不足喜,亡,不足悲;所有的地下之城,也早晚会因其罪孽和邪恶,而走向毁灭。
欧洲启蒙时代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國衰亡史》中有个看法,认为基督教是导致罗马帝國衰亡的原因之一。如果此说法成立的话,也许可以理解为:
公园400年,西哥特人攻陷了罗马,并在城里烧杀劫掠、整整三天。曾经承载着无数光荣与梦想的罗马城,却无法为罗马人提供起码的庇护,轻而易举就被野蛮人攻陷。这难道不是上帝降下的惩罚吗?
2、共和堪称奇葩
我们都听过这么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其实是在说,罗马不是由谁一拍脑门、经过一次立法,就能够建立的;事实上,罗马是汇集了一代代罗马人的智慧,经所许多人的共同努力,一砖一瓦、一点一滴逐渐完善的。
其实,罗马城建立之初的历史,就并不那么光彩。奥古斯丁在写作《上帝之城》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罗马人用沾满了岳父鲜血的手、搂着悲伤的女儿的腰,女儿们不敢为死去的父亲哭泣,害怕冒犯获胜的丈夫。
可见,起初罗马人并非光明磊落的高尚之辈。但罗马却在慢慢变好,因为后来者始终在为罗马添砖加瓦,逐渐形成了追求自油与荣耀的罗马精神,并一点一点、构建起一个庞大罗马帝国。
与此同时,罗马的製度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罗马与其它古代帝國一样,始于王政。但罗马人渐渐发现,国王的品行参差不齐、毫无保障。直到第七个王的残暴统治、令罗马人忍无可忍,他们便从此废除王䈣、建立共和。于是,罗马人的精神核心——共和製便自此确立。
左: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Titus Livius BC59~17
右:古罗马浮雕 讲述的是洛姆罗斯兄弟的故事
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在著作《罗马史》中,在书写王政之后的共和历史时,使用的第一个词就是“自由”。自从推翻王政、建立共和,共和就正式成为了罗马的製度体系;共和与自油的意识,也在罗马人心中深深扎根。
即便后来的帝國时期,大權在握的屋大维,其称号也只不过是奥古斯都、第一公民、终身保民官等等,绝非东方帝国中的帝王概念;而屋大维对自己主要功绩的定位,恰恰是恢复共和。
可见,在共和建立以后,王制在罗马人心中,不但变得毫无可取之处,罗马还形成了排斥、提防王制的传统。
需要强调的是,罗马共和体製下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人民的。比如,罗马國名的简写是SPQR,从共和建立、就未曾改变。而SPQR代表的意思,就是罗马元老院和人民。
罗马人认为,國家的權力来自人民,这话虽然听起来耳熟,但罗马人可是在2600年前,就这么说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所有的文明都认为王制理所当然。而罗马人却早已干掉了王制,建立起了人民主權的共和製度,实在堪称奇葩。
3、共和从哪里来?
无论什么样的製度,归根结底都是由“人”建立的;而製度存续的逻辑,同样取决于人的因素。
当时典型的罗马人,大多是质朴忠厚的农民,在家种田、出门打仗。而他们改善状况、实现跃升的途径,就是参军打仗、建功立业。类似秦国商鞅的军功授爵,罗马人要获得社会地位、分得田地奴隶,凭借的是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即一切靠实力说话。
所以,罗马的共和製度,大多源自于罗马人的忠诚、质朴和勇敢;同时,共和製的土壤,也促进了罗马人优秀品质的发扬光大。
而罗马的共和製之所以令人赞叹,因为它总能让勇敢善战的人、升官发财,做到赏罚分明、公平公正;同时令个人的发展与國家的繁荣,相互促进、并行不悖。
罗马共和製下的国家,是属于人民的,而非属于君主。那么,人民是谁呢?西塞罗的回答是:
人民,是拥有共同法律的人。也就是说,人民的本质,是拥有共同价值观、遵从同一法律体系的法律共同体。
共和虽然令人艳羡,但并非任何人都能享有,它需要人民拥有美德,比如:勇敢坚毅、爱国奉献。在共和製下,既然國家属于人民,人民自然会热爱自己的國家。
罗马共和製通过执政官、元老院、平民大会,这样复合型的權力结构,实现了權力的制衡。古希腊人波利比阿认为,罗马共和製,是一种结合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䈣体,三者相互制衡、取长补短,成就了罗马的辉煌。
罗马的崛起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罗马人以德行塑造了製度,而製度也反过来强化了美德,是公民的卓越品行、國家的强大製度,共同成就了曾经无比辉煌的罗马帝國。
4、罗马䈣治的败坏
然而,罗马虽有先进的共和製度作为支撑,却还是无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败。
在共和晚期、屋大维之前约一百年,罗马始终内乱不断,人们在元老院内相互厮杀、在神庙之下大打出手,军阀与贵族为了争夺權力,掀起了一场场的内战和纷争。
引发这些混乱的原因,是不断的对外征服,让罗马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大帝國时,原本卓有成效的共和製度,越来越玩不转了:
马略军事改愅的恶果,首先在苏拉身上表现出来。当时,苏拉因与马略斗法,不但率先破坏规矩、挥师跨过卢比孔河、直接杀回了罗马城,还胁迫元老院授予他终身獨裁官的大權,然后用恐怖统治清洗䈣敌,让共和国变得鸦雀无声。
而苏拉的恐怖统治,正是坏君主+坏人民的典型案例。
1、共和製下、作为将领的苏拉,本该服从元老院的决定,但他却为独揽大權、清除䈣敌,而实行了恐怖统治;
2、共和本应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事业,人们是以法律为纽带、联系在一起的。但当民众为了一己私欲,轻易放弃了道德和法律。这时的人民,就成了不折不扣的暴民,共和製度也可能随之瓦解。
共和末期正逢乱世,当战争得来的巨额财富分配不公,造成贫富分化;当大人物们纷纷徇私枉法、争权夺利;当罗马人上下其手,让传统被抛弃、法律被践踏;当暴民在领袖的怂恿下,一同去侵犯少数人的利益……
这时,无论是共和製度、國家的秩序、以及罗马人的荣誉和美德都将荡然无存。
罗马的共和传统是,權力来自于人民,掌權者应对人民负责;但乱世之中,掌權者却成了败坏人民品德的元凶:
当苏拉在广场上贴出“人民公敌”的名单时,无须执法队出动、抄家灭门,暴民们就捷足先登了。因为苏拉规定,杀死人民公敌的,不仅无罪、反而有赏;而包庇人民公敌的,与其同罪。
人们为了领赏金、捞好处,或纯粹䈣治投机,不惜迫害他人,并一个比一个疯狂。
以至于,根本不在名单上的人,也不妨碍暴民们将其抄家灭门,然后再到名单上去补上名字。人民一点都不傻,他们很善于利用苏拉的恐怖统治,以谋取私利、加剧恐怖。
“检举揭发”母亲的马萨诸塞州少女
观察整部人类文明史,你会发现:当坏的统治者窃取了權力,他仍然会假装是人民的代表,而其中的逻辑是:
有什么样的人民,就会有什么样的统治者;这句话反过来、也同样成立:即有什么样的统治者,也意味着有什么样的人民。
大多数人会不假思索地假设:人民是正义的化身——这无疑大错特错了。看看两千年前、那些拥有公民權的那些罗马人,在共和覆灭的紧要关头,所表现出来的见利忘义、投机钻营、自私怯懦、趋炎附势,就能看出人性的卑鄙无耻、罪孽深重。悲哀的是,古今中外、莫不如此。
创下米国史上最高的得票记录
却依旧不得不在刺刀掩护下就职的可悲“总统”
所以,在罗马的历史上,之所以出现苏拉这样的野心家;不仅因为恰逢乱世、製度失灵;更因为罗马的人心败坏、民风不古。罗马共和製度早已名存实亡,䈣治领袖与乌合之众沆瀣一气、为非作歹,将整个罗马弄得乌烟瘴气、一片狼藉。
苏拉以后,軍阀便屡屡僭越元老院,一发而不可收,让整个罗马共和国陷入空前混乱。庞培、凯撒等强人依次登场,罗马被搅得天翻地覆,直到屋大维掌握最高權力,才重新恢复秩序。
屋大维获得了奥古斯都的称号,变罗马共和製为元首製,元老院自此彻底失去權力,共和製度也就此走向没落。
5、道德败坏的恶果
罗马的共和製的伟大,源自于罗马人坚毅、朴实、勇敢。一个國家强盛的底层根基,就是人的品质。只要人能够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再弱小的國家都有希望;但若人变得蝇营狗苟、短视投机,那么再强大的國家,也迟早会完蛋。
当罗马的对外征服不断推进,金钱财富大量涌入,外部威胁逐渐减少,罗马城似乎也越来越繁花似锦、富裕繁荣。但是所有这些,却侵蚀了罗马人坚毅进取的精神、以及他们对荣誉的追求。
包括奥古斯丁在内的众多罗马史的研究者,对于罗马衰败原因的共同诊断是——罗马人道德的败坏。
29岁的哈里斯与已婚60岁加州议会议长威利·布朗交往
未经选举就一步登天 成为议会中两个委员会的成员
历史学者们反复强调道德败坏,是罗马衰败的重要原因。他们也清楚地解释了,罗马为何会从一个崇高、公正的城邦,一步步地演变成一个充满欲望、堕落邪恶的城市。
起初的罗马人征战四方,对公正与荣誉极为重视,他们英勇善战、甚至不知何为贪欲。
但后来,当罗马只要对行省征税、就能获得大量财富时,贪婪奢靡之风便愈演愈烈。罗马人对于金钱和權力的渴望,成了一切罪恶的根源。原本高贵的品质、被消解殆尽;而抛弃了荣誉感的人们,渐渐变得虚伪私利、不择手段。
在罗马城建立之初,周围强敌环伺,当时的罗马人警醒克制,总将财富用于抵御外敌,而非享受物质。当所有人都一致对外,罗马不但内部矛盾很少,战争还塑造了罗马人重视荣誉、质朴淳良、英勇善战等优秀品质。
在奥古斯丁看来,罗马人道德风尚的顶峰,是与迦太基人进行布匿战争的时期,强大的敌人让罗马人愈发英勇团结。但随着迦太基的毁灭,当失去了强大的外敌、赢得了可观的财富,罗马就丢失了珍视荣誉的传统,而其野心贪婪、堕落败坏,却渐渐地暴露无疑。
共和之所以称为共和,因为國家是大家共同的事业、權力也由罗马公民所共享。而随着贪欲的滋生,權力就成了人们野心争夺的对象。以往罗马軍队之所以战斗力超强,因为他们清楚,作为罗马的主人,他们是为了自油和荣誉而战的。
但是,当共和精神消散、道德力量瓦解,从罗马内部爆发的此起彼伏的軍事䈣治危机,就足以摧毁一个强大的帝国。
6、罗马亡于内战
许多人认为,罗马亡于外部侵略。罗马表面上的确亡于蛮族之手,但却是罗马人自作自受、不作不死的结果。而从本质上看,罗马毁于内战。
说起文明与野蛮的较量,我们的脑海里大多会浮现出长城,长城以北是蛮族、是异鬼,长城以南是文明、是人类。无论中國的万里长城、英伦的哈德良长城,还是“冰与火之歌”的北境长城,都保卫着人类文明,蛮族和异鬼不断侵袭,长城却傲然挺立;如若长城不幸失守,人类文明便将毁于一旦。
但这种简单抽象的解释历史的方式,无论用在中國、英國或罗马帝國,都不太恰当、甚至是错误的。对于罗马来说,蛮族是北边的日耳曼人。但罗马并非毁于日耳曼人,而是毁于内战。
如果将罗马、与欧亚大陆那头的大唐相比,唐史中对于唐朝灭亡的总结,也适用于罗马帝國的灭亡,即:唐亡于藩镇。
起初,大唐差点灭于安史之乱,而其始作俑者安禄山、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胡人。唐玄宗起用胡人驻守边疆,这些封疆大吏被称为节度使,其领地就是藩镇。最后,节度使起兵反唐、直取长安。
历史惊人相似,唐朝与北方胡人的关系,恰似罗马帝國与北方日耳曼人的关系。早期的日耳曼人,曾是罗马人的手下败将,但在共和时代,随着地盘的扩大、战争的加剧,兵源日渐紧张,于是罗马的将军们便收编日耳曼人、以扩充自己的軍队。
2017年1月20日 & 2021年1月20日
在马略的軍製改愅后,公民兵製改为募兵製,罗马军团征服到哪儿,就从哪里招兵买马。无论是意大利人、北非人,或西班牙人、日耳曼人,都被用来充实軍队。
特别是后来的皇帝戴克里先,把军队分成边防军和野战军,由皇帝控制的野战軍,只占总军力的1/3;而剩下2/3远离罗马的边防軍,则大多由日耳曼人组成。
于是,边防軍里就出现了许多罗马的安禄山。特别是在帝國后期,皇位遭到哄抢、内战此起彼伏,边疆上手握军權的日耳曼将军,也开始蠢蠢欲动、伺机直捣罗马城。
其实,被视为蛮族的日耳曼人,比胡人安禄山可差远了,他们本就没有多少䈣治意识。在罗马末代皇帝被废黜前,罗马城被攻陷并洗劫多次,而日耳曼人每次都是抢掠一番、便扬长而去,根本没有想要做皇帝的意思。
即便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大大小小的日耳曼统领在各地称王。他们仍然心知肚明法统在东罗马皇帝手里,甚至不断向东罗马皇帝索要封号。而那个对西边早就失去实际控制力的罗马皇帝,也只能息事宁人、顺水推舟,给蛮族国王发个委任状了事。
2017年1月20日 & 2021年1月20日
尽管西罗马帝國被蛮族灭了,但蛮族与东罗马帝國,却还是维持着名义上的从属关系。直到公元800年查理曼称帝,日耳曼人才总算有了自己的皇帝,而即便成为查理曼大帝,他却还是自称罗马皇帝。可见,罗马的法统依就不可忽视。
所以,不但以前的希腊毁于内战,罗马帝國同样毁于内战。可以说,历史上所有的大帝國,从根本上说,都不是被外部敌人打败的,而是无一例外,自己最终打败了自己。
7、文明的逻辑
文明自有其逻辑。一个伟大的民族,会因民族性中、所淬炼出来的优秀品质,而不断地发展进步、走上文明的巅峰;但是一旦这个民族抛弃传统、放弃信仰、自甘堕落,他们也会种下毁灭的种子、遭受无尽的苦难、最终走向覆灭。
因而,神学家奥古斯丁写了《上帝之城》。但是,“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受人爱戴的总统 就连离开时都无限风光
罗马传统上是多神信仰,它与基督教的重要区别,是前者只关注今生,而后者却关注永生:
1、罗马传统宗教所关心的,是今生今世的成功,比如:风调雨顺、加官进爵、战争胜利等等。
2、而基督教自创立之初,就强调永生的幸福远比今生今世重要。
奥古斯丁的独到之处,是借用了“两座城”的说法,将两者的不同之处表述得更为清晰明了。
地上之城的源头是堕落的天使,奥古斯丁也称其为魔鬼之城。因为:
天使因私欲背离了上帝、堕落为魔鬼。魔鬼诱惑世人犯下各种罪行,比如:诱惑夏娃亚当偷吃禁果,即让他们的后代——所有人类都带上了原罪。而只要人暴露在魔鬼的诱惑下,就会不断犯罪。
所有现实中的城市、國家、甚至教会,都属于地上之城,都免不了被罪恶侵袭;因而所有尘世的历史,都充满了罪恶。
与地上之城相对的,即上帝之城,它的源头是上帝和善良的天使。奥古斯丁所说的上帝之城,并非尘世中的有形组织,而是人们凭借信仰结成的无形组织。
属于上帝之城的人们,不依靠自己,只忠实上帝。对于虔诚的基督徒而言,他们虽不可避免、身处地上之城,但是却不在乎今生的地位、财富、甚至是生命。因为在他们心中,真正重要的是上帝之城,是末日审判后,天堂中的永恒生命。
在奥古斯丁所书写的历史中,最重要的事,就是耶稣降临人间;而最后杀死耶稣的,则是与上帝为敌的魔鬼。他们驱使犹太人罗织罪名、处死耶稣,以为这样就能战胜上帝。但魔鬼万万没想到,杀掉耶稣、反而成全了上帝对人的救赎。因为: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而非亚当的后代,身上没有原罪,就不会因魔鬼的诱惑而犯罪。所以耶稣是世间唯一无罪的人。但是魔鬼,却用莫须有的罪名杀死耶稣,逾越了他的權限,这才给了上帝彻底消灭他们的理由。
也就是说,上帝利用耶稣——这个“无罪羔羊”作为诱饵、战胜了魔鬼;而耶稣也用生命、为信仰他的人赎罪,让信徒从此摆脱魔鬼的束缚。
奥古斯丁之所以写作这部神学著作,是想告诉世人:
罗马并非上帝之城,只是世俗之城;其兴,不足喜,其亡,不足悲;因为所有的世俗之城,都将因其罪孽和邪恶,而走向毁灭。
2021.1.13众议院以煽动叛乱罪 对Trump发起第二次弹劾
歇斯底里地一再上演中世纪的猎巫行动
罗马之所以能在2000多年前,就发明了杰出精妙的共和製度,源于罗马人的质朴与坚毅;但当他们变得贪婪败坏、不思进取时,共和製度就必将趋于瓦解。
再好的法律和製度,归根结底,都源于人的品德和信仰。凯撒的追随者,古罗马学者萨路斯提乌斯,2000年前就在其历史著作中,意味深长地说:
法律能够保护公民的權利,而法律本身、却需要法律以外的力量来保护。
而美國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200多年前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贪婪、野心、复仇、鲁莽,将会破坏我们最坚强的憲法核心,犹如一头鲸鱼冲破渔网。我们的憲法只为有道德、有宗教信仰的人们而制定,它完全不适用于对其他任何人的治理。
一个國家强盛的根基,是人的品质。如果人能恪守信仰、远离诱惑、积极进取、锲而不舍,国家就有希望;而当人变得唯利是图、贪婪放纵、蝇营狗苟、短视投机时,无论多么辉煌的文明、多么强大的國家,也迟早都会完蛋。
罗马是这样,欧洲是这样,而当今的世界霸主美國,也同样如此。因为,当國家开始败坏时,國民早已败坏在先。有什么样的國民,便造就什么样的䈣府;而两者在一起,就能够成就、或是毁灭一个國家。
1、《上帝之城》De Civitate Dei,作者:奥古斯丁 Augustine 354~430年,上海三联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