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战国历史 (五)三家分智
智氏家族的掌门人,是大名鼎鼎的智伯。
智伯这个人,浑身都是优点,据说他长得高大帅气、文武全才、英明神武、绝胜千里、果敢无畏!
但是,人也不可能完美。所以智伯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太牛X了,牛X的让谁见了,也感觉不舒服。不过话说回来,人牛X到了智伯那种境界,你想让他不牛X,也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当时的智氏家族最为强大,而且智伯还是晋国的执政官。所以智伯就提议说:咱们晋国老大的实力,现在是越来越衰弱;而咱们这些当小弟的,一个比一个实力大。它实在有点不符合礼法啊!
关键是,晋国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继续扩张,就是因为我们晋国老大实力太弱,而我们几大家族的实力太强了。
所以,我提议,我们四大家族,一个拿出一万户,捐给晋国老大!
智伯的这种提议,有毛病吗?从理论上,它没有毛病。因为这就是忠君爱国的表现啊。
问题是,智氏家族是最强大的家族,智伯又是晋国的执政官。四大家族一人拿出一万户给中央政府,最后一番操作之后,这四万户的实际所有权,到底会变成谁的?傻子也清楚啊。
但是,这个建议,从理论上,它没有毛病。
关键是,智伯也很会玩,他并没有让三大家族首脑一块表态,而一家一家的咨询。
总而言之,我们智氏家族先给晋国老大捐一一万户,你们家捐不捐?
这就好像在酒桌上,智伯端起酒杯,讲了一大套冠冕堂皇的大道理,然后一饮而尽,并对另一个掌门人说,我先干为尽,你随意!
如果对方的实力,比智伯大,自然会一笑而过。总而言之,你能喝,就多喝点;我实在不胜酒力,所以失陪了。
问题是,对方的实力,明显不如智伯,哪敢托这种大啊。一看智伯一饮而尽,当时就只能舍命陪君子了。
智伯先找的韩氏家族掌门人。
韩氏家族掌门人,实在不想捐出这一万户。但是他的金牌小弟就说,您现在不捐这一万户。智伯必然以此为借口打您的。您不如先捐出去,看看其它家族掌门人的态度?
更主要的是,老子曾经说过,欲进先退,欲左先右。你想打人,得先把拳头收回来;你想踢人,得先把脚收回来;你想把一个人重重摔在地上,你得先把他高高举起来啊。总而言之,我们千万不要和智伯硬碰硬。
智伯依法泡制,又找到魏氏掌门人。
魏氏家族的掌门人,也实在不想出这一万户。
但是他的小弟也告诉他,老子曾经说过,强梁不得好死!智伯这样欺负人,大家肯定都不高兴。所以看他这样欺负人,我们应该鼓励他继续欺负别人。
总而言之,俗语有云,恶贯满盈,天必收之!智伯的恶,马上就要满贯了,我们再鼓励他向前走一步,老天自然会灭他的。
千言万语一句话,我们千万不要和智伯硬拼啊。
然后,智伯依法泡制又找到了赵氏家族的掌门人。
赵氏家族的掌门人,就是一代恶人、狠人赵无恤,他哪吃这种亏啊?总而言之,你智伯的那点小心思,我清楚的很!
所以,你愿意给晋国中央政府捐一万户,那是你的事,我赵无恤那是坚决不捐的。
一看赵无恤这样牛X,智伯就召集魏氏、韩氏两大家族掌门人一块打赵无恤。
当然了,收拾赵无恤的理由,那是现成的。现在智氏、魏氏、韩氏三大家族掌门人,为了晋国的强大,都愿意给中央政府捐一万户出来,就赵无恤为了一己私利,拒绝这样做,不打他,打谁呢?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赵无恤为什么敢这样公然顶智伯呢?显然是因为赵无恤非常清楚,魏、韩两大家族的小心思。
换而言之,智伯的这种行为,也明显损害了魏、韩两大家族的利益,他们之所以表示接受,无非是不想当出头鸟罢了。如果赵氏家族愿意当出头鸟,肯定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
当然了,理是这个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它还是要走九曲十八弯的。
因为智伯攻打赵氏家族时,魏、韩两大家族,竟然都站在了智伯一边。
这样一折腾,赵氏家族可傻眼了。
于是赵氏家族被智、魏、韩三大家族联手,打得奄奄一息。
但是在关键时候,韩、魏两大家族突然反水,于是智伯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之时,突然被赵、魏、韩三家联手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我们现在的问题,韩、魏两大家族,为什么会这样玩呢?
我是说,最初,为什么要追随智伯一块围剿赵氏家族;而在最后关键时候,却又突然反水呢?
据史书记载,自然他们开始害怕智伯,所以跟着智伯一块打赵氏家族;在最后时刻,他们突然发现了唇亡齿寒的大道理,于是开始与赵氏家族达成默契,掉头一块反杀了智伯。
类似的内容,虽然记载于正史之上。但是就我的感觉,它也就是一个故事段子。
因为唇亡齿寒的大道理,智商正常人的人都懂。魏、韩两家掌门人,怎么可能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才突然明白?
毫不夸张的说,在智伯邀请他们一块打赵氏家族时,他们就会把各种利弊、各种可能性,都思考遍了。
所以,比较符合情理的解释大约是这样的。
赵无恤高举反对智伯的大旗时,魏、韩两大家族就响应赵无恤。最后的结果自然不用问,那就是智伯会因此出局,但是赵无恤肯定会因此凌驾于魏、韩两大家族之上。
因为这样一操作,怎么看,也是赵无恤领导魏、韩两大家族,打败了欺负他们的智伯啊。
但是,赵无恤高举反对智伯的大旗时,魏、韩两大家族响应智氏家族,先把赵氏家族打个半死,然后在关键时候再反水。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的,那就是赵氏家族实力大损,智氏家族也会因此被清理出局。
这样一番操作,就成了魏、韩两大家族在关键时候,救了赵氏家族的命啊。
你是魏氏、韩氏家族的掌门人,你会做出哪种选择?
肯定是后者!
也许有人会说,魏、韩两大家族的操作,也有些太不地道了。
问题是,智伯不是什么好鸟?赵无恤也不是什么好鸟啊。对此,只要看一下,赵无无恤是如何兼并代国,就可以知道了。
更主要的是,如果赵无恤灭掉智伯之后,还有机会顺手灭掉魏氏、韩氏两大家族,你觉得赵无恤会犹豫吗?肯定不会犹豫啊。
在这种背景下,魏、韩与赵国合作时,如果一点心眼也不留,岂不成了傻子?
事实上,大家与别人合作时,留着心眼、做着防范,也没准会让别人算计了。
比如,智伯和魏、韩两家联手时,难道没有留下各种心眼,做好各种防范吗?肯定是做好了。
但是,韩、魏两家说翻脸就翻脸,智伯都没反应过是怎么回事,就成了赵魏韩三大家族桌上的菜,让他们联手瓜分了。
这就是当时博弈的复杂之处。
你如果不愿意与别人合作,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你不能取得众多人的支持,肯定是啥也干不成。
但是,你不论与谁合作时,也得留个心眼,因为大家都有可能会在关键时候算计你的。只要他们觉得利益足够。
在这种背景下,你应该怎么与别人合作,应该合作到多深;甚至在什么时候应该选择背叛对方,就比较微妙了。
有时候,均势很难打破,就是因为各种博弈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朋友随时可能变成敌人,敌人也随时可能变成朋友;大家尔虞我诈,你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你也不知道,他们在关键时候会如何操作。
总的来说,晋国十大家族,经过一系列的火并,构建起了四大家族的平衡。智氏家族一心打破这种平衡,结果呢?终于如愿以偿了,只是代价,就是牺牲了自己。
这叫什么神操作?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彼若以国士待我 我必以国士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