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晚唐系列 安史之乱(二十五)
至德二载,即公元757年的二月,唐军收复长安的战斗正式打响,唐军最初的战略构想是西线凤翔-武功唐军与东线河东(运城)-潼关朔方军双锤出击,一面切断洛阳唐军与关中唐军联系,同时左右夹击,使燕军长安军团首尾不能兼顾,最后铁壁合围,聚歼关中燕军。
然而随着燕军安守忠部一系列的精彩运动战,唐军先后在武功之战和永丰仓之战中大败,西线唐军已经失去进攻能力,东线唐军也遭遇重大损失,无力继续占领潼关。此时双锤已破,做不到左右夹击,反而由于西线的弱点,唐军成为被动的一方。由于燕军处于内线,走直线,走弓弦,唐军处于外线,走曲线,走弓背,因此反而唐军面临被左右调动,各个击破的危险。
所以,唐军随即做出战略调整,合双锤为一锤,改双锤出击为重锤出击,采取了西线正面进攻,东线侧后骚扰的新战术。具体做法是放弃以河东为根据点,继续攻占潼关切断燕军的思路,改以河东太守马承光率少量部队驻守运城的蒲州-安邑一线,利用山西的高位优势,时刻骚扰潼关-陕郡一线,朔方主力部队由郭子仪、仆固怀恩等率领回防至凤翔-武功一线。
这样一来,由于蒲津方向进攻点单一,少量兵力足以固守,燕军很难打开局面,而郭子仪部与西线唐军会合后,唐军就可以集中起优势兵力,西线就又具备了威胁燕军主力的力量。因此,唐军的战略实际上回到了我们上节介绍的集中优势兵力,直接向长安一路平推。这样的战略最简单,也最朴实无华,看上笨一点,但也破解了燕军的运动战优势,迫使燕军在长安城西,与唐军优势兵力主力决战。
一路平推战术看起来简单有效,但是这个战术要实施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部队要有统一的指挥,如果各支部队之间乱哄哄的毫无协同,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你要进攻他偏要回防,那你集中到一起反而是互相来添乱的,还不如分开来各打各的。
所以又回到了上一节我们给大家介绍的,唐军合兵一处看上去锤子更重了,从战略上来看简单了,可是实际的指挥调度却又复杂极了。大家都是人,都是士兵,凭什么你要我的部队担当更危险的任务呢?你把我顶到前面了,我后面的部队不靠谱那你不就把我坑了吗?
这样的矛盾会有很多很多,你不能把这些矛盾解决,那合兵一处不但加强不了战斗力,反而会削弱你的战斗力。最典型的,几个月前的灵宝之战就是简单的一路平推,结果前面的西北军浴血奋战,后边的中央军一遇困难掉头就跑,把精锐西北军给坑惨了,打出了不堪入目的超级大败仗。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唐军要双锤出击,毕竟大家各打各的,各自领各自的任务,互不干扰,可以省掉很多麻烦事。
当然,眼下双锤出击已经走不下去了,合兵一处成为了必然,为了解决合兵后的种种混乱,皇帝做出了决策,给郭子仪升官,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公上略宏才,惇信明谊,受我旄钺,辑宁区夏,典器铭勋,高视前古。实邦家之杰,岂独为予?社稷之卫,可独弼予。节制咨谋,安危斯属,惧朕之不称也。往钦哉!司空子仪可兵马副元帅,主者施行。
天下兵马元帅一向都是由太子担任的,天下兵马副元帅,实际上就相当于三军总司令。上一个正儿八经的天下兵马副元帅,大约就是哥舒翰,当时的天下兵马元帅,正是当今皇帝,当时的太子。
皇帝让郭子仪当三军总司令,实际上就是授权郭子仪绝对的指挥权。合兵后,冲到前面和燕军主力决战的,只可能是朔方军,朔方军也必将承担最大的损失,这也是为什么朔方军一开始不愿意合兵。所以,皇帝只有给予郭子仪绝对的权威,让郭子仪可以凌驾于其他山头之上,可以节制所有山头的部队,郭子仪和他的将士们才愿意接下这个危机重重的任务。
唐军接连失利,作战方针被迫做出重大转变,而对于燕军来说,局势虽然稍有好转,但也依旧危机重重。
长安现在的燕军部队不超过三万,主力精锐最多一万五,唐军虽然接连遭受了损失,但是六七万部队总是有的,大部分都是精锐,所以唐军相对于燕军关中方面军,在部队总数和精锐数量上都保持绝对优势。
我们很容易想到,既然燕军部队数量少,那你增兵啊,可是现实中的增兵可不是电脑游戏,点点鼠标,消耗点物资就可以变出来的。燕军要想增兵,无外乎两个选择,一个是原地招募,尤其是招募本地的预备役民兵,二个是首都洛阳方向派兵增援。
但是眼下这两个方式都不太容易实现。首先来看本地招募,长安附近民兵预备役倒是有不少,正常来说这些民兵虽然开始素质差点,但是毕竟有过简单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洗礼,是足以成为正规军队乃至精兵的。可是燕军在关中一直受到民众的敌视,连立足都困难,又到哪里去招募新兵呢?
京畿豪杰往往杀贼官吏,遥应官军;诛而复起,相继不绝,贼不能制。其始自京畿、鄜、坊至于岐、陇皆附之
招兵招不到,那就只能是从洛阳方向增援部队,可是增兵的同时,必须要考虑一个前提,就是吃的穿的从哪里来。长安城内人口众多,需要从外地调集大量的粮食,老皇帝时期,长安城一度每年需要从关外调集220万石的粮食。现在燕军在关中立不住脚,也就意味着基本收不到多少税收,关中的燕军部队大约还在吃唐帝国库存的粮食,迟早要坐吃山空。
洛阳方向如果要增援关中军团,就必须带足足够的粮食和物资,可是黄河从潼关到洛阳一线,实在是湍急狭窄,导致这里的粮食运输非常的艰难。最关键的是河东的丢失,使得唐军可以从黄河北岸轻易的骚扰损毁燕军的运输,所以,如果洛阳方向的燕军没有拔掉河东的钉子,就很难派派出大股部队增援长安。
因此,关中燕军暂时得不到洛阳方向的增援,为了避免陷入被动,就必须要想办法尽量阻止朔方军从河东撤回到关中平原西部与唐军其余各部会师。
这年的三月赶上了雨季,等到四月初雨季结束,朔方军随即启程回撤凤翔。为了阻止迟滞唐军合双锤为一锤的战略,燕军大将李归仁率领五千精锐,出长安城北的三原,阻挡唐军西归。
朔方军西归路线
我们来看看唐军和燕军在三原会战的必然性,唐军由于无法走直线,因此只能绕道关中平原的北部边缘回师,三原正是关中平原的北部边缘与黄土高原交界处,这里是长安城中渭桥的正北方40里。长安的部队驻扎中渭桥,李归仁部驻扎三原,就和长安燕军互为犄角,截断了唐军的归路,唐军郭子仪部想要过去,就只能从三原到长安中间的40里过去,很容易被夹击。
最关键的是,三原到长安一带,有一条天然屏障摆在郭子仪部的面前,那就是泾河。
泾河是一条宽阔的渭河支流,从西北往东南流,正好穿过三原到长安的直线之间,在长安东北附近流入渭河,这条河也是郭子仪部要与西线唐军会师,唯一一条需要造船渡过的大河。正常情况下,郭子仪部会绕道北边的黄土高原,在山边渡河,因为在山边渡河,河谷就比较窄,敌人想要攻击就只有正面一条道,渡河部队只要少量部队结成坚固的正面,就足以断后。
可是现在往北边走的路被三原的李归仁部给挡住了,郭子仪部就只能往南边走中间过去,那么就必须要在关中平原渡河,泾河宽阔,唐军渡河至少也要大半天,燕军南北监视,各自隔了不过二十里,唐军一旦想渡河,燕军肯定迅速赶来骚扰,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燕军可以从四面八方围围攻唐军侧背,唐军渡河一定会遭遇相当大的损失。
看图可以很直观的感受到,三原恰好卡住了唐军回撤路线的腰眼
因此,现在唐军就进退维谷,不渡河就无法与西线会师,无法实现战略转型,如果要渡河,就必须要击破李归仁部燕军,否则强行渡河只怕又有好几千甚至更多的朔方战士,永远的留在泾河东岸。
然而李归仁部实在不好击败,李归仁大约是来自塞北草原的部落的贵族,安禄山称帝后,李归仁立即被封为“北平王”,这在当时的燕帝国还真找不到第二例。如此高贵的出身,使得他手下的部队都是来自草原的凶悍骑兵,史书反复记载李归仁部下五千精骑,每次作战冲杀在前,是燕帝国最凶悍的战斗部队,给唐军造成了无穷的杀伤。因此可以说,在同罗骑兵叛逃后,李归仁部骑兵就是燕军两京兵团最精锐的王牌部队,其作用其实就相当于当年的同罗骑兵。
李归仁部驻扎三原截断郭子仪部归路的部队,以骑兵为主,安守忠之所以安排一支骑兵为主的部队在三原拦截郭子仪部是,就是因为这支拦截部队最需要的就是机动性。在三原拦截唐军的部队,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歼灭唐军,而是监视郭子仪部,不让其顺利渡过泾河,最终歼灭或重创唐军的任务,是要靠长安燕军在唐军被迫强渡泾河的时候来完成。
面对窘境,郭子仪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野外选择合适地点,利用优势兵力歼灭敌人。郭子仪把战斗地点选择在了三原东南的留运桥。留运桥是白渠上的一座桥,白渠是自西北向东南连接泾河和渭河的人工渠,用于灌溉这一片沃野,因此白渠是个大渠,宽在16-20米,水深在4-6米。这么宽深的渠道,人和马没有办法涉水通过,必须要坐船或者过桥。而且作为大渠,两岸都会大量种树,树木茂密,遮挡部队行进时两侧的视野。
郭子仪的战术思路很简单,部队在三原城外与燕军交战,做出要决一死战,打通道路的态势,然后假装不支撤退,部队自然就会往留运桥方向过渠,诱使燕军追赶到留运桥。而唐军在留运桥两岸的树林中埋伏了大量的部队,此时出来夹击燕军,力争歼灭燕军大部有生力量,迫使其丧失战斗力。
从战略上来说,李归仁部的任务很明确,就是阻挡唐军过河,燕军的最终消灭唐军有生力量的主战场,是在泾河东岸与近在咫尺的长安燕军合流。所以只要唐军没有往西和北走,只要在北边山地和南边泾河东岸,没有发现大股唐军,燕军就没有必要追击唐军,但是作为将领,尤其是李归仁部这样习惯于利用骑兵猛打猛冲的塞北彪悍骑兵部队,一旦杀红了眼,就有点把自己的任务抛之脑后了。
李归仁部以骑兵为主,在留运桥这样的特殊地形,就会出现了巨大的风险。骑兵的行动依赖马匹,马匹可不是人,没有那么强的纪律性,骑兵追击敌人,并不是我们电视里看到的那样一路猛冲,因为骑兵一旦全力猛冲,各匹马之间速度不一样,很快就阵型乱七八糟,反而从根本上失去冲击力。
骑兵追击都是以稍微比人快的速度,松散的阵型,保持好各马匹较大的距离,在训练有素的骑手的调度下,有秩序的成队列追击,甚至还会分队,部分骑兵分队有意从两侧缓缓绕前,多面夹击。人在全力逃跑下,体力不支后,散落一路,后续的单个骑兵可以很轻松的收割生命,也方便追上队伍,保持基本的队形。
所以松散的骑兵一旦要过狭窄的留运桥,就必须放慢速度,完全没有阵型的过桥,队伍一下子就散乱了,而骑兵一旦失去阵型,第一重新集结耗时久,第二失去了阵型和速度的骑兵,就丧失了很大的协同能力与冲击力,实力下降了八成以上。
李归仁部杀红了眼,一直杀过了留运桥,骑兵被桥截为两段,阵型很快就乱作一团,遭到仆固怀恩、王仲升、浑释之、李若幽等伏兵的伏击,大败而归,李归仁被迫学习一个月前的仆固怀恩,跳水逃生。
三原之战,本来是燕军给予唐军最精锐的朔方主力以重大打击的好时机,但由于李归仁部违背既定战略,不但没能有效的消灭唐军有生力量,燕军的有生力量反而遭遇重大损失,也放走了郭子仪部主力。
李归仁部作为同罗骑兵叛出后,燕军最强悍的塞北骑兵部队,给作战的各路唐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各路史书上一直浓墨重彩。然而,李归仁本人也是一个典型,完美的诠释了一个好的将领,不等于一个好的战役指挥官。李归仁作为高级贵族,依靠家族留传的部队,往往可以成为战场上最耀眼的那一个,但是李归仁本身,却缺乏独当一面的战略头脑与指挥能力,因此尽管其麾下是一支王牌部队,在其作为独立指挥官指挥的多场战役中,往往都一败涂地。
因此,三原之战的逆转,实际上是李归仁的一贯风格的体现。
随着郭子仪部顺利从北方渡过泾河,与西线燕军主帅王思礼部,在咸阳附近的西渭桥会师,唐军主力稍作休整后,立即开始执行重锤出击的战略。五月初,唐军主力开到了长安城下,燕军被迫与唐军优势兵力决战。这样,继灵宝之战,陈涛斜之战,永丰仓之战后,又一场正面战场主力大决战,即将拉开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