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印刷趣谈之三:三国韦诞 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作者:张树栋 张耀崑   题字:王树明  编辑:赵志忠

古今印刷趣谈之三

    三国韦诞  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文物证明  成形墨丸早于秦汉

     编者按:一部《古今印刷趣谈》,让我走进八十五岁高龄的淮镇籍老乡,张树栋先生的印刷史学和他的精神世界中。翻书灯下,受益匪浅!张树栋先生现居北京,其原籍是河北省献县淮镇东刘庄村,他是中国印刷史学的著名学者,其著作等身。作为乡贤张树栋先生虽身居京华,心系家乡,在疫情防控期间为家乡捐款,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此书为张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征得老先生同意,“诗眼看世界”从今天开始将全文刊发《古今印刷趣谈》。张老先生以中国的印刷发展史为线,将中华传统文化从远古至今贯穿起来,其中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说、趣事等。阅读《古今印刷趣谈》一书,我们从书中或许能得到启示,我们淮镇是全国重点镇、河北省重点小城镇,又是千年文化古镇。梳理淮镇文脉,整理淮镇文化,创建文化淮镇,构建中国·淮镇。我们需要精神动力,寻找文化之源,那就请大家继续关注“诗眼看世界”,在淮镇籍学者张树栋的《古今印刷趣谈》一书寻找答案吧,让我们为构建中国·淮镇而共同助力!

张树栋 :1936年生于河北献县淮镇东刘庄村,大专学历,副编审职称。从业印刷、出版与印刷史研究63年余。著有《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钞通史》等图书20余种,在人民日报、新闻出版报、中国印刷、台湾印刷人、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发表文章200多篇。近作《中华印刷典故》荣获2015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首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第28届华东地区优秀图书一等奖。现任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刷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印协印刷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书局《中国出版史研究》编委会编委。

张耀崑 :1962年生于北京市,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获文学士、经济学硕士学位,主任编辑职称。从业金融与财经专业编辑工作34年余,参与《中华印刷通史》《中国印刷史简编》《中国印刷之最》《古今印刷趣谈》等多种印刷史著作的编纂,在《金融时报》《香港印艺月刊》等多家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现任中国金融时报社总编室副主任。

 三国韦诞  仲将之墨一点如漆  

  墨是印刷朮的转印材料,印刷朮印版上的图文通过墨转印到承印物上。墨对于印刷朮的发明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说到墨,人们自然会想到写字和绘画用的那黑黑的墨汁,想到五颜六色中的黑色。其实墨并不专指黑色。《现代汉语词典》“墨”字条的释文是:“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古往今来,无论是书画还是印刷使用的墨,都不单单是黒墨。

墨的起源很早。不过早期的墨都是使用天然材料、甚至用墨斗鱼腹中的墨汁为墨。我们印刷用的是采用一定的工艺方法,由人工制造的“人造墨”。作为转印材料的人造墨,我国发明的传统印刷用的是水墨;近现代印刷用的是油墨。

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人说是田真造墨;有人说是刑夷造墨;更多的说墨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韦诞创造的。

最早有关“墨”的文献记载出自战国时期的《庄子》。《庄子》卷七第三十六页上说:“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舔笔和墨”。意思是说:宋国的君主宋元公(名佐)将要绘画时,他的臣子都来了,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为他准备笔墨。

现存最早的人造墨的实物,是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古墓中出土的成型墨块。这块墨高1·2厘米,直径2·1厘米,为圆柱形,墨色纯黑。在这个古墓中还出土了一方石砚和一块用来研墨的石块。在石砚和石块上还清楚地残留着研磨的痕迹。这次墨块与石砚、石块等研磨工具的出土,可与《庄子》记载的“舔笔和墨”相印证,说明早在秦朝之前,中国已经有了成型的人造墨和用来研墨的工具了。

早期成型人造墨块的实物,除上述外,在汉代一些墓葬中也有出土:

1965年在河南省陕县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了五锭东汉残墨,其中有两锭还保留部分形体。这两锭残墨呈圆柱形,是用手工捏制而成的,墨的一端或两端还残存有研磨的痕迹。

197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西郊出土了松塔形墨,高6.3厘米、直径3厘米。

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出土了一套西汉时期的石砚及研石。石砚面径9.5厘米、厚1.5~1.6厘米,研石高3.5厘米。

1983年,在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了西汉初期的墨丸4385枚和用鹅卵石制作的石砚三套。其中:墨丸的颜色黑中泛红,质地坚实细腻;石砚与研石之间的研磨面上光平如镜,砚内还残存着一层墨迹。专家考证这是西汉早期广州地区曾经使用过的墨丸和石砚。为我国在西汉初期已有成型墨丸的实物证据。

传说中,有一个流传至今与墨有关的成语典故,叫作“误墨成蝇”。说的是在三国时期,割据江南的吴主孙权,有一次邀集群臣同他一起观赏名画,并对当时著名画家曹弗兴精妙绝伦、出神入化的绘画艺术赞叹不已。无意中,他发现曹弗兴的画面上好像趴着一只苍蝇。他随手掸了一下,想把苍蝇轰走。可这只苍蝇却一动不动。再走近前仔细一看,却是一只墨绘的昆虫。原来这是曹弗兴绘画时不慎滴在纸上的一个墨点,因无法擦去,画家便顺水推舟地就着墨点一畵,就把这个墨点变成了一只昆虫。这件事一经传开,便给我们后世留下了一个与墨有关的名人名画的历史典故。与此同时,在江北与吴国对峙的魏国,出了一位制墨名家、被后人传为墨的发明人的韦诞。

韦诞,字“仲将”,后汉太傅韦端之子,官至光禄大夫,三国曹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去世,享年75岁。韦诞能书善画,又能制笔,尤精于制墨。享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的美誉。韦诞之后,很长时间,无论书写还是印刷,人们都用韦诞创用的方法制墨。难怪后人都说韦诞是制墨技术的发明人了。

韦诞在前人用墨基础上研制出来的制墨工艺,主要包含制烟、去杂、配料、杵捣、合墨五大工序。其中:①制烟:是通过松木的燃烧获取“松烟”的工艺过程;②去雑:是用筛子筛去松烟中的杂质,使其成为匀细粉末;③配料:是按配方将松烟粉末与胶、朱砂、麝香和其它辅料混合;④杵捣:是将配好的材料放在铁臼中进行杵捣,杵捣次数不少于三百下,越多越好;⑤合墨:将杵捣过的墨泥用手捏制或用模具模压成型,制成成品墨。

韦诞之后,制墨技术持续发展,到了南北朝时期,河北易州(今河北易县)生产的“易墨”已很有名气。在易州墨工中,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墨工叫奚超。奚超为躲避北方战乱,他带着儿子奚廷珪来到了安徽的歙州。当时的歙州(后改称徽州),古松茂密葱郁,很适合制取造墨用的松烟。于是奚氏父子便在这里安家落户、重操旧业,又开始了自己的制墨生涯。儿子奚廷珪在父亲指导下刻苦钻研,并在祖传制墨秘法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最终研制出不仅丰肌腻理、光泽如漆,而且十分耐用的精品“徽墨”。

五代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酷爱书画艺术和文房四宝,对奚氏父子的精品徽墨更是赞誉有加。他为了褒奖奚氏父子的制墨之功,特赐奚氏父子全家与他同姓,并加封李(奚)廷珪为墨务官。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奚氏父子作为制墨名家的知名度,而且使得李廷珪之墨更加名扬四海、销量倍增。相传:宋朝有一位达官贵人,不慎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李廷珪墨掉在了池中,他当时心想墨遇水必化,便没有派人打捞。真是不巧不成书,大约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再次来到池边饮酒,正当酒酣之时,又不慎将一件金质器皿失手落到了池中。金器贵重,他便派人下水打捞。万没想到,打捞上来的不仅有刚刚落水的金器,而且还有一个月前掉下去的李廷珪墨。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块墨在池水中泡了一个多月,居然光色依旧、表里如新。这件事一经传开,人们对李廷珪墨便更加珍爱。遂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民谚在社会上流传开来。

我们中国的墨,有很多的优点,制作也非常讲究。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为书画、印刷所不可缺少,而且还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是享誉中外、中国特有的文房四宝之一。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投稿微信: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手机同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