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出师表》感人至深,刘禅看后有何感想?易中天:很不爽

《出师表》,中学生必背的一首千古名篇,它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诸葛亮在文章提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刘禅的殷切期望,言辞恳切,真正诠释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即便到千年后的今天,《出师表》读起来依旧感人至深,让人潸然泪下。那么,当年刘禅看了情真意切的《出师表》后有何反应呢?要了解刘禅对《出师表》的态度,就要明白他对诸葛亮究竟是什么态度。

易中天还说:“所以将心比心,他就等于对一个人说,你看你爸活着的时候什么什么,你爸原来如何如何,你爸是怎么怎么交代的。那别说是一个皇帝是吧,就是一个平民家的男孩子,他也受不了一个人整天在耳朵旁边说你爸如何、你爸如何。我爸如何、我爸如何,那朕呢?朕如何?不爽嘛。我倒不是说诸葛亮这个说得对还是不对,我这里没有判断对错的问题,我只是说刘禅不爽。”

所以,在易中天看来刘禅看了诸葛亮《出师表》后,他的反应只会是两个字,“不爽!”陈寿对刘禅的一句评价非常到位,“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刘禅在任用贤明的大臣时,就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但是一旦宠信小人,就成为了昏庸了帝王了。

刘禅在位41年,他的前半生都是跟随诸葛亮以及诸葛亮选的蒋琬、董允、费祎。这四个人辅佐时,刘禅还能规规矩矩做皇帝。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刘备要求刘禅做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也遵从了刘备的教诲,朝廷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断。

可这也带来的一个不好的后果,刘禅处处要听从诸葛亮的,他内心很不爽。要知道刘禅继位时只有16岁,因为诸葛亮的缘故,他必须呆在宫中天天学习如何处理政事。刘禅直到诸葛亮去世后才出宫一次,他去参观了对蜀汉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陈寿中在《三国志》中对这件事大书特书,当时人们议论纷纷,有人甚至说:“要是丞相还在世,刘禅还能去都江堰吗?”堂堂一国皇帝,好不容易出去一趟,主要目的还不是游玩,结果还被人说闲话,他能爽吗?这就好比你父母天天要你好好学习,你是何种心情?

参考资料:《三国志》、《三国演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