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云利:梅诗香幽见精神
请点击上方“诗眼看世界”加关注,赵刚问好!
梅诗香幽见精神
——序梅云利先生诗集《耕种自然》
姬建民
我与梅先生是同一单位的战友,虽因时间先后而交集不多,但他那黑红脸膛、壮硕身材、两眼闪烁睿智,说话不急不慢、开口满嘴芳华的神态,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知梅先生从军近三十载退出现役后,依然怀抱着耕种的梦想,留恋着记忆中家乡那片金色田野,以一介自由身倘徉在大自然的怀抱,与山水大地为伍,得花草树木结伴,无拘无束,放飞心情,远离喧嚣,专心致志在心灵上耕种自然。
直至最近,梅先生拿来一摞名为《耕种自然》的诗稿,说要结集出版并让我作序。我始而惊异,虽不时在微信上读到他的诗作,但不料他竟潜心耕种不已,居然刨出一个金娃娃。继而释然,梅先生乃献县人氏,此地文风泱泱,底蕴深厚,属“诗经文化再生地”。说得是刘德在汉景帝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四月,以皇子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今河北省献县)。他精通史书,多才多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在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建日华宫,招集学士,尽毕生精力对中国文化古籍收集与整理,对所得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者,组织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成册,“于灰尽之余纂亡散篇卷,仅而复存。”如《毛诗》和《左传》等。斯人已逝,学风犹存。多年来,官民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修学赋诗,应时适势,风雅不绝。生长于此,耳濡目染,陶冶性灵,爱好诗词庶几成为梅先生的文化基因了。
“诗歌是生活的表现”,向来就是用以抒情、言志、咏物、摹景的。这也是梅先生耕种自然的一种方式。以诗写我心,自然有乾坤。字句叙真情,首首现缤纷。在先生的笔下,我们不难看到一幅既描摹自然又情感沛然的旖旎世界,也不难感悟一颗纯粹之心的跃动与一腔炽烈之情的交融,令人诵之而欣然,读之而奋然,思之而慨然,解之而粲然,由此在诗人与读者心中架起一座美美与共的审美之桥,并因此而使其诗作成为“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心境表白与社会展示。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统揽梅先生的诗作,许多来自乡土、乡风、乡韵、乡情,既有来自生活底层、来自人民大众的生活煎熬与泥土芳香,也有乡间习见的千姿百态。正是这种潜在意识和智慧的苏醒,辅以朴素而又深情的绘写,不仅使他的诗作充满了亲切、平和、接地气的温暖,也从乡间时空中抒发出直干云霄的旷达与高洁,传达出那么一种对新时代生活的期盼与奋争的况味。譬如,“儿时景象常入梦,醒来犹在回味中。逮鱼拔草捉迷藏,童年时光最多情。”(梦中记忆);“金色无边蒹葭黄,蓝光不尽渠水长。灵鹤知秋欲南去,几日盘悬恋故乡。”(乡恋);“苇席半张铺院中,仰望深空满天星。祖母童谣不绝口,嘴角含笑出鼾声。”(童年夏夜);“秋晚叶落无,野果如丹涂。彩雀枝头闹,天作画一幅。”(大美自然);“雨后双鹜迎霁霞,畦田漉漉满地瓜。几多耕耘几多获,秋实从不负春花。”(收获);“谷雨前后点种忙,芽出两瓣嫩又黄。藤青叶绿花香异,结得青瓜供人尝。”(丝瓜);“春枝盛放炫素洁,四月梨白赛冬雪。风暖嫩蕊摇红粉,留许颜色诱蜂蝶。”(梨花);“云高絮白邃空蓝,芽嫩吐青绿春山。野花竞艳香乘风,万般情形镜水间。”(春日自然);“青果虽小吊着挂,风雨吹打渐长大。待到中秋月圆后,蒸糕包粽做陪嫁。”(小枣);“石鸡垅上跑,麦穗渐发黄。老汉拈须笑,又闻新麦香。”(麦收);“春日眇眇柳丝荡,三月莺飞纸鸢扬。花枝乱飐风筝罥,笑看李下儿童忙。(春景);“除却旧桃换新联,翰墨飘香福字满。今日老巢迎归燕,耄耋笑展白眉间。”(团圆年);“疴沉难痊忧儿寒,呖血织就十八年。莫嫌线糙针脚陋,为母一去两重天。”(临终的母亲)“春挖野菜伴吾行,夏入池塘唤乳名。秋来芼草村边盼,冬夜苦读挑灯明。”(忆祖母)“一声乳名惊春梦,寤来犹在耳边鸣。老眼盈泪难成寐,明日寒食应早行。”(春祭)……诵读着这些稼穑农事、风光田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及感恩亲人、怀念先人的激彻心肺的诗句,不难体会到诗人淳朴坦荡的情愫和毫无苫遮的心韵,朴实无华的诉说与表达则又内蕴弥漫着那么一种情真意切的真、善、美气息。
赋诗当有诗心,更得有慧眼。掩卷细想,真的想不到梅先生诗心如此聪慧,慧眼出奇灵敏。大千世界,万物灵长,举凡茂林嘉卉、秀山丽水、珍禽异鸟、草泽大洼乃至一草一木、荆条野蒿、飞蜂舞蝶、松鼠鸱鸺、野猫家狗、雨燕蛙鸣、知了翠鸟等等,俱都入心走眼,吟咏成诗,带给读者别开生面的艺术享受。顺手拈来,各异奇趣。如“雪狂锁峰峦,岩松未知惧。风暖冰自融,春临柳丝绿。”(无题);“一寺悬峭壁,三教供其间。来者多胆气,跻登临深渊。”(悬空寺);“夕晖斜照金光耀,山沾水染云妖娆。向阳草木皆着色,葵花背日面东朝。”(夕照);“轻启朱栊晨风冷,昨夜月暗雪打灯。湖柳欲绿披新素,为御春寒二月风。”(春雪);“薄粉略施寒中俏,朔气扑面逾妖娆。不比冬梅斗严雪,自有风骨霜枝傲。”(冰雪玫瑰);“微苞细芽一枝共,春风吹绽色不同。果香缘起白玉朵,蕊无翠叶枉粉红。”(梨花);“展转腾挪毽子飞,练就绝技无影腿。中华儿女慧根深,脚上功夫泣神鬼。”(踢毽);“瓣如弯针色霞锦,金秋十月笑媚人。谁言绿肥红必瘦,且看盛放覆玉盆。”(秋菊);“霜打层林落叶红,万般景物溪水映。秋风携彩穿空来,饱蘸六色绘丹青。”(秋色);“秋色蝉鸣歌不断,曲调高低有急缓。只因类同种有异,空做舞台各自炫。”(蝉炫);“日暮蝙蝠捕食忙,楼间穿行不撞墙。超声定位有本领,蚊虫飞蛾无处藏。”(蝙蝠);“四月里来槐花香,蝶在舞蹈蜂亦忙。快乐最是放蜂人,眼中含笑把蜜尝。”(放蜂);“额头亲罢口鼻吻,舔犊唯有母一人。跪乳焉能恩报尽,聊表为儿一寸心。”(山羊母子);“相追互逐俩精灵,枝上穿梭疾如风。松顶之上秀恩爱,吻出自然一段情。”(两只松鼠);“彩雀一双同枝上,同形同影同模样。巧嘴唤来林中客,搔首秀秀夫妻相。”(灵雀);“我前奔跑你追赶,搔汝痒处摸吾脸。同宗同族同血脉,仲伯情深密无间。”(两只小狗);“相慕结连理,情投共枝栖。汝睡侬臂弯,吾为尔梳羽。”(鹦鹉);“食罢田鼠肉,小憩共枝头。弄姿秀恩爱,杀手亦温柔。”(柔情鸱鸺);“轩破人已去,老鸦恋旧居。巢阔多儿女,天伦享屋脊。”(破屋老鸦)……凡此种种,毋庸备述。读着这些绚丽多姿、情态各异的诗篇,我不特为诗人所具备的文化素质、知识积累、审美观照所折服,也对诗人在自然、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等方面所袒现的丰富感情世界所赞叹。我之所以对梅先生的诗作不忍卒读,每有抚掌,当与诗人的如此诗心慧眼分不开的。
不要以为诗人自称“散人”,创作就“与政治保持一段做操的距离”。作为一名献身军旅近三十年的团职退役军官,诗人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因为他深深地懂得,诗歌属于人民。“随着先锋文学整体退潮,现实主义全面回归”,当下的诗歌创作就应该表现人民,应该为人民服务,这不仅是新时代对诗人创作方向的定位,更是现实社会对新时代诗歌的文化要求和价值期待。基于此,诗人以诗为媒,书写了大量讴歌党、讴歌国家、讴歌人民的作品,多维度地表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比如,“戈在头下枕,人在帐中卧。入寐睁双眼,令出敌头落。”(洞朗解放军纪实),了了几语,凸显了我军官兵枕戈待旦、随时准备迎击来犯之敌的豪迈气概。在《八一建军节怀念先烈》中,诗人写道:“炮声隆隆振九霄,旌旗一举胆气豪。就义何须赴法场,冲锋路上把头抛。”抒发了对革命先烈的深情怀念与颂扬。《话长城》一诗:“万里长城话沧桑,绵延逶迤裂分疆。民族一统大中国,苏武从此不牧羊。”诗人以“万里长城”为由头,展示了中华民族“筑起我们新的长城”的钢铁意志。诗人参加“爱国大型游园集会”,心潮澎湃,壮心不已,现场吟咏“罗裙五彩似云霞,裤玄衫白亦潇洒。群情激昂声振宇,跟党敬业爱国家。”寄托了诗人“忠实于党,忠实于人民”的毕生追求。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诗人豪情满怀,精神振奋,挥笔急就《贺十九大》诗篇:“杲日东升湖如镜,凭栏凝空问苍穹。秋暮何来春雷响,普降甘霖济众生。”描绘出全国人民追梦、圆梦的共同心声。窃以为,诗人之所以能够创作出这些激越昂扬的正能量诗篇,与梅先生根植在心的家国情怀与信念无疑是根脉相连的。
说到梅先生诗作的体例,有人说是古绝。实际上,古绝作为古体诗的一种,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但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十分清楚,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是否古绝尽可不论,我只感觉梅先生的诗作,有着规范之外的风格和灵气,带着鲜明的个性标签,寻觅到了诗歌作为艺术与普通人心灵紧密连通的内蕴和接榫。
更为重要的是,先生的诗作融合了古典诗歌的凝练和现代诗章的灵活,感情热烈奔放,语言绚丽多彩,想象瑰丽神奇,内涵丰富,表现力强,真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人特色和美学风格。有些篇什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有些则文采绚烂、情思奇幻,有些是平淡质朴、直接明朗,有些则引而不发、含蓄隽永,有些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有些则是豪放飘逸,气势磅礴,且大都移植了诗人那种平稳、自信、大气、沉着与不急不躁、旷达洒脱的品性。例如,“水澈山清草木碧,游人驻足纳新气。一声长哞客惊魂,饮罢老牛径自去。“(自然之韵);“钭阳透枝起光环,苍松郁郁插云天。林中景物溪水映,滑腻藓苔绿如蓝。”(触景随笔);“万苞丛中独自开,无雪不妨炫素白。忽如一夜春风至,新芳朵朵怒绽来。”(二月梅);“蟀子草丛鸣,破空一声声。居高静静闻,其音响又清。”(听虫);“昨夜瑞雪降古刹,桃枝无粉绽银花。老僧殿前清石径,香客寻来普贤家。”(山寺降瑞雪);“烟起惊天地,万千奋偶蹄。不惧流中鳄,彼岸绿萋萋。”(角马迁徙);“日落霞光尽,半山起氤氲。虫响草木暗,浆声报归人。”(渔舟唱晚);“老苇不去无新绿,难与青荇斗旖旎。纵使水秀春光暖,哪觅嫩叶奏芦笛?”(老苇);“三月出门去,处处皆春光。抬眼花世界,低眉土含香。”(踏青);“小筑一夜春风里,清气盈院染晨衣。忆得庭树枝初绿,今朝新翠蔽瓦脊。”(小院春色);“廊庑春夜静,眠犬懒无声。轩内少年郎,卷帙伴孤灯。”(春日苦读)……静心诵读这些诗篇,咀嚼咂摸一下其中的滋味儿,就像一壶老酒,历久弥香,越喝越想继续,越品越有味道。仅就艺术审美而言,写诗写到这个份上,夫复何求!
行笔至此,虽感触良多,但却难以一一化为笔端。我只想说,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无论写诗的或是读诗的,梅先生的《耕种自然》诗集委实值得一看。特别是诗人正处于创作的喷薄爆发期,其夙兴夜寐、焚膏继晷的追求尤其令人刮目,完全可以说,“希望与期盼就在明天。”正如诗人在诗作《人生如歌》中的真诚表述那样:“人生光阴能几何,只争朝夕莫蹉跎。事业得成无虚度,俯拾皆诗一路歌。”
就此打住。权为序。
2018年8月8日于德趣庐
姬建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沧州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沧州市文联原党组书记。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微妙斋主人,男,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记者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等。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国学守望者问候!
手机: 18232790185国学守望者 (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