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石:江南寻梅
摄影:晓冬
寻 梅
——丁酉岁末江南行
文 /刘大石
爱梅日久,每到此时,心动如当日张生,人不在西厢,心也到墙下。
唐僧齐己《早梅》句: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入冬来,江南落雪,好友呼唤,腊梅已开。遂又心动如往年,望梅难止心渴。
大寒日,展画吴门,可趁清冷南来访梅。
姑苏寒玉
苏州城斜塘老街,吴门文化艺术中心室内展出的,是吾近时写梅小品,多少日夜念梅所作。一窗之隔,展馆外面,水岸上,几树腊梅正放。倚栏而坐,与梅独对时,水面风来,飞鸟偶过,一缕清香渐入心底。相处良久,思绪方收,忽怜陆放翁“一树梅花一放翁”意。
次日,与会军兄,寻梅树山,得几树红梅,吾来尚早,豆蔻梢头,未见笑颜。“不遣西园久放闲,微阳烘蒂坼朱殷。南征雁过惊春色,睥睨寒汀拟北还”,此船山先生《早梅》诗,如今,未惊春色,归意亦无。
摄影:晓冬
间访梁溪
勾留姑苏数日,忽念近在咫尺的梁溪,便择一日之闲,访那里的人那里的梅。
一入梅园,满园腊梅玉金黄,此来正如去年,亦逢腊时,而红梅白梅亦未开。曾几次来访,忆昔千树梅开,清冷香寒,大有去岁“去年今日此门中”之憾,见此满园花苞,暗然不忍睹。我来君未开,君开我已走。不知冷香处,谁得牵君手。
济公旧居
小雪后,自姑苏至天台。
城里有济公李修缘家府第,友告院中有梅,便直入。白墙青瓦,碧水青竹,寒水旁正有几树老梅欲开,繁枝间红苞正努,而疏枝拂水处,锦鳞悠然张望,探梅消息。楼檐起处,一树腊梅花放成海,“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几羽好鸟跳于花枝间,使人恍思春事。
此间佳好处,恰是水石梅竹济济,君子一堂。只惜红梅白梅犹是未开。
摄影:晓冬
天台隋梅
来天台,必到国清寺。
当地友人佩锋兄引吾直到那株梅前。虽是千年,我才初见。这隋梅,或当见过当年智者大师,倚墙,上墙,那些枝干,定是繁华过,放怀过,而今散淡如老僧,自适浑无意,若相识于林下,不敢相认,一如那些高士,渔樵耕读,一如常人,正是常人。只有疏枝上的芽苞,使人驰想,春来开放,必是惊此佛国南天。
有人题诗老梅:老梅自知丑,耻向人间开。今见此老,稍会其意。此耻当只人间有。
徘徊树下,浅坐石亭,与老梅同享自在,忽羡寺里僧人,不问世事,有此梅花,此乐何极,且可忘那成佛事。如今,后生来此拜访,寻隐者得遇,岂不大快。
今未花开,胜似花开。他日花开,时吾再来。好花不常开,今日所见,更真面目,如当年东坡访欧阳子于告老还乡时。“消渴文园相待久,黄金为买白头吟”,直欲终老于此。
摄影:晓冬
琼台冷艳
天台县城侧,有琼台仙谷。始从山下洞入,出行渐阔,山间积水成潭,水平如镜,环山倒影苍翠如茵,鸭阵来去,悠然若仙,恍乎间,如入桃源。
沿溪而上,九折回还,忽陡忽平,一步一景,花树繁茂,草色如春。时有小潭飞瀑,湍声不绝于耳,溪涧中巨石如屋,鱼游可见,偶有蜂子穿行花叶,恍惚间,哪有半分腊月气息。倒是偶遇小梅几树,苞小枝清,知是岁前时节。
登跨鹤台,相传,西周灵王太子王乔,得天台山高道浮丘公指点,弃官学道,终成神仙,于七月初七跨鹤升天,为玉帝司晨,号“桐柏真人”,治理金庭洞天,兼管吴越水旱,成此天台山主神。
今坐台上有三角亭中半日,虽不见仙鹤,而亭畔水声,终使人忘乎凡琐。
抚栏四望,仍处苍翠里,得句云:
山下平湖鸭阵好,
山间溪瀑起龙吟。
此山深处来鹤影,
千载山溪响到今。
摄影:晓冬
郁郁而归
自天台取道杭州,再回京中。
而钱塘之梅,终亦未开。南地幽香,似已协议好,此时来,拒而不见。
元人冯子振《探梅》诗云:
闻到春还已有期,远来花下立多时。
南枝觅遍无消息,借问花神知不知。
北归路上,心忽释然,吾和之:
闻道春归自有期,
吾来不早亦不迟。
人间遍问谁知己,
一笑一拈见君时。
腊八才过,江南又一场雪。
梁溪老友石峰兄忽传图来,偶有红梅绽雪,心念起落处,风前雪里,忽生与红颜擦肩之憾。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复念春节过后,再发少年之狂,南去访梅一番。
山雀爱梅之一 34×33厘米 纸本水墨 2020
山雀爱梅之二 34×33厘米 纸本水墨 2020
山雀爱梅之三 34×33厘米 纸本水墨 2020
山雀爱梅之四 34×33厘米 纸本水墨 2020
梅花四屏 70×27厘米×4 纸本水墨 20200
梅花小鸟 70×23厘米×4纸本水墨2020
刘大石先生
刘文杰,字大石,别属樗堂、西园、大石草堂、大石山房、随堂,河北迁安人,现居北京。职业书画家,自由撰稿人,曾创刊并主编文化丛刊《中国书房》。书画作品为雅昌美术馆、深圳东方美术馆、蒙山美术馆等多家机构与个人收藏。
出版物:《当代青年书画名家精品·刘文杰》《如逢花开·刘文杰写意花鸟精品集》《步屧寻幽·刘文杰中国画作品集》《寓妙于微·刘大石》《墨韵禅心·刘大石》《雅意在怀·刘大石》;散文集《西园闲草》,诗集《西园吟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