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鸣寺巷》手绘作者:广舆
在庆春路北,潮鸣寺巷内有潮鸣寺。
寺在后梁贞明元年(915)钱氏建,初名“归德院”。据传宋高宗南渡时,曾驻跸寺中,夜闻江涛声,以为金兵追至,大骇,已而问知乃钱江潮声,乃赐以“潮鸣寺”额。
寺北有小桥曰回龙桥,桥畔有回龙庙。
解放后,潮鸣寺巷一直是市中心住区,住着的全是老杭州人。
大约三十年前,有一对大学毕业生夫妇,分到了潮鸣寺巷一间公房的钥匙。
那情形,大概就像是部落里来了外族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人口迁徙远没有现在这样自由。外地人要在杭州落足很难,必须是精英才有可能。
最最市井的杭州小巷里住进了两位举目无亲的外来“知识分子”,仿佛应该戏剧冲突不断。可是,戏剧是有,冲突却无。
七年时间,最草根的杭州邻里情陪伴着这对新人。
快三十年过去了,潮鸣寺巷不再是当年的平房陋巷,这对夫妻也事业日上,不再是当年的楞头青,可是他们说,永远不会忘记,杭州生活的这个原点。
这是一个冬日的黄昏,我们在一个叫潮鸣寺巷的地方曲里拐弯地终于寻到那间旧陋的小屋,内心是落寞的。有人敲门,是一个小男孩,一手提着铝壶,一手拿着杯子,朗声说道:“阿姨,我叫斌斌,住在对门,妈妈让我送热水给你们。”瞬间,温暖的气息,在落寞中弥漫。潮鸣寺巷正对建国北路,进入巷内,是整整一大片老旧的砖木平房,由各种小弄堂组织成一个个生活小区间。我们住的小弄叫回龙庙,南北两排,十几户人家,户连着户,门对着门。中间是一块驳杂的空地,头上纵横着铁丝,晾晒着各色衣裤,秋冬时,还会挂着老杭州人喜欢的酱肉与酱鸭,夏天,则有丝瓜的藤花恣意蔓生。我家对门是斌斌家,左邻右舍分别是高林与恺恺家,稍远住着青青、佳英各家,还有芳芳奶奶、黄爹爹等……早上晒了衣服出门,落雨了,邻居奶奶会帮了把衣服收进叠好;临晚,突然来了不速之客,邻居大姐会从自家灶头端了好菜过来让我待客;我不会手工,女儿身上穿的小衣裤,大多是对门华美的手工,每年冬天,华美都要为女儿新翻一套丝棉袄棉裤;我们翻搭阁楼要把家里腾空,邻居们随即把我们的家俱分搬到同样挤窄的各家去……此篇文章为2019年“我与新中国共成长·图说我与杭州历史建筑的故事” 优秀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