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买,就是不能买!

芒格说:我要是知道自己会死在哪里,我就坚决不去那里。

股市投资既要学会做加法,还得学会做减法。

有些股票,不能买就是不能买。

什么股票都敢买的人,不是勇敢,是无知——不是老手,是新手。

老手心中,都有一张“不可买清单”。

经过十几年的投资实践,腾腾爸心中,也有一张不可买清单——因为有了这张清单,我才走到今天。

远的不说,单单我现身网络江湖的这五六年,渐行渐远的朋友、突然爆仓的大V、黯然消失的粉丝……数不胜数,多了去啦。

不知规避风险的人,必为风险所败!

那么哪些公司的股票,不可买呢?

1、财务造假的公司。

生活中,“万恶淫为首”;股市中,“万恶假为首”。

中外股市历史上,财务造假的案例很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凡是造假的公司,没有一个好下场的;凡是投资财务造假公司到底的朋友,也没有一个不亏损的。

所以一旦发现公司财务造假,一定要立即撤出;哪怕只是发现造假的嫌疑,也一定要尽量的回避。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是投资的一条基本原则。

分辨财务造假的公司,并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难,有时候它简单的可能像一张玻璃纸。

比如“扇贝游走了”、“扇贝游回来了”、“扇贝又游走了”这样的公司——区分和辨识它们很难吗?

不难。

难的是克服侥幸心理。

两年前市场很多质疑康美药业财务造假的声音,造成康美的股价大跌。

腾腾爸通过财务分析,发现它的现金流还可以,哪怕造假,也不至于死掉。

所以投机心起,就趁股价大跌之际买了一点。

买入之后没多久,康美造假被监管机关坐实。

康美股价连板大跌——开板之后,稍一反弹,我马上亏本卖掉了。

这一次投资经历给我的教训是:对财务造假的公司,哪怕是投机短玩一把也不行。

好在我知道是在搞投机,所以只买了三四千股,损失不大。

但是话再说回来——损失不大也是损失啊,咱不碰它,不大的损失也完全可以避免啊。

(康美药业周K线图)

前番瑞幸咖啡被专业机构揭批造假,最近又有国产奶粉公司飞鹤被外国专业机构唱空。

有朋友问我:飞鹤会不会重蹈瑞幸复辙?

我看不喜欢看港股繁体字的财务报告,无法对财务造假与否本身出具确定性意见,但设身处地想想,假如我现在持有飞鹤的股票,我会选择离场观察的。

就像找媳妇,不了解的姑娘不能娶。

看不懂的公司,不要买。

不该我们赚的钱,不赚。

(瑞幸咖啡周K线图)

当然,在投资时,一定要注意财务造假与财务调节的区别。

造假是没有说成有,或者有说成没有,或者小说成大,大说成小。

而财务调节,往往只是把左口袋的钱放到右口袋,或者今年的钱粮转移到明年使用。

有时候财务越好的公司,财务调节的动力越强,比如茅台、万科等,都存在着很多的财务调节行为。

所以调节不一定是坏事,造假才是。

2、商誉过高的公司。

前两天有朋友向我推荐世纪华通这只股票,说最近两年A股的游戏公司都涨得甚好,估值动辄几十倍、几百倍,目前好像只有世纪华通的估值还合理——静态PE估值30来倍,而动态则只有20余倍,貌似是一只潜力股呵。

我翻翻它的财务数据,业绩增长这些年确实很好——

(世纪华通近五年净利润)

最近五年,业绩增长最差的2016年,净利润增速还高达23%以上呢。

其余年份,动辄50%、70%,甚至翻倍。

如果真这样靓眼,确实是一只超级成长股哈——值得关注!

但是看了它的资产负债表后,我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

(世纪华通2020Q1资产负债表截图)

总资产365亿,商誉154亿,商誉对总资产的占比高达42%!

公司的净资产不过288亿,商誉占比53%以上。

公司每年的净利润不过10亿、20亿……

万一商誉这块有个三长两短,找谁哭去?

有点财务知识的都知道,财务报表上的商誉通常来自并购。

不用细看就能大概地推测到,世纪华通这些年的高增长,主要来自外延式的并购。

内生性增长有多大,不知。

所以这只股票,马上被我排除了——有可能排除掉一只大牛股,但对这家企业及它的业务,我一个外人的确很难做出精准的判断和预测,为保守起见,躲为上策。

(商誉对净资产占比排行榜)

这是目前A股中,商誉对净资产占比最高的十几家公司的排行榜。

大家感受一下,都是什么样的玩艺儿?

我不敢说这些企业都是垃圾,但我敢说这些企业中垃圾玩艺儿的比例最高。

还是那句话,惹不起,得躲!

前两年商誉爆雷事,层出不穷,被媒体形容为“天雷滚滚”。

血流漂杵之惨象,犹在眼前。

殷鉴不远,切切!

3、资本开支过大的重资产企业。

商业模式的不同,决定了企业的赚钱难易程度。

投资应该选择那些业务模式简单、护城河深、赚钱容易的公司。

所以面对资本开支大、资产很重的行业,应该谨慎。

比如钢铁公司,资本开支就非常大。

我们以首钢股份为例——

(首钢股份资本开支数据)

从2015年到2019年,五年间共赚取利润51.29亿,但付出的资本开支却高达254.49亿。

资本开支对净利润的占比高达496%——这样的公司,赚的钱,必须大部分再投入到新的产能中去,这样才能维持住原来的经营规模。

看起来企业是赚钱了,但实际上都转化成一堆机器、高炉、厂房了。

一旦行业转淡,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局面,就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度过难关。

万一倒闭,那些账面上数额巨大的净资产马上变成一堆不值钱的废铜烂铁。

这样的企业,长期身患“资金饥渴症”就在所难免了。

下面再以五粮液为例,让大家再感受一下茅台、五粮液等轻资产公司的资本开支情况——

(五粮液)

从2015年到2019年,五年间五粮液共赚取利润534.21亿,但付出的资本开支仅为29.98亿。

资本开支对净利润的占比,仅6%上下。

也就是说,一旦建好企业,后续的资本开支非常有限,企业不仅赚到了真金白银,这些钱中的绝大多数还可以转化为自由现金流,为企业所自由支配。

这样的企业,资金永远会是充沛的——哪怕碰到行业不景气或经营难题,也有充足的现金储备进行周旋和应对。

抗击打能力非一般地强。

对照五粮液上边的那张表,大家可以看到,2019年的资本开支突然较往年增长数倍——这说明五粮液可能在扩增产能,在资本开支对净利润占比本来就很低的基础上,发生这样的变化,这反而是好事。

因为企业在增加产能,并且还毫无资金压力——这跟诸如钢铁行业的重资产行业完全地不同。

这就是茅台、五粮液在资本市场上长期受追捧的原因。

也是巴菲特不喜欢重资产行业的原因。

前段时间巴菲特跟马斯克打嘴仗,巴菲特说:我永远也不会投资特斯拉这样的企业。

原因之一恐怕就是特斯拉资本开支太重。

特斯拉概念股宁德时代这两年也很火,股价蹭蹭上涨,有人问腾腾爸为什么不买宁德时代,实际上原因也在于此——

(宁德时代资本开支)

大家感受一下,宁德时代资本开支虽然没有钢铁企业那样大,但也明显不低。

这里强调一下:资本开支大,影响自由现金流的生成,意味着企业资产重,赚钱不是很容易,并不必然代表企业一定经营不好。

这方面,福耀玻璃就是一个例子。

奶业巨头伊利股份也是一个例子。

(伊利股份资本开支及自由现金流)

宁德时代和伊利股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跟上边提到的首钢股份完全地不同:宁德时代、伊利股份的净利润这些年一直在稳步地增长,而首钢股份这些年的净利润整体上已经停滞,且年份间波动极大。

这意味着业绩还在向上的企业,股价可能还有升幅。

对这一节正确、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对资本开支大的重资产行业进行投资,应该尽量谨慎;如果行业已过成长周期,应该坚决回避。

腾腾爸不投宁德时代,资本开支是其中一个考量,可能“终生持股”是另一个更重要的考量。

4、周期性太强的且处于周期景气顶点上的公司。

周期性强的公司,不是不可以投资,但需要逆周期进行,即买在周期底部,卖在周期顶部。

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很难。

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行业周期及企业周期的底部和顶部,跟股市的顶部和底部一样,本身就是很难预测的——非顶尖的行业专家,很难做到;即便行业专家,也经济判断错误。

第二,买在底部、卖在顶部,这样的操作本身就意味着对这类公司只能做阶段性投资,这跟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最好是终生持股的理念在本质上是冲突的。

以这两年的大牛股牧原股份为例——

(牧原股份资本主要经营数据)

猪景气周期低点时,企业现金流最差,但资本开支最大——因为得逆势加大投资以保证景气周期来临时有足够的生猪供应。

这样的企业,经营业绩和股价的弹性都会非常大。

而景气何时到来、何时结束,又殊难判断。

这就是我越来越不喜欢投资这类企业的根本原因。

前两天有位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腾腾爸,今年2月底的时候,你写文章说不会投资牧原股份,现在看打脸了吧。

我忍不住笑。

我在看逻辑,他在看股价;我在看长期,他在看短期;我在看投资,他在看投机——压根就不在一个频道上的人,实在是很难探讨和交流问题。

5、技术迭代快的高新技术企业。

这一点,不用多解释了,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曾经风光一时的黑电产业,相机产业,相机延生的胶卷产业,20年前风光一时、现在还基业长青的企业几乎没有。

很快能被新技术取代,或者一旦技术路径选择错误,就万劫不复——这样的高技术企业,不投也罢。

这一节也不举例了。

打着高科技的旗号死掉的企业,多了去啦。

举哪个都有点厚此薄彼的味道。

6、赢家通吃行业里的非龙头公司。

这些年,因为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时代延伸,很多行业的集中度都越来越高越来越大了。

有时候一两家行业龙头,就侵占了整个行业的大部分江山。

下图是网友统计制作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最近10年的市值变化走势对比图——

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张图片时作何感想。

反正我看到时,大吃了一惊:我知道寡头垄断的厉害,但没想到会这样厉害。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龙头趋势、赢家通吃,现在已经发生,将来恐怕会在更多的行业、更大的范围,以及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中发生。

在这样的行业里,要买就一定得买龙头公司,不要指望小公司一定能在已经发生的行业垄断中杀出一条血路、实现丑小鸭逆袭——那样做,无异于赌博!

7、过于依靠大客户的公司。

这里的大客户依靠,分为上下两个方向。

对上依靠最有名的例子,非中兴通讯莫属。

为什么中兴通讯被美国一击即中?

就是因为它的芯片太依赖美国公司的供应了。

上游供应链一旦断了,公司立马嗝屁。

(中兴通讯近年净利润数据)

对下依靠的例子,最著名的比如“苹果概念”公司。

生产的产品几乎全部供应给苹果公司,看似苹果很强大,万一有变,立即置公司于生死存亡之地。

目前这类企业还比较多,每当苹果发布一个较好的财报消息时,这些上市企业的股价都会有较好的表现。

潜疾可能永远不会发作。

但是一旦发作,可能就会要人命。

聪明人的做法,就是尽量排查出潜疾——然后努力做好避免病发的准备工作。

8、多年业绩不增长的公司。

这样的公司就多了。

多年营收不增长、净利润也不增长。

这本身就意味着企业的行业过了景气周期,或者企业自身经营存在什么问题。

股价上升的驱动因素就两个:业绩的提升,和估值的提升。

即:股价=业绩*估值。

但业绩上升,往往刺激估值提升,从而带来双击行情。

业绩下降,往往又带来估值下降,从而带来双杀行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两天我们分析过的强生控股:

(强生控股主要经营数据)

企业之所以急于进行资产重组,就是因为在过去的10年,企业的业绩完全停滞。

这样的企业,概念再好,投资时也不敢造次,得先打个大大的问号,进行详细的重组方案分析之后再作定夺。

我的做法是,有危险我就不投。

9、盲目多元化的公司。

多元化并不是不可以,我在《生活中的投资学》中就专门探讨过这个问题。

互补性的多元化,或者顺延着产品线或产业链进行的多元化整合,可以做大做强企业,往往是健康的。

像中国恒大前些年的卖水、这些年的造车,都属于跨界性多元化。

这两年恒大股价不彰,跟它的这种跨界多元化有很大关系。

因为盲目多元化、无序扩张而致企业倒闭的著名例子,刚刚退市的乐视网可以算一个例子。

当年贾布斯的“生态化反”提法,现在回头看,就是一个笑话!

看看乐视网退市前几个月的股价走势。

再想想它当年四处出击时的风光,真是恍如隔世,让人唏嘘。

贾布斯但凡有一良心,不惭愧吗?

当年腾腾爸发文说乐视网可能只值几分钱时,市场吐槽者众,其中有一位乐粉天天到我文章下边留言谩骂——这些人,投资资本,不知还安在否?

这些人现在又是什么心情呢?

10、估值过高的公司。

好公司好价格才能成就好投资。

这话已经被价投念叨烂了。

但真正能在股市疯狂时做到这一点的,又有几人呢?

以A股股王贵州茅台为例——茅台很优秀,但现在为什么我们不建议追加投资呢?

原因就是估值已经太高了。

买的不是太便宜,潜在的投资收益率就会大大降低。

一个好的投资标的,反而可能带来一个平庸的、甚至是不好的投资。

(贵州茅台估值走势图)

资本市场好玩的地方就在这里:股价越涨的时候,瞎吹股票的人越多。

就是品质优如茅台者,看到这张估值走势图,再狂热的投资者脑子也该清醒一些了吧?

当然,拿茅台做反例,只能是阶段性的——我只是建议中短期内,大家不要再追高买入它了,如果你确认自己是一个可以长持十年、二十年的投资者,那就可以不受这条建议的困扰。

但市场上,能最终成长为茅台这样企业的例子,还是太少了,而顶着高成长性享受高估值的企业却太多了——有些企业,只是顶着一个高成长的概念,就可以享受几百倍、甚至上千倍的估值,投资这样的企业股票,的确需要非常非常小心。

现在整个科创板估值已经高达120余倍——如果把科创板当成一家企业来看待的话,你认为它的业绩年化复合增长率能长期维持大50%-120%的水平上吗?

反正我对此深表怀疑。

我今天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呢?

跟目前的市场环境有关。

市场太浮躁了。

人们似乎又回到了只看股价、只看趋势而不用再看企业基本面(品质)和市场基本面(估值)就可以炒股赚钱的时代了。

正如本文开头所表达的意思,我们在股市中混,不仅要赚钱,还得要长久地赚钱。

这就是我以前一再倡导的理念:投资的第一要义,是安全。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投资者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是开启投资安全征程的第一课!

全文完。


我是腾腾爸,畅销书《投资大白话》与《生活中的投资学》作者。

擅长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阐述最深刻复杂的道理。

擅长做市场判断、估值判断和企业分析。

擅长撒泼、打滚、灌水、吹牛、聊天——喜欢从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资中的大事。

并且喜欢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思考与操作,让时间和实践来检验自己的投资成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