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光顾着吐槽《上阳赋》里的章子怡,让我们看看这个时代的服饰是怎样?
魏晋时期的男子穿宽松的衫子,衫领敞开,袒露胸臂。力求轻松、自然、随意,魏晋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穿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
竹林七贤以崇尚虚无、任情不羁而享有盛名。他们袒胸露怀、赤脚散发,文人雅士这种装扮,正是有意描绘他们对礼教束缚的突破,放浪形骸、肆意人生的态度。
敦煌莫高窟288窟东壁北魏供养人
前为室主,戴漆纱笼冠,穿曲领大袖袍、蔽膝裙;侍从均穿裤褶(李之檀先生临摹)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之二(局部)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卷之一(局部)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出土北魏孝子故事彩绘漆棺画
穿对襟直袖褶衣、大管裤的人物高190厘米,宽101厘米
他们穿的衣服既不是西汉以前的深衣,也不是东汉以后的袍子,当时文献记载这种服装叫衫子。衫子的特点是轻薄飘逸、质朴简约、宽松舒朗,最能表现空明的精神境界,把道家以气韵生动的审美追求体现的非常充分。
这一时期妇女服装,都以宽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和飘逸的风格。
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漆屏风画列女古贤图中的周太姜,周太任,周太娘像摹
注:绘图穿交领大袖衣,长裙、蔽膝,上衣饰禨带,蔽膝裙饰飞髾,梳十字大髻,戴步摇冠,是北朝服装式样。
魏晋画彩砖洗烫家禽图
纵16厘米,横35厘米。穿衫裙,梳双鬟髻,甘肃省博物馆藏。
当时女子的发式追求危、斜、偏、侧的妖媚之美。有的在头顶梳十字形大髻,称“十字髻”;有的梳成各种发环,做凌空摇曳之状,称“灵蛇髻”、“飞天髻”。因为发髻过大过重,不能常戴,平时搁置架子上称作“假头”,贫寒人家不能自办的,遇事就向人家“借头”。殷实家境的女子在发髻上戴丰盛的首饰;即使贫寒人家的女子,也要插些鲜花、簪子。
发饰除一般形势的簪扠以外,当时还流行一种专供支撑假发的杈子,承重的意义大于装饰的意义。
此时,女子多穿履、靴等,有皮履、丝履、麻履、锦履等。凡娶妇之家先下丝鞋为礼。鞋子的形式有风头履、聚云履、五朵履;宋有重台履;梁有分梢履、立风履、笏头履、五色云霞履;陈有玉华飞头履;西晋又有鸠头履。
有的以形式定名,有的以色饰定名。其中各种履不一定都是妇女所穿,如风头、立风、五色云霞、玉华飞头等属妇女所穿;重台履是厚底鞋,男女都有之。还有加以锈纹的履,例如陆机《织女怨》有“足蹑刺绣之履”;梁时沈约有“锦履并花纹”。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的服饰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不见宽衣博带,复杂发饰,而是变得更加简洁人性但人们没有忘记传统服饰,它们被陈列在博物馆里,或记录在书籍中,逐渐成为一份对历史的怀念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