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路常德路195号原爱林登公寓

爱林登公寓位于常德路西侧的南京西路与愚园路之间,在南京西路上“常德公寓”4个黄铜字还立在常德公寓的门头上,大楼面向东。由赉安洋行设计。

旧时的常德路叫赫德路,如今常德路的195号常德公寓旧时叫“爱林登公寓”。常德公寓是根据地形设计的,层髙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580平方米,建筑面积2663平方米,装饰艺术派风格。公寓几乎包含了赉安洋行设计建筑的几个特征,整个建筑平面呈凹形,两翼后收。东立面两侧长条形挑阳台,中部竖线条形成横竖对比。顶部2层退台收进。局部装饰得非常细腻。公寓原来是意大利人的房产,居住者旧时多是社会中上层人士。

  著名的女作家张爱玲(1920~1995年)曾于1942~1947年居住在这座公寓的65室。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1921年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20世纪50年代初她辗转经香港至美国洛杉矶。


上海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


    一位文学评论家这样评价她: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读别的书你或许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识,得到震撼,但是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那样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地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悯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40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抹圆阳台和顶楼退位,中轴线的垂直和整体造型的。


    现代女作家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进入又保持超脱的,张爱玲之外再无第二人。张爱玲既写纯文艺作品,也写言情小说,《金锁记》、《秧歌》等令行家击节称赏,《十八春》则能让读者大众如醉如痴,这样身跨两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时无二;她受的是西洋学堂的教育,但她却钟情于中国小说艺术,在创作中自觉师承《红楼梦》、《金瓶梅》的传统,新文学作家中,走这条路子的人少而又少。1995年中秋夜,曾经瞩目中国文学界的才女张爱玲在洛杉矶一所公寓内去世,享年75岁。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坛上再一次复苏。这位沉没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间又浮上水面来,而且是前所未有的美。那刻的美是永恒的,因为张爱玲孤独的一生走完了,留下的一片苍凉与无尽叹息化成玻璃灵柩,守护着她过去的灿烂。隔着空间和时间的玻璃墙望回去,越光辉的成就也越凄凉。


   张爱玲系出名门,祖父张佩纶乃满清大官李鸿章的女婿。不过她的童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中成长(详见《私语》)。或许这是导致张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跟势利的主要原因。她笔下的女性是实实在在的:自私、城府,经得起时间考验。就是这些近人情的角色的永恒性加重了她文字里苍凉的味道,反复地提醒着我们所有现今的文明终会消逝,只有人性的弱点得以长存于人间。至于她本人亦是斤斤计较的小女人:摸得到、捉得住的物质远较抽象的理想重要。


    中学时期的张爱玲已被视为天才,因为经济关系,她以唯一的生存工具写作来渡过难关。《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却成为她的成名作,替张爱玲向上海文坛宣布了一颗夺目的新星的来临。继之而来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金锁记》等等更奠定她在中国现代文学重要的地位。就在她被认定是上海首屈一指的女作家,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她却恋爱了。偏偏令她神魂颠倒的是为大汉奸汪精卫政府文化部服务的胡兰成。张爱玲为这段恋情拼命地付出。她不介意胡兰成已婚,不管他汉奸的身份。战后人民反日情绪高涨如昔,全力捕捉汉奸。胡兰成潜逃温州,因而结识新欢范秀美。当张爱玲得悉胡兰成藏身之处,千里迢迢觅到他的时候,他对她的爱早已烧完了。张爱玲没能力改变什么,她告诉胡兰成她自将萎谢了。然而,凋谢的不只是张爱玲的心,她惊世骇俗的写作才华亦随之而逝。往后的日子纵然漫长,她始终没再写出像《金锁记》般凄美的文章。


   女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一书中有一篇对张爱玲所住的常德公寓的描述“张爱玲的家,是在一个热闹非凡的十字路口,那栋老公寓,被刷成了女人定妆粉的那种肉色,竖立在上海闹市中的不蓝的晴天下面。从浴室到了张爱玲从前住过的客厅,当年胡兰成到这间客厅里来的时候,曾被它的一种华丽而不羁的气概而慑住,被他称为一种兵气。”“从前,张爱玲是在这里爱上了胡兰成。”“外面就是他们的恋爱和结婚以后总盘桓的大阳台”,“那时候,是日本人在上海的时候,胡兰成为日本人做事”。


   旧时常德公寓的内部,每层3户,户型有2室户和3室户。每户客厅较大,安装壁炉。卧室里都有小储藏室和卫生间,厨房沿西外廊布置,双阳台连通客厅和卧室。西面有长挑长廊,既作为安全通道,又兼作阳台。底层和夹层布置4套跃居住宅,每套住宅上下有小楼梯连通。第八层是电梯机房和水箱等用房。


     那是一幢被粉刷成粉色的大楼。这种粉色已经陈旧得有些发黑,像被遗忘了的、因为已经过期而显得发黑的粉饼。粉色的墙面上镶嵌着咖啡色的线条,使这幢大楼看上去愈发古旧。两边对称伸展出来的阳台仍然排列出一种平和的节奏感,楼前一排梧桐又长出了鲜嫩的绿叶,生机勃勃地在春风中摇曳。

    这幢七层的西式公寓大楼坐东朝西,当时称为爱丁堡公寓(EdingburghHouse)。1939年,张爱玲与母亲和姑姑曾经在51室住过,1942年从香港回上海后,她与姑姑一起搬进了65室(现在为60室),直至1948年。张爱玲非常喜欢这里的居住环境,她说:“公寓是最合理想的逃世的地方。”

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这幢大楼如今也成了读者景仰、文人垂注的处所,大门边最近还挂上了一块大理石牌子,上面写着“市级建筑保护单位”几个字。


常德公寓背面


常德路225号康贻公寓建于1942年,建筑面积3031平方米.
民国31年,中国盲民福利协会以美国盖氏捐款创办盖氏沙眼防治所于福州路677号,设置简陋,仅有兼职医师一人。民国35年盖氏返美,该所由市卫生局接办,改为中国盲民福利协会与市卫生局合办的上海市沙眼防治所(简称沙防所),侯学敏兼任所长。1951年初更名为上海市沙眼中心防治所,迁往常德路225号.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打卡武康大楼,拍照更美了!最佳拍摄点位扩容升级!

    武康路 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这里有很多著名的历史建筑 尤其是武康大楼 多次出现在 电影.明信片和街拍中 已成为上海的代表性地标之一 年近百岁的武康大楼,至今依然美不胜收.而在以 ...

  • 张爱玲的梦想:在上海自己有房子

    上海是一座摩登的城市 摩登的城市里才有摩登的女人 摩登的女人里才会有摩登的才女 大上海,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大都市,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在无限的繁华与迷离中,在陈旧与绮丽的彼此交错下,产生了近代中国最具代 ...

  • 邬达克醉得意之作,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衡复核心武康大楼品鉴

    上海的老房子百看而不厌,不光带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人文故事,自从建立之初就带有艺术的细胞. 20世纪初,沪西地区还是一片冷僻的田野,后来由于租界当局强行越界筑路,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房地产商和各界社会名 ...

  • 常德公寓|岁月与建筑隔空对话,张爱玲爱上常德路爱林登公寓!

            梧桐树下最上海,老公寓生活是一种态度,公寓因其便利的生活条件,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脱离熟人生活的牵绊,随手触摸繁华,进退自如的从容,摩登生活时尚, 曾经有时,鲁迅先生选择了四川北路的拉 ...

  • 建筑会“说话”:上海这些掩映在梧桐树后的老房子,每个都有自己的故事

    (本文由朱志荣口述.潘新华整理) 每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气质与风韵,而建筑作为城市的缩影,堪称城市文化最直观的载体. 上海的宁波路上,矗立着一栋网红"纸片楼",它位于石潭弄的最南端, ...

  • 上海武康路

    武康路位于 上海 市徐汇区,原名福开森路(Route Ferguson),以 美国 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由上海 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 上海  ...

  • 张爱玲:孤傲如她,却在美食里拥有了“烟火”

    星期五言:每天,黎明,静安寺的晨钟敲醒了沉睡的大上海.繁华如初:常德路上的电车叮叮作响,爱丁堡公寓(今常德公寓)的家仆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忙活.公寓隔壁的起士林咖啡馆的面包香,又开始引诱那些沉睡的小姐太太 ...

  • 北京西路1810弄30号原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俱乐部

    北京西路1810弄30号原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上海俱乐部旧址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6945190000308 北京西路1810弄30号住宅民国 静安寺街道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 ...

  • 沙泾路10、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

    沙泾路10.29号原工部局宰牲场(宰牛场). 本建筑全部按照英国原版,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1933年建,余洪记营造厂建造,占地面积8677平方米,建筑面积2.95万平方米,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 ...

  • 上海南京西路常德路花园洋房住宅群 毗邻静安寺、嘉里中心,底楼带百平私家花园 独门出入,十年难遇

    南京西路1522弄花园公寓位于,常德路与铜仁路之间的南京西路北侧和愚园路南侧,一处有34幢接连式.门前带花园的住宅群.原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号称"中国哈同"房地产巨鳄程谨轩坐拥的 ...

  • 广元路41号原台斯德朗公寓

    广元路41号公寓建于1931年,位于徐家汇原法租界以任中国邮政总办的法国人名命名,台斯德朗路. 台斯德朗公寓,是一幢体量大的现代派大公寓,高三层,一梯两户,共6户,宽大的花园,横向十分宽敞. 厅卫明亮 ...

  • 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跑马场

    南京西路325号于1933年建成,原为旧上海跑马场,是30年代英式风格的楼宇.改扩建工程完整地保留了其原有的新古典主义特色外观,并根据美术馆的功能要求进行了内部改造,在设计上继承了欧式建筑的传统语言, ...

  • 南京西路722号原万国体育会馆

    南京西路722号犹太人总会位于凤阳路南侧,典型仿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叶贻铨投资兴建,建造万国体育会馆,于1911年建.坐北朝南,2层砖混结构,占地面积3252平方米.主立面以外挑式门廊为构图中心 ...

  • (35)南京西路325号历史博物馆(下)

    近代上海 上海的命运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3年,上海被迫开辟为通商口岸.西方列强络绎来沪,设立租界,经商,传教,办学,不断扩展其殖民统治.由于 ...

  • (11)北京西路1320号原雷士德医学研究院

    原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1320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1932年建立,以建筑师.英商亨利·雷士德的遗产建造并命名.首任院长安尔(H·G·EARLE).经费来源于雷士德基金会. 设生理部,包括营养.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