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沂蒙抗战史]前方打鬼子 后方支前忙

杨希月向年轻人讲述拥军支前的往事。

  口述人:杨希月 整理:车少远  录制:《沂蒙风采》摄制组  

  帮军烈属砍柴、挑水、推磨,照顾老人

  1921年,我出生在临沂尤家埠子村,抗日战争时期我在村里担任妇女主任,当时全村村民接近千人。从1938年小鬼子占领临沂到咱们的队伍1945年解放临沂,这期间要说打鬼子,我们村不少中青年纷纷参军,没当兵的男人也都相继参加了支前队伍。

  我19岁与同村的张玉祥结婚,他也参加了地方民兵队伍,抬过担架,打过鬼子,为部队送过给养。作为一名军人家属,我始终认为战士们前方拼命打鬼子,我们留守在村里的妇女必须做好后方工作,前后方联手才能赶走小鬼子。

  由于我积极参加抗日,1943年3月,村支书马星祥推荐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到抗日战争后期,村里男劳力参军的参军,支前的支前,基本就剩下老幼和妇女。为了让出门打鬼子的男人们放心,我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组织全村100多名妇女照顾村里的老人,帮助军烈属砍柴、挑水、推磨,但凡能做的活都尽量帮着去做,让老人、军烈属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每位妇女三天赶做一双军鞋,一天只吃一顿饭

  抗日期间,我组织尤家埠子村妇女为八路军做军鞋、缝军装。往往是今天来了鞋样,大家各自纳鞋底、做鞋面,晚上挑着煤油灯赶工,平均每位妇女三天就能做出一双军鞋来;上级运到村里的半成品军装,我们全村妇女负责二次加工,一件件缝好,平均每人每天能缝出两件成品。为了赶工,大家忙到一天只吃一顿饭;子弹包、手榴弹包、粮食包等等军用物品,全村妇女个个都会做。

  为了更好地开展拥军支前工作,我按照全村妇女人数分出六个小组,各组手里的活完工后统一交给我,再由我负责组织人用扁担、小推车将这些军需物品秘密运到八路军的砖埠乡公所(今沂南县砖埠镇)。

  我们尤家埠子村地处沂河西岸,上世纪40年代初期,距离我们村约11里之外的沂河东岸葛沟设有鬼子的据点,这个据点驻有一小队鬼子、汉奸,以汉奸人数最多,这帮敌人由于人员少所以到河西岸“扫荡”的频率也少。这个时期,砖埠、葛沟一带八路军以及地方民兵活动频繁。葛沟鬼子的据点紧靠沂河,据点以西有一座横跨沂河的大桥,我们的民兵队伍安排了专人埋伏在桥梁西端的芦苇荡里,时刻监视着据点鬼子、汉奸的动向。只要敌人出碉堡向河西“扫荡”,民兵队员便第一时间到我们村通知,全村妇女便及时转移赶制的军需物品,帮助村里的军属及时转移到附近山林里躲避。

  每一次我组织人向砖埠乡公所交军鞋、军装等物资,都有民兵队员全程护送。所以,从抗日战争爆发到结束,我们村赶制的各类军需物资没有一次落入鬼子手里。

  砖埠、葛沟一带的民兵队伍经常借助沂河的有利地形,趁夜色打鬼子。由于民兵队伍主要在当地活动,我的丈夫张玉祥有时隔两三周,有时隔几个月能顺道回家探望。我从他的口中了解到,民兵队伍的武器装备差,打鬼子主要以游击战、伏击战为主,幸亏有沂河的河水、芦苇荡作掩护,打几枪就迅速转移,鬼子由于对地形不熟,又不知道河水深浅,不敢轻易跟在民兵队后面追着打。

  除了打鬼子,丈夫还讲他们是如何抬担架转移伤员、护送部队给养的故事,我对前线的故事了解得多了,更加坚定了努力做好后方工作的决心。

  采访札记:

“前方战士们拼命打鬼子,后方必须做好拥军支前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最终胜利。”杨希月说。今年94岁的杨希月已是四世同堂,从战争中走来的她始终用“群众拥军支前,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拥军信念教育子女和晚辈,拥军爱国的思想在她的家庭扎下了根。(记者/车少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