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侠:博物馆安防工作如何做
(一)科学的安防环境
从保管角度讲,展品的保护有两个方面:一是博物馆自身的小气候环境下对文物进行科学保养;二是在博物馆环境内对文物安全起到的保护作用。博物馆气候是指在一定人为控制条件下的小气候,常用空气温度的高低和相对湿度来表示,这是立足于对展品的防与治,避免温湿度急剧变化,减少空气污染,防止灰尘、光线、各种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等自然因素对展品的损伤或毁坏。当然,博物馆气候的创造是在大自然环境下的小气候运用,必然又要受到大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现实中不管什么地方,温湿度的逐日变化,都要受到日照、降水、风沙、观众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各个房间的朝向、窗的面积大小等等都是直接的关系到的因素。对展厅环境的这些具体要求与藏品库必备的文物保护环境要求是一致的,设计师应当了解并将其纳入总体设计思考计划当中。通常情况下,库房和陈列室的温度为 15℃-25℃,相对湿度为 45%-65%对于展品来说是相对合适的。指标在此数值之内缓慢波动,对文物的保护来说是适宜的。调节室内气候的措施,就国内外博物馆的操作方式来看,都是通过现代化设备与传统方法的结合并用,并且要因地制宜。
(二)防盗、防火、防震等物理预防措施
我国法规明文规定:“博物馆是国家必须严加防护的要害部门之一。”陈列厅是法规中列出的博物馆重点要害部门之一,它既是文物的存放点,也是观众的集散场所,同时也是筹备陈列展览的制作现场,其场所的重要性和人员的流动性以及对于水、火、电在此范围内的运作和对自然灾害的抵御,都是必须与安保的各方面结合起来的,如防火、防盗等,是必须重视起来的,设计师在设计阶段就应同博物馆的安保部门共同制订防范措施。一些先进地区的博物馆其安全现代化程度较高,其展品、展柜、展厅、中心控制室、市内消防机构相联通。它从现代科技入手,与现代社会管理双管齐下,形成了博物馆安全保卫体系,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文物展品在展览中失盗,展厅环境中火灾的发生,国内外均有报道,因而更应引起设计师的重视。
(三)其它安全因素
陈列空间展示设计中安全设计的第三类问题也是与设计师有着直接关系的。一是对展厅内外环境非安全因素的排查、排除;二是对陈列设备安全系数的详细研究;三是对陈列布展方式的多样化的选择。对环境应考虑门窗的护栏,水源、电源合理配置以及其它污染源检查和排除。在总体布局上也要充分考虑到防盗和消防通道的畅通。所以,对于陈列室布展设计中空间环境的处理,涉及到的布局安排、观众疏散通道的调整,这不仅仅形式上的问题,应在科学合理布局后,进行系统的标志直观显示。陈列设备应尽量选用安全系数高的材料和结构方式。在陈列布展方式上,应慎重选用具有较强艺术性而比较安全的方式。比如摆放在方形展台上的器物是相对安全稳定的,但将其吊挂的形式来展出,可能在形式上对观众来说会更加活泼、醒目,但是吊挂的绳索如果不能够承受长期的重力,那么将会危及展品和观众的安全,实物展品陈列的高低程度,地面台座是否能叫安全的护卫裸置的展品,台面的质地会不会造成展品的滑动而带来的损害等等问题,都应在设计中加以科学处理,把这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处理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