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培养员工的创业精神,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成为奋斗者的态度
让员工成为合伙人还是先成为股东?
比如我们招了一个新员工进来,他要经过试用期考核,考核转正以后他就是一个打工者了,新员工一般还比较努力,因为还要看能不能转正。
如果他很在乎这份工作,他会很努力做,否则他转不了,转正完以后如果你没有机制,他就成为了打工者,所以我们月度的薪酬要做KSF/PPV。
接下来如果做得不错,公司老板、领导都还挺认可,我们就做POP三到六个月就可以做POP了,POP后再做一年的 IOP,我们叫内部合伙人,POP 是项目合伙人。
接了满了两年以上的就开始做PSP,PSP的概念叫期权,我们叫创富期权,未来成为股东的一个过渡,就是通过三到五年,你持续的为公司创造增值服务,那么你可以成为我们未来的股东,我们叫高合,再远一点,三五年以后那你成为股东,注册股东。
这就是一个员工在你公司的路径,有点像职业发展的规划。
过去很多企业的职业规划可能就是限定在职务,你一进来,你是业务员,业务员后高级业务员,资深业务员、业务主管,业务经理,业务总监,很多企业是不是这样做职业规划的,你这么做职业规划,我告诉大家,你上面有业务经理,他怎么想的?
业务经理上面有业务总监怎么想的?你每个业务员如果这样规划,那我还怎么干?上次我到企业去,看他们财务部的职业规划,他说财务会计你在我们公司,你这未来的职业前景你做到多长时间,你就能成为我们的会计主管。
多长时间有机会成为我们的财务经理,你这个规划一出去,我问大家,你打谁的脸先打了你财务经理跟财务总监的脸,对不对?
他们俩还想在公司干着,如果你经过一两年三五年,他就成了财务经理和总监的话,那我这个位置往哪摆?难道公司给我一个CEO副总给我财务总监吗?好像没有这种机会跟概率,因此你叫他培养你下属员工,门都没有。
他就不愿意,内心是抵触的,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把他带起来之后,我的位置岌岌可危,所以我觉得很多企业的机制就是矛盾,忽略了人性。
那么刚才我讲的,因为利益之间它是互补的,如果我是高合,我是财务总监,我是PSP,比如我是业务业务总监,我是高级合伙人PSP,我一个业务员我希望他能成为合伙人,因为他成为合伙人,他做了更多的增值,做了更多的增值,对我有帮助。
我觉得我能有更多红,公司更好的业绩,我作为股东能有更多的分享,所以人与人之间要形成互补和利益促进的关系,而不是产生矛盾或者对立威胁的关系。
所以我们讲机制的设计是很有逻辑性的,很多人只想到其中一面或者另一面就像我们硬币的两面。
思维统一,利益的趋同,如果没有做好,最后你发现怎么干,都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
合伙人跟股东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说股东基本上要的都是钱,但合伙人是利,首先是利,股东他其实更加强调的是投资和回报看的是收益,合伙人要讲贡献。
股东他分享的是所有权,权利很大投票权决策权,那么合伙人更多的是收益权,就是分享收益分红,股东退出比较难,特别是签的协议,而且还是注册的股东退出更难,但我们宏成咨询的合伙人模式退出非常灵便。
另外股东是要承担风险的,要需要有投资的勇气和眼光,合伙人不需要承担风险,因为我们的合伙人是奋斗者,他不是创业者,很多老板都说,我们要把员工培养为创业者,这个思维是错的,你问问你的员工,假设你公司不怎么赚钱,当然如果很赚钱,那我们投钱肯定愿意,
他觉得公司不太可能亏钱,风险很低,几乎都是挣钱,那我投钱没问题,但是如果公司不怎么挣钱,风险不算太小,你要投钱,他愿意吗?很多人不乐意,但也不是绝对的说所有人都不乐意,一百个员工我觉得不超过十个人掏钱。
尤其风险高,回报低,他更不会掏钱,因为绝大多数员工都不可能成为创业者的,但是我们可以鼓励他有创业精神,做奋斗者是可以的。
那么有人说老师为什么不让员工成为创业者?
如果你公司有一百个员工,有八九十个员工都是创业者,都有创业者的那种高度或者那种状态,承担风险的那种意识和能力的话,他为什么还跟着你干呢?人家不自己做老板嘛,对不对?
你要有那么大的勇气和能量,还要跟着你老板打一起干嘛,打工什么根本不可能,所以要培养员工的创业精神,更重要是培养他们成为奋斗者的态度,这个是一个方重要的方向。
那么股东肯定是个体,加一个股东,加两个股东等等,但是我们的合伙人模式是一个团队,绝对不针对一两个人做,团队凝成一股的力量是无与伦比的,必须是一个战斗群,就像一艘航空母舰很牛,但是一艘航空母舰出海打仗肯定打不赢,他得靠什么?很多舰队,合伙人也就是一个舰队。
一个舰队出去当然有中心有核心,然后有各种什补给,还有预警机组合成战斗群,它的能量才能最强大。
我们的合伙人模式也是讲一个战斗群出发,而不是只培养一个护卫舰或者是攻击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