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文研】张载关学形成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张载关学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张载所创立的。从宋元明清至近代以来主要由关中学人传承发展而形成的关中理学学派。我们要说张载就离不开关学,说关学就离不开张载,在这里,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介绍张载关学思想的形成。

从北宋历史背景的角度看张载关学文化。张载所处的历史环境属于北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发展处于一个非常高光的时刻。宋高祖赵匡胤建立了北宋王朝。实际上是通过兵变的形式实现了王朝的变革。而这一次变革可以说是兵不血刃, 市不易肆,顺利的完成了王朝的更迭。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宋高祖赵匡胤熟知兵变将会给王朝带来的巨大的冲击和统治的厉害问题。因此上在赵匡胤的统治稳定以后,王权得到集中以后就实现了一系列的变革。我们在历史故事里面能够看到的就是有杯酒释兵权的这么一幕。通过解除高级将领的兵权。集中兵权的统治,进而实现了中央集权的稳固。这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为两宋300年来的统治是有深刻影响的。我们今天从积极的一面来说。削减方镇兵权后,给文官制度的兴盛带来了极大的有利条件,文化的繁荣和昌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历史上有先秦诸子百家。在两宋时代文化兴盛,出现了关学、洛学、濂学、闽学、新学等理学学派,还有宋词比肩唐诗,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最好的时代,文人士人们能够尽显其能。那么在这个文化包容的时代,给文人们提出自己主张进行争鸣提供了土壤。尤其是在宋太祖赵匡胤第二年就开科考试,录取大量的士人进行文官治理,其目的是为了笼络世人人心,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策略,彻底解决武官制度给中央集权统治带来的极大风险,这位宋朝开启了科举考试的历史先河,推进的文人制度的基础建立,社会风气和人们的追求,向学而优则仕的精神领域追求。在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仍然大力推进科举制度录取大量的文官进行国家治理,其目的还是为了笼络士人人心,进行国家治理。从太宗皇帝和太祖皇帝奠定的科举制度,文人治理国家的规制开始,为其他继承皇帝治理国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他皇帝也效仿先祖的办法来进行文官制度的选拔。进而大量的选用了文人治理国家的这种模式。有宋以来,在中国科举制度史上是选拔最多的一个时期,总共选拔了六万多名的科举士人,而且是通过相对公平公正的,让平民百姓能够参与到国家治理过程当中去,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向公平公正的这个层面迈进。普通百姓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社会的另外一个层面。刺激了平民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这一取士想法,社会的文化从上而下极大的繁荣,空前绝后,这样子的一种社会环境,极大的为以后各种学派学说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就为张载在后来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学习积淀文化素养打下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从张载所处的历史环境看张载关学文化。张载1020年生长安,1023年和父亲到涪陵;1034年秋左右父亲病故,由涪陵前往河南开封,走褒斜古道到眉县。这时的眉县附近发生战乱,张载的盘缠已经用尽,暂时不能继续前行,就将父亲安葬在眉县横渠的迷狐岭大振谷,这样张载和母亲家人就安居在横渠镇,安居在横渠镇的主要原因除过战争盘缠用尽以后,还有就是要守孝三年的这么一个规定,否则为大逆不道,道德沦丧,也就是说张载会被扣上一个没有道德,没有品德的这么一个帽子。自从燕云十六州被后晋石敬瑭拱手让给契丹人以后直至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才彻底收回,古代冷兵器时期,这个地盘对于中原地区来说是十分的重要,著名的长城也正是分布在这个地带。可以说幽云十六州是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的门户,战略位置十分的重要。同时幽云十六州也是中原抵御少数民族的天然屏障。自此之后这也就是说,中原的大门已经被契丹人给把守住了,他们若是想要进出中原也就比较容易和频繁的多了。我们都知道,不但宋太祖赵匡胤没有拿下幽云十六州来,整个宋朝时期,都没有把幽云十六州再次划入中原的地盘。宋朝的时候,为了在契丹人的手里重新夺过幽云十六州来,著名的杨家将的创始人杨敬业就是死在了出征幽云十六州的路上。1038年西夏党项人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朝对北宋的西北边境也有极大的危险,经常骚扰西北边境。所以说张载所处的历史时期北宋边境经常有战乱发生,而张载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而且喜欢军事,有喜欢带兵打仗的性格,因此为他长期留在眉县横渠锻炼本领,积攒能量,找准机会,从军报国提供了依据。
从历史上的关中文化来看张载关学文化。关中自古历史文化深厚,经历西周秦汉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十三朝都城都建立在长安,经学道学佛学盛行,道观道场西北关中非常之多,比如周至县的楼观台、眉县的钟吕坪都是道学兴盛留下来的,这也为张载长期在眉县横渠研究学文,尤其是博览众长、研究义理、参悟儒释道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土壤。这些历史环境、历史条件、文化背景都为后来张载创立关学学派源源不断的注入了活力。
1041年张载21岁写好《边议九条》,向当时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打算联合焦寅(陕西永寿人,精兵述)组织民团去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博取功名。

  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庆历二年(1040年—1042年),范仲淹知永兴军、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在延州军府召见了这位志向远大的儒生。张载谈论军事边防,保卫家乡,收复失地的志向得到了范仲淹的热情赞扬,但范仲淹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一定可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在儒学上下功夫。

  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刻苦攻读《中庸》,仍感不满意。于是遍读佛学、道家之书,觉得这些书籍都不能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又回到儒家学说上来,经过十多年的攻读,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说体系。

  庆历二年(1042年),范仲淹为防御西夏南侵,在庆阳府(今甘肃庆阳)城西北修筑大顺城竣工,特请张载到庆阳,撰写了《庆州大顺城记》以资纪念。

  嘉祐二年(1057年),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今开封)应考,时值欧阳修主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然而在同二程谈论道学的要义后,他又很自信地认为自己已经求得道义,没有什么其他的事再值得追求,抛弃所有曾经研习过的学说,专心致志学道。表现了他在学术上积极开拓精神,其作《易说》就是在这个时期写成的。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张载进士登第,先后任祁州(今河北安国)司法参军、云岩县令(今陕西宜川境内)、著作佐郎、签书渭州(今甘肃平凉)军事判官等职。在作云岩县令时,办事认真,政令 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常设酒食款待,席间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的规定和告示,每次都召集乡老,反复叮咛到会的人,让他们转告乡民,因此,他发出的教告,即使不识字的人和儿童都没有不知道的。在渭州,他与环庆路经略使蔡挺的关系很好,深受蔡挺的尊重和信任,军府大小之事,都要向他咨询。他曾说服蔡挺在大灾之年取军资数万救济灾民,并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合训练作战,还提出罢除戍兵(中央军)换防,招募当地人取代等建议。他还撰写了《经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和《经略司边事划一》等,展现了军事政治才能。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推荐张载,称赞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神宗召见张载,问他治国为政的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想派他到二府(中书省枢密院)做事。张载认为自己刚调入京都,对朝廷王安石变法了解甚少,请求等一段时间再作计议,后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当时王安石执政变法,想得到张载的支持。有一天见到张载,对他说:“朝廷正要推行新法,恐怕不能胜任,想请你帮忙,你愿意吗?”张载一面赞同政治家应大有作为,但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的行为,遂渐引起了王安石的反感。张载上奏辞去崇文院校书职务,未获批准。不久被派往浙东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审理苗振-案,案件办毕回朝。此时张载之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与王安石发生激烈冲突,被贬知公安县(今湖北江陵),张载估计自己要受到株连,辞官回到横渠。

  张载回到横渠后,“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半夜坐起,取烛以书……”依靠家中数百亩薄田生活,整日讲学读书。在这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著作,对自己一生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总结,并亲自带领学生进行恢复古礼和井田制两项实践。为了训诫学者,他作《砭愚》、《订顽》训辞(即《东铭》、《西铭》),书于大门两侧。张载对推行“井田”用力最多,他曾把自己撰写的《井田议》主张,上奏皇帝,并与学生们买地一块,按照《周礼》的模式,划分为公田,私田等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并疏通东西二渠“验之一乡”以证明井田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今横渠镇崖下村,扶风午井镇、长安子午镇仍保持着遗迹,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横渠八水验井田”的故事。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秦凤路(今甘肃天水)守帅吕大防认为张载的学术承继古代圣贤的思想,可以用来复兴古礼矫正风化,上奏神宗召张载回京任职。此时张载正患肺病,但他不愿错过施行政治理想和主张的机会,便带病入京。宋神宗任用张载担任同知太常职务(礼部副职)。当时有人向朝廷建议实行婚冠丧祭之礼,下诏礼官执行,但礼官认为古今习俗不同,无法实行过去的礼制。唯张载认为可行,并指出反对者的作为“非儒生博士所宜”,因而十分孤立,加之病重,不久便辞职西归。同年十二月行至临潼,当晚住在馆舍,沐浴就寝,翌日晨与世长辞。享年五十八岁,临终时只有一个外甥在身边。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三月,张载葬于横渠大振谷其父张迪墓南,与弟张戬墓左右相对。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宋宁宗赐谥“明公”。

  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年),赐封郿伯,从祀孔庙。

张载一生,两被召晋,三历外仕,著书立说,终身清贫,殁后贫无以殓。在长安的学生闻讯赶来,才得以买棺成殓,护柩回到横渠。翰林院学士许诠等奏明朝廷,乞加赠恤。神宗下诏按崇文院三馆之职,赐丧事支出“半”数。

张载终其一生,他所创立的关学学派传承不灭,在当代还仍然发挥作用,泽被后世,他所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震铄古今,历久弥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