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改革:新角色如何有新作为
张建明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二者只通过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媒介进行沟通,很难形成互动、合作的关系。而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键要对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重新定位。有的教育专家认为:在教学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这种交互主体性,倡导认识的双方或多方互为主体。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每个主体在各自的视界中进行观点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实现“视界融合”,达成相互理解,共同提升。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求教师的角色进行转变。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成为教学的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成为社区的共建者。
教师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的同时,还应使自己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变化。
注重尊重与赞赏。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教育专家认为:“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尤其是要尊重发育迟缓的、学业成绩不良的、被孤立和拒绝的、有过错的、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学生。同时还应自觉做到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便当众批评学生。教师不仅要学会尊重每一个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发现和肯定他们的“闪光点”。
注重帮助与引导。帮助和引导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由于学生经验的缺陷和思维水平所限,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或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注重反思与自控。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是对习惯于按教材传统观念的挑战,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自觉进行反思和自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
注重交流与合作。学校由封闭走向开放,包括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导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体化。开放化教学是现代学校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实施新课程的必然要求。课程的综合化,特别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和配合,每一位教师不仅要关注自己所教学科,还应主动配合其他教师所教的学科,构成一个能经常进行专业交流的“学习共同体”,以体现课程实施的全面价值观和整体效应。另外,新课程也特别强调教师与家长和社区的交流和合作,与家长和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发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和“营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