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到底要学什么?

作者:灿烂的阳光

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之精华,受到很多人的喜欢,但大多数人认为学习书法就是临帖,学习间架结构,把字写好。临帖当然很重要,但这种看法是非常偏颇的。这有点类似盲人摸象,只摸到了书法的线条结构,就以偏概全地认为“把字写好”就是书法的全部。那么,学习书法到底要学什么呢?书法最重要的是“字外功”,书法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在“字外功”上狠下功夫,也就是说,必须从国学、美学、文字学、哲学、自然、历史等各个方面提升综合修养。我们总结了古今著名书法家的特点,归纳了六个方面,即学习国学精华、学习文化内涵、学习哲学思辨、学习心态平和、学习毅力自律、学习书法技法,这是我们当今学习书法必须要学习的内容。下面逐一介绍这六个方面:

一、学习国学精华

国学,泛泛地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称,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文学、中医、书法、绘画、音乐、建筑、武术,以及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礼俗、伦理等诸多方面。国学具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书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的书法艺术与京剧、武术、针灸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四大国粹。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记载,是中华精神在视觉领域的直观展现。同时,书法始终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不断发展。学习国学,就是汲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营养,滋养自我,丰富与完善自己的内心世界,涵养德性、修养文化,提升精神层次,达到“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境界。也就是说,要探究事物的本源,书法的本源就是国学,是传统文化。书法的发展植根于国学,书法的营养依赖于国学,书法的神采来源于国学。国学精华是书法艺术展现的主要内容和精神源泉。

历代那些流传千古的书法家无一不是学识丰富,精通经史、善于辞赋,淡泊名利的仁人志士。如王羲之、苏轼、颜真卿、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柳公权等等。其实,过去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书法是文人志士的必修功课。古代文人从不为写书法而写书法,他们在书法中寄托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气概。通过流传的书法之美,可以认识到古代文人胸罗万有的学识、正气、风骨、信仰和节操。

学习国学,是把写字变成书法的必要条件之一。提升书法的技艺,需要学习国学,通过广泛涉猎,大量阅读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宋明理学、歌赋骈文,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化经典,提高文化素养,丰富书法线条的内涵。

二、学习文化内涵

书法被誉为中华文化核心的核心,书法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学习书法必须学习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典碑帖。临帖是学习书法者终身必修的功课。不仅是临帖,而且要读帖,或更准确地称为研习碑帖。而研习碑帖,不仅仅是学习书法的间架结构和篇章布局,更要把所学作品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也就是说,要把碑帖作品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文字内容、作品题跋、流传历史等搞透彻,包括作品上面的印章都要进行学习研究。这些内容组成一幅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研习碑帖就是让自己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遥想作者当年的心境,体察古人家国天下的情怀。研习碑帖需要沉浸钻进帖子,需要心情淡然,波澜不惊,任凭日出日落。

书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记载,也是考古研究的重要文献,其中有文字学、美学、哲学、宗教、教育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和内容。书法与宗教、书法与建筑,书法与诗词格律、书法与音乐等息息相通。从敦煌写经、居延汉简、楼兰残片、庙堂牌匾、园林楹联,到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历代摩崖石刻,信札墨痕、诗稿文赋,传文载道,书法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学习书法的文化内涵是学好书法的基础。

比如,学习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就需要了解欧阳询的生平事迹,写《九成宫》的背景、当时的社会环境、《九成宫》建造历史、文字内容,主要思想、九成宫碑刻的各种版本和流传过程,当然也包括字形结构等内容。这里顺便介绍一下《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已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溢”的谏诤之言。《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再比如,学习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要了解颜真卿的生平,安史之乱的历史、写作背景,这样才有助于了解《祭侄文稿》所透出的悲愤忠义之情。《祭侄文稿》(全称为《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书写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祭侄文稿》是追祭从侄颜季明的书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此外,历代传承的书法作品保存了经典文化和古汉语精粹。虽然古汉语被现代汉语白话文所替代,但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名言警句等古文经典永远是当代书法的主题。比如写“大音稀声”、“惠风和畅”,“自强不息”就需要知道这些句子的出处,其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境等,而这些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

再比如,书法家乐于书写的《千字文》从天地开辟讲起,概括了天地万物、四时寒暑和人类的早期历史,讲述了做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描述了国家疆域的广阔和风景的秀美,对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赞美了那些甘于寂寞、不为名利羁绊的人们,对民间温馨的人情向往之至,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练,堪称经典。

也可以说,当看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如没看出他当时的悲愤忠义,欣赏王羲之《兰亭序》和苏东坡的《寒食帖》没有看出古代人文哲思的心灵投射,那对书法的理解还没有入门。

中国书法对中国文化的诠释深刻而周详,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博雅而细腻。从对中国书法文化的研究中,看到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更看到了书法艺术中所蕴涵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现代美学家、哲学家宗白华说:“书法具有中国文化深度结构”,学习书法,就要学习各种书法作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三、学习哲学思辨

书法看似简单的线条中,蕴含着无限的思辨,以简驭繁、以静寓动、纵横有象、书为心画,均能直观展现传统的文化和哲学思想。这里又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书法表现哲学的对立统一。

书法把大千世界的颜色简化为黑白二色,用有限的颜色表达无限的情感。看似简单,却是表达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即如《易经・系辞上》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书法书写无处不表现哲学的对立统一,如长短粗细、方圆奇正,疏密浓淡、点画断连,轻重强弱、阴阳向背、枯湿浓淡、偃仰攲侧、小大长短等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就像音乐的音符,有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的对比,但同时也有对称、均衡的统一。现代艺术家,哲学家熊秉明说:“书法是艺术哲学中璀璨的明珠”,通过文字内容和各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表达书法作品的情感,体现书法作品的内涵。

蔡邕《九势》所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焉。”王羲之曾在《书论》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用笔则须“有偃有仰,有攲有侧有斜,或小或大,或长或短”。这些经典论述都富于哲理思辨。

书法的高妙正在于其深层次的哲学思维。因此,继王羲之之后,一千多年来,书法传统薪火相传,显示出惊人的发展与魅力,可以说是继承了这个深层次的哲学思辨方式。

其次,书法表现古典哲学的“大道至简”。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大道至简”。书法除了用最简单的黑白二色表达情感外,书法之所以能够超越实用的局限而成为一门艺术,是由于汉字的构成特点及其书写工具和载体等因素决定的。汉字由点和线组合而成,具有高度抽象化的特点。“点”是线的浓缩,“线”是点的延伸,“点”和“线”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毛笔挥运之时的提、按、顿、挫、疾、徐、速、缓等,产生出千变万化的线条形态,分割出大小形状各异的块面,融入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和意境,并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因此说,书法书写工具的“简”、黑白颜色的“简”、点线面的“简”,无一不是表现古典哲学的“大道至简”

第三,书法表现哲学的“中和”思想。

清代刘熙载说:“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至善。”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天人合一、贵和尚中。通过参差错落、浓淡相间等各种技巧的运用,达到 “中”、“和”意义上的平衡。笔画间的映带之势,顾盼之姿,在注重个体存在的同时,兼顾表达其它的功用。书法的一点一画,互相牵制,互为生发,彼此衬托;一字一行,小大参差,彼此渲染,中国古代哲学“中和”的价值观,通过书法艺术的平衡之美得到了完美体现。

尤其是草书,要特别通过正斜变化、阴阳向背、枯湿断连,才能摇曳生姿、错落有致,但又不能偏离中心线,好像放出的风筝,可以随风左摆右动,千姿百态,但始终离不开牵动它的那根线,这就是草书的“中轴线”,这与京城建筑的中轴线异曲同工,展现了中国哲学的中庸的精髓。书法碑帖之外片纸尺牍、方寸之地、点画之间驰骋着哲学思想,借此可以感悟静动的对立、虚实的辩证、禅宗的机锋、佛教的思辨。

总之,书法是体现中国哲学思想最为直观形象的艺术形式,以对大小、粗细、长短、宽窄、疏密、正斜、方圆、枯湿、断连等辩证关系的运用,构成了字与字、组与组、块与块、行与行,经纬出一片片神奇变幻的哲学天地,只有用哲学的眼光,才更能领悟到书法中蕴藏着的哲学意境和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儒之中和、庄之玄妙、道之博大、佛之空灵,无不在书法的线条和笔画之间得以体现。学习书法,就要分析书法作品中包含的对立统一、大道至简、中庸和谐的思想,提升自己的哲学思辨能力,然后升华自己的艺术境界。

四、学习心态平和

唐代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右军之书,末年多妙,当缘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这是以王羲之为例,说明书法的妙处,其原因在于“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历”。孙过庭提出的“五乖五合”首先都是论述的心态:五合指“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意思是精神愉悦、事务闲静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为二合;时令温和、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俱佳、相互映发为四合;偶然兴烈、灵动欲书为五合。五乖指“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意思是神不守舍、杂务缠身为一不合;违反己愿、迫于情势为二不合;烈日燥风、炎热气闷为三不合;纸墨不协、器不称手为四不合;神情疲惫、臂腕乏力为五不合。这就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提出的书法“五合五乖”理论。“五合五乖” 揭示了书法创作中“心态”、“器具”、“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心态精神和创作情绪、创作环境、器具材料、创作欲望五个方面说明了书法创作如何才能达到巅峰状态,说明了心性修为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心”在创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得器不如得志”,“神融”才能“笔畅”。

王羲之《书论》中说:“凡书贵乎沉静,令意在笔前,字居心后,未作之始,结思成矣。” 也就是说,凡作书贵在沉静,立意在动笔之前,写字在思考之后,未写之前,构思就已经成熟。王羲之在《答许询诗·其二》中说“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认为静心凝神,心正气和,无所求才能写好书法。宗白华认为“静照”是一切艺术及审美生活的起点。这段话说明了写字时心态心理“静”的重要性。

我们再来看一下蔡邕在《笔论》的阐述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毫,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爱好书法这门艺术,除了心静,也要心正。必须有正气,心存正念,书才能“正”。历史上,有一次穆宗皇帝问柳公权如何将书法写好,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如果人品不高,则落墨无法。当时穆宗怠于朝政,柳公权以书喻政,一方面说明其面对书法创作的态度,写字要用心,只要心中端正,下笔就是好字。另一方面也巧妙地藉由书法艺术的精神进谏。这里是劝谏皇帝要心正,做事要利国利民,引申为做人做事,其心端正,行为自然端正。从此“心正笔正”说一直流传至后世,成为书法伦理标准之一。

所谓字如其人,书法、文学、绘画等艺术作品都相当程度地反映出作者的性格、修养,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柳公权正因其刚毅不阿的高尚情操及人品素养才使其清劲挺拔的书风耀然纸上,后人非但重其书艺,而且慕其人品,而至书法与人格并垂不朽。其实,历代大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王安石,黄庭坚,徐渭、祝允明等,都是“人正、心正、书正”的典范。

书法的美感体验,或者说有关书法美的积淀,是在长期的实践和读书阅世中培养出来的。重点在于对人生、生命与自然的体悟,即唐代画家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向外追求自然,于自然万物中获得关于笔法的学问,譬如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黄庭坚观担夫争道而悟笔法等,都是这方面的实例。向内追求内心的中庸平和、辩证宽容、知足常乐、幽默圆熟等,向外追求最后都归于向内追求,也就是追求内心的平和,达到“不激不历,而风规自远”

五、学习毅力自律

书无止境,学海无涯,德艺的修行,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要天长日久的学习积累。古代有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王羲之“潜心苦学,把墨当饭”,智永练字“退笔成冢”、欧阳询“流连观碑”的故事,都最终成为世代名家。要想把书法写好,就必须认认真真地临习古人碑帖,老老实实地向古人学习,一丝不苟地按照古人总结出来的法度,逐渐完善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或欠缺之处,我们不可能超越古人用笔的基本规范。

王羲之曾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始书之时,不可尽其形势,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如其生涩,不可便休,两行三行,创临惟须滑健,不得计其遍数也。”学习一个字就需要多遍的临习,从形似到神似,逐步融会贯通。当代启功先生一贯主张“书生功业先从宽博做起,修炼有年,而后厚积薄发,成就精深。”

学习书法需要锲而不舍,需要通过多年的修炼,潜藏于心,再通过书法作品体现出来,博采众长。当我们面对古人的碑帖而心慕手追时,往往会被古代书法家的人品与作品所折服,那种浮躁、虚荣、骄傲之心也随之消失。所以,学习临摹,创作书法作品的过程,也是修心养性,磨炼意志,提高自己修养的过程,这需要学习古人的毅力和自律精神。

古语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学书法必须持之以恒,坚持每天动笔,每天习字,每日读书,把读书写字作为一个习惯长期坚持。

六、学习书法技法

在书法所有需要学习的内容中,书法技法几乎都是大家第一时间需要学习的基础,是书法的入门。学习书法技法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学习“笔法、字法和章法”三法。

首先,学习笔法

笔法是指用毛笔的方法。在书写过程中,运笔用锋的方法,包括执笔、起笔、行笔、收笔、方笔、圆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提按、转折、顿挫等。自古习字,首重用笔。用笔千古不易,其中有笔力、笔势、笔意等众多的技巧。

由于“笔法”在书“法”中占有“第一”的位置,两千多年来,历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提出了大量有独到见解的用笔方法,有些难以直接用非常明白通俗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述清楚,于是,便创造了一种“比喻法”——即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来类比如何用笔,以便使后学者领会并掌握笔法的要领。比如:李斯说用笔如“鹰望鹏逝”, 作书用笔要像苍鹰、鹏鸟捕食那样,先在空中飞翔、回旋、观望,看到“目标”之后疾速下飞贴近目标。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书者在笔锋着纸之前,要先在空中取势,作落笔的“准备”,看准——弄清笔性、纸性、墨性、字体、字意;考虑好布局、风格之后,迅速下笔,方可捕捉到“目标”——也就是说,达到预想的书写效果。

王羲之在《书论》中说:“下笔不用急,故须迟,何也?笔是将军,故须迟重。” 书者下笔,要像将军发布作战命令一样,审时度势,谨慎从事,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慎之又慎。初唐四大书家之一的褚遂良在《论书》中说用笔如 “锥画沙”、“印印泥”,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说用笔如“屋漏痕” ,都是说使人感到深入有力、立体突出、清晰可见,以达到黑白分明、圆静有力、刚柔相济的效果。南宋书法家姜夔在《续书谱》中说:“折钗股欲其曲折圆而有力。” 清代书法家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说:“折钗股者,如钗股之折,谓转角圆劲力均。”这些都是通过“折钗股”比喻来说明用笔的技法,钗原是古代妇女头上的金银饰物,质坚而有韧性,现在用来形容转折的笔画,虽弯曲盘绕而依然圆润饱满有力。

此外,笔法中还包括用墨的方法,浓墨、淡墨、干墨、渴墨、湿墨、枯墨、涨墨等。在浓淡之间,浓淡互用,笔画之间,彼此渗透产生丰富的意趣。宋代蔡襄《脚气贴》中 “耳”字长长的一竖,从干墨、沙笔到燥锋、枯笔,充分表现了墨分五彩所带来的力度美感。

其次,学习字法

前面我们说了笔法的重要。除了笔法我们还要学习字法。字法是指点画恰当布局组成字的方法,也称间架结构,又称结字或结体。汉字是由各种不同的笔画构成的(简单地说是五个笔画:点横竖撇捺),学习字法就是学习如何组合笔画才能把字写得规范美观。结构中有疏密、虚实、欹侧、匀称、聚散、呼应、平衡等,文字的结构规律和审美情趣的艺术安排。字法就是根据这些规律和技巧表现文字的形式美,给读者以丰富的美感、情趣,从而引起无穷的意境和趣味。

比较著名的有如唐朝《欧阳询结体三十六法》,清末书法家黄自元《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等,详细阐述了排叠、避就、穿插、向背、偏侧、挑拥、相让、覆盖、意连等结字方法,根据汉字形体特征,单体结构、复合结构(左右、上下),结合临书体会,传授了书法技巧。

唐代大书法家孙过庭在其《书谱》中说“至于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里对于字法结构中的“平正”和“险绝”的辩证关系有了精辟的论述。因此,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结体以“追险绝”为主,将自身的阅历,以及对现实和自然的深刻认识,概括地熔铸在富有提按、顿挫、疾徐、粗细、浓淡和方圆等特点的笔墨结体之中。

最后,学习章法

除了笔法与字法,书法技法还要解决整幅书法作品的章法问题,即所称的“经营位置”,包括字与字、行与行、正文与落款及用印之间的关系谋划、布置等,它要求一幅作品的字里行间有呼应、顾盼,要协调通畅而有整体感。一幅作品书写的字数有多有少,所反映的情绪和格调不尽相同。如何通过篇幅中字的大小、疏密、收放等的处理,使其既能更好地反映出书者的思想感情,又具有高度变化统一的形式美感,两者和谐结合,这是书法作品的章法布局要解决的问题。

章法的组成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形式:即规格,形式如中堂、条幅、对联、横幅、斗方、扇面等。这些就是书法的形式。

②正文:这是作品的主体部分,书写者要根据字数、字体和形制的不同来决定章法的布局。

③落款:指正文之外的文字。有上、下款和长、短款之别。内容一般为正文出处、书赠对象、时间、书写原因、跋语等。可视章法需要而定。

④钤印:即盖印章,主要有姓名印章、闲章等,文有白、朱(即阴文、阳文)。视作品情况用一、二方均可。至于印的大小视款字大小而定。一般不可超过款字大小。

大家可以看一下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作品,有中堂、对联、条幅、横幅、扇面等不同格式,从内容到形式、落款和印章等方面,章法严谨而又灵活,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在书法创作中,笔法是核心,统揽全局,但笔法又受字法、章法、墨法等因素的影响,笔法又影响风格,风格又受取法影响,取法又与源流息息相关。古人说,要“取法乎上”,一是要去临传统的经典的 “法书”,学习历代大家的书写与意象,二要师法自然,从雄奇山水,天地壮丽中获得创新的灵感和资源。不断开拓视野、广闻博取、探源明理的经历和用心,心胸中涤除尘虑,接纳自然万物之美,去发现宇宙的深奥精微,印证到书艺上,正如《书断》所说:“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前面介绍了学习书法必须学习的六个方面,即学习国学精华、学习文化内涵、学习哲学思辨、学习心态平和、学习毅力自律、学习书法技法。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只有从这六个方面入手,才能逐渐认识书法,了解书法。如果只是学会了书法技法,只能成为一个“字匠”,而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书法最重要的是“字外功”,书法想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必须在“字外功”上狠下功夫,也就是说,必须从国学、美学、文字学、哲学、自然、历史等各个方面提升综合修养。

最后我们再一起看一下蔡邕《笔论》的论述 “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本文作于2020年5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