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自传连载】自叙人生路 | 第三十九章 网上交友天地宽

第三十九章 网上交友天地宽

文/仇叶祥

进入21世纪,利用电脑办公、上网成为一种时尚。我们支行搬进新大楼后,逐步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要求行领导在网上批阅文件。我不懂英文,也不懂汉语拼音,更不会在电脑上打字。电脑部的同事,为我安装了电脑手写板。我认真地学习电脑操作技术,很快就会在电脑上处理、起草文件了。退休后,家里也安装了电脑,开始撰写自传。

在网上发帖是受朋友的启发。2007年秋,托人从日本买回一只数码相机,回老家邀友同游金溪,拍了很多风光图片,带回家放在电脑里越看越美,就拿给喜好拍照的柴俊宁同事看。他也认为景色很美,提议把照片发到《宁海新闻网》上。我说:我不会发。小柴说:我可以帮你。于是,就以《金秋金溪分外娇》为题,把照片和文字发往《宁海新闻网》。网站阿志,认为这是一组很好的风光照,就在《宁海新闻网》首页刊出,让我受到很大的鼓舞。

我常外出爬山和旅游,碰到很多美景,把美景发送给网友共享,利用网络宣传家乡,确实是退休后的一大趣事。当时我还不会利用电脑上传文字、图片,有了好内容,就带上相机和手写文稿到报社,请报社的朋友代发。后来发帖越来越多,常去报社也不放便,还影响他人工作。国庆节,小侄子从大学读书回家,我向他谈起不会发帖的苦衷。小侄子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他立即为我设置了QQ,下载了图片处理软件。我不懂英文,不会拼音,他把键盘操作顺序,用中、英文标明,手把手的教我操作,直到我掌握为止。

学会发帖、上传图片,退休后的生活果然丰富多了。爬山带着相机,拍下一幅幅美景。回老家走亲访友,腰里挂着相机。外出旅游寻古迹,访亮点,带回一个个故事和图片。单位搞活动,成了义务摄影记者。故事和图片发在《宁海新闻网.文峰论坛》上,论坛里的网友虽未谋面,但很多人知道有一位叫“金溪山人”的网友,开始在网上活跃起来了。回帖中,他们既肯定我的成绩,又指出不足之处,扶持我这位老年网友快速成长。

2008年重阳,《文峰论坛.旅游美食》版版主溶解界,知道我经常随杜鹃山队爬山,相约我去白峤岭登山。那天我认识了溶解界、新手上路、凤舞九天等一大批版主和网友,聊起登山享受原野风光的乐趣。还告诉他们,近日我将随杜鹃山队参加华东地区户外大聚会,地点在我县东海云顶。溶版主马上说:届时她会组织拉拉队,去东海云顶为我们加油鼓劲。溶解界这次东海云顶之行,感受到了户外活动的无穷魅力,后来就孕育出文峰登山队,由溶解界担任队长。

2008年10月25日,文峰(队)登山队第一次组织活动,地点是水车白岩山。那天早晨下着小雨,溶队长来电问我怎么办?我说:杜鹃山队确定了的活动,是风雨无阻的。她马上说:杜鹃山队不怕下雨,我们也不怕。早上8时刚过,队友们一个个来到南门外十里红妆门口集结。人员到齐后,驾驶着私家车向白岩山挺进。20分钟后,车子停在白岩山脚草坪上,大人、孩子都穿上雨衣,边说边笑的在毛毛细雨中前进,置身在云雾中,如入仙境。下午回家雨止,路边野生柿子、山梨等让大家满载而归。从此,文峰队友爱上了登山运动。那天回家后,溶队长这样说:早上山人老师说的“风雨无阻”给了我信心,沈老师的支持让我下定了决心,新手和菜叶子家的孩子,非去不可的激情,给我增添了干劲,最终促成了这次活动的圆满成功。

文峰队登山队在龙宫村

2009年2月14日,是文峰队第二次驴走,天气预报:阴天有雨,队友们铁了心,一定要去登状元峰。15名队友出发时天灰蒙蒙的,远处山头笼罩在白茫茫的浓雾之中。走上山道后,朝着状元峰挺进,崎岖的山道不但陡,而且荆棘丛生,时不时钩住队友们的衣服。文峰人也有一种让人折服的精神,山道最难走,没有一个人掉队。在荆棘面前,往往是前面的队友拉着荆棘,让后面的队友安全通过。气喘嘘嘘时,还时时不忘鼓励队友,团队精神得到充分发挥。到达山顶大雨如注,后来变成雨夹雪,队友中带雨具的拿出雨具,几个人拼撑一顶伞,两个人同披一件雨衣,在状元峰顶承受雨夹雪的洗礼。上山容易下山难,雨后的山道更难走,不知是谁摔了第一跤,接下来就像下饺子,不断地有人摔倒。所幸没有人受伤,大家摸摸屁股,还说这样才够刺激。              
   
2009年2月28日,天气预报深甽地区上午小雨、下午中雨,山区还有雨夹雪。下中雨还有雨夹雪,去爬第一尖,需要雄心壮志。7时45分,我第一个来到汽车东站,第二个是溶队长。我跟她说:今天有中雨和雨夹雪,天气又冷,可能出行的队友不多了。她笑了笑,自信地说:到点再说吧!果然8时一到,来了7辆自驾车,男、女、老、少共21人。车到野猪坑村,村民们带着好奇的目光,看着这批冒雨前来登山的人。我们背起登山包,踏上火棍岭。这条古道是宁海通向奉化的山道之一,路面还算宽阔,但很陡、雨后的石头路更滑。队伍来到宁海与奉化交界的山岗,拐上更小的山道,这时山道泥泞,柴刺绊脚,正在大家艰难攀登时,忽觉眼前一亮,原来山顶温度低,连日下雨后,出现了初春难得一见的雾凇。苍松傲寒,依然挺拔。金钱松落叶后,枝条上银装素裹分外妖娇。红色的野果穿上冰衣,就像一串串冰糖葫芦。不知名的小树全身披挂,远胜雨后梨花、东瀛樱花。

从此,我活跃在杜鹃山队和文峰队之间,有了更多爬山、交友的机会。这两支登山队,让我感受到不同的登山风格。杜鹃山队欢喜强度大、难度大、刺激性大的登山活动,登山速度是全县闻名的。《惊魂浑水溪》《大短柱历险》《岙里王--大丹山--岭峧--力洋暴走》等,都是杜鹃山队的杰作。杜鹃山队欢喜自带饮食,在野外用餐。欢喜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体现出一种豪气。文峰登山队欢喜强度适中,知名度较高的线路;如《重走霞客路》《走相见岭古道.探雷婆头峰》《登太阳山.访太阳山之女》等,他们对自然界的美景,欢喜细细品味;对县域内的人文景观,善于追根问底。途中欢喜吃当地的农家饭菜。中餐带的点心、水果多、酒水少,体现了文人墨客特有的秀气。我欢喜这两支队伍,跟着杜鹃山队走,可以磨练我的意志,增强我的体魄。跟着文峰队走,可以开阔视野,增强文化涵养。

随着与文峰队活动次数增多,认识、交往《文峰论坛》里的版主、网友也就更多了。与这批年轻人交往,他们尊重我、鼓励我,使我的心态更年轻。与这批文人交朋友,使我拍照、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与这批网上高手交流,使我上网、发帖的积极性更高。每次参加文峰队活动回来,我利用退休后时间充裕的条件,主动在论坛上发帖,他们一个个文采比我好,照片拍得比我美,宁愿甘当绿叶,顶帖支持我,使我的帖子有更高的点击率。宁海报社魏仁斌老师,2009年6月26日在《今日宁海》报上发表“文峰登山队:驴走宁海,放飞心情!”一文中多次提及我。文中写道:文峰队也的确是藏龙卧虎,金溪山人、儒生、网络人心、草世木、小雨滴、凤舞九天、秃笔枯酒……一个个都有一支神来之笔,一写就是几百上千的文字,游记、散文、诗歌、图文並茂,应者如云,硬生生地把《旅游美食》栏目的点击率挟上“文峰论坛”的头把交椅。文中又说:金溪山人年已六旬,杜鹃山队骨干队员,作为长辈,他身体力行,引领文峰队一步一步前进。当劳动成果有人认可,那就是最大的收获。尤其是退休后,能被人尊重,又有一大批忘年之交的朋友,那是我人生最大的财富,内心甭提有多高兴了。

我开始发帖,只是以户外活动为内容。得到网友认可后,又把发帖的内容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2008年3月份,1968年入伍的181师宁海籍战友成立战友会,并举行入伍40周年纪念活动。我在《文峰论坛.网友播报》栏目发帖,题为“68年181师宁海籍战友会见闻”,并号召在网上开展“战友情”大讨论。此帖在网上引起强烈反映,点击率达33104人次,回复的帖子多达60人次。网友震天鼓回帖说:战友情,刻骨铭心,泪湿衣襟。网友香格里拉回帖:……当兵却让你体味了人世间最纯洁、最真挚的友谊——战友情。网友小市民回帖:我爸爸也是1968年兵,他看了此帖很激动!更多的网友发出共同的心声:人间有真情,战友情最深。此帖唤起更多青年人对人民军队的热爱,抚慰着现役军人和昔日曾是军人战友的心。

2008年12月23日,《今日宁海》报以题为“驴走宁海.  嘴吃'四方’——盘点2008《文峰论坛.旅游美食》栏目”时报道:12月21日,金溪山人在《冬至日有什么行动》里详细介绍了他家冬至圆的做法,肉、笋、蛋、青菜、油豆腐、番薯面…用写实的照片引诱得网友口水滴答,看看食欲大增。《今日宁海报.报网互动》中,还转载了我《金溪探源》《杜鹃山风光》《初探长田头的故事》《驴走大梁山---许家山后的遐想与建议》等帖子。

从2007年12月27日在《文峰论坛》注册,到2016年8月31日共发主题帖1171只(该网站后来停办)。蒙各版主厚爱,其中加精帖378只。广阔的网络世界,时常可见我的身影。在《文峰论坛》优秀帖评比中,我发送的《前童古镇  今天让我刮目相看了》《金溪山人游石窟随想系列》《我在三亚过年  尽享如夏阳光》等帖子荣获二等奖,还有更多的获三等奖。2011年,《宁海新闻网》为庆祝《文峰论坛》开办五周年,网上开展“我的文峰缘”征文比赛,我撰写的《文峰使我退休后的生活更精彩》荣获三等奖;庆祝《文峰论坛》开办十周年,我撰写的《有文峰相伴 让我退休后生活有滋有味》全文在《今日宁海》报上刊登,并获得优秀奖。

品尝到上网带来的乐趣后,我又先后注册了《宁海城市网》《宁海拍客传奇》《宁波网.天一论坛》《人民网.图说中国》《新浪博客、微博》等网站,让老晚年生活的天地更加宽阔。

(未完待续)

公告

本文作者郑重申明:未经作者同意允许,任何个人和组织机构不得擅自使用.修改.改编。

作者简介

仇叶祥

仇叶祥 网名:金溪山人。1950年11月出生,宁海县梅林街道仇家村人,中共党员。1968年3月应征入伍、退役后在供销社工作。曾任县供销社秘书、秘书股副股长、干部职工学校副校长、秘书股股长、计划业务科科长。调入中国银行宁海支行后,任人事秘书科科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党组成员等职务。获得“政工师”“经济师”职称。近年来在《今日宁海》报上发表文章46篇,达12万多字,在《徐霞客在宁海》杂志上发表文章11篇。现为宁海县作协会员、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理事、学术委员。

□编辑:木子叶寒

□ 图片:仇叶祥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