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警惕那些赞美

古往今来,教师的头上被罩上了许多光环,例如:教师是春蚕、蜡烛,也是辛勤的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实施者。这些对教师的赞美之词至今还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被社会公众所认可。教师的职业是伟大的,因为教师是创造生命的职业。然而由于人们对教师职业地位和作用的过高期望与教师生存现状之间存在矛盾,教师的专业发展或多或少地受到了限制。

教师是春蚕、是蜡烛吗?过去我们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颂扬的是教师的那种奉献精神,倡导教师要像春蚕、蜡烛那样“埋头苦干”。在这种观念下,不少教师“好心做了错事”。可悲的是,这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还把他们做的不少错事当成一种工作业绩。这些教师更多地关注奉献,而很少考虑自己的付出是否有效。对此,有的教师可能会反驳:我们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没有苦劳还有疲劳,怎能说没有一点成效?

把教师视为春蚕、蜡烛的化身,当作工作机器的那种价值取向,是不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我们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奉献,同时也需要“索取”,需要得到关爱;他们的职业生命需要不断地发展,生活、工作质量需要不断地改善和提高。我们不能把学生的成长建立在教师自我牺牲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一样,首先是一个人,一个与学生相互依存的生命体。

教师是园丁、是工程师吗?园丁一般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程序”按部就班地劳作,如把苗圃中的冬青都修剪得一模一样、整整齐齐。工程师也是如此,他们按照规范和规则来描绘蓝图。在类似“园丁”和“工程师”的思维以及运作程序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而把他们当作没有生命的物体,用一种事先设定好的固有教育模式规定课程,依靠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组织日常的教学活动。这种统一模式从表面上似乎“照顾”到了大多数学生,但实质上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不能忽视自己还承担着伯乐的责任,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我们是否反思过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刚踏入校门时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在走出校门时棱角早已被磨平,变得没有灵性?这一问题的根源也许在于我们给自己框上了“园丁”和“工程师”的规范,进而把对教育的理解与感受施加在学生身上。

教师是传道、授业和解惑者吗?不可否认,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具体要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一种单向灌输,学生过度地依赖教师,教师也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这种知识传授方式已落后于时代要求。灌输的方式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考试机器”,他们可以在国际上拿到知识竞赛的金奖,却不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中国教育方法是一步一步地教、一步一步地学。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习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入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

那些对教师的种种赞美之词似乎表明教师是为他人而活而牺牲的无怨无悔者、清心寡欲者、超凡脱俗者。这种人为的拔高遮蔽了教师的本来面目,使教师精神生命的延续受到了限制。

教师是什么?教师就是教师。如同医生、飞行员、会计、军人一样,有特定的职业标准。能够履行职业标准,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教师不是神,也不是完人,他也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需要被呵护和关爱,需要不断地完善自我。

教师的价值取向决定教师到底是生命型教师还是生活型教师。生命型教师把教育事业视为生命,他们有知识,更有智慧,充满生机与活力。生活型教师只是把教师职业作为谋生的手段,对本职工作缺乏认同感,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应该在新形势下融入新的内涵,应当把它看作是创造生命的职业,是完善自我的职业,是具有智慧的职业。

有人说教师应该是空气。空气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感觉不到,但又无时无处不在。这里所讲的空气是指教师所营造的一种良好的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就能增强,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

教师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他们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还在于能够满足他人、满足社会的需要。教师的任务应该是通过自己幸福的心理体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培养感受幸福的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于通过自己的存在方式,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创造价值、生成意义。

猜你爱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