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国家都叫“斯坦”,究竟什么意思,为何中国国名也有“斯坦”
引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中非常豪迈地写下这一诗句,用以表达对祖国的爱戴。
据有关文史记载显示,周朝以后,我国就不断地向西北地区开发,秦地也由此而出现。秦汉时期,国土面积便不断地向西北地区延伸,中原王朝在西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从而将中国的名字传出去,China成为中国的独有名称。说起国名,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很多国家中,“共和国”、“王国”、“合众国”等都非常普遍见到,而有一些国家却使用“斯坦”。
据说,国外的一个国家也将中国称之为“斯坦”。那么,“斯坦”表示的是国家吗?还是有其他的含义。
一、“斯坦”的含义
全世界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一些国家的名称比较特殊,国名中通常都会带有“斯坦”的字样,且大多都集中在中亚地区。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哈萨克斯坦等,
此外南亚中还有巴基斯坦和中东地区的巴勒斯坦。据说,印度以前的国名中,也带有“斯坦”。
从这些国家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即它们的国内都有穆斯林,有的甚至是以穆斯林建国的国家。因此,有人自然地将穆斯林国家和“斯坦”联想到一起,将“斯坦”称为是穆斯林国家的专有称号。
其实,这种手法是极其错误的,两者并没有直接和必然的关系。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都带有“斯坦”?
据考证发现,古波斯语中有一个单词是“stan”,根据其汉语的音译,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斯坦”,其真实的意思为“地方”、“地区”、“领域”等。将它与国名结合起来,某某斯坦就是某某地方。
在233个国家中,有38个被称之为地区。不过,这些地区与被称之为某某斯坦的国家没有关系,虽然“斯坦”被翻译成地区,但它们却拥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是一个体系完善的国家,无论其国土面积有多大,都获得了世界各国的承认。
从地图上看,拥有“斯坦”之称的国家似乎已经排成一条直线,从我国的西北地区一直拍到古波斯(今伊朗)的附近。用美国历史学派的观点来看,文化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各主体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会互相传播,经过主体文化的消化和改造,最后成为新的主体文化的一部分。
简单地说,“stan”是波斯国家的专有词汇,经过历史长河的影响,被称之为某某斯坦的国家不断地向东推进,从而有了至今的局面。
这里还有一个很长的过渡带,“stan”最初的写法是“stin”,经过不断的发展之后,最终演变成如今的写法,不过其含义没有出现改变,都用于指代“地区”、“地域”、“区域”等。
据说,在一个国家的语言中,中国也被冠以斯坦的称呼。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中国也有“斯坦”之称
从目前穆斯林国家的分布状况来看,其实中东地区并不是他们的集中点,北非等地有更多的穆斯林国家,不过它们却没有用“斯坦”来给国家命名。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斯坦”并不是穆斯林国家的专有,只是在向东传播的过程中,中亚和南亚等地区受影响极深,国家的名词也出现了某某斯坦之称而已。
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的语言中,将中国的名称也连带着“斯坦”。这个国家就是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的外高加索地区的亚美尼亚。依照地理来看,亚美尼亚与我国的距离还是很远的。
而他们的语言词汇中居然会给中国冠以“斯坦”,可以证明的一件事就是,在古代的时候,中国的影响力早就宣扬到高加索地区。
亚美尼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曾加入苏联,成为苏联在靠近欧洲地区的加盟国之一,其主要的语言是亚美尼亚语和俄语。而在亚美尼亚语中有一词汇为“Cenastan”,根据字面上的翻译或者是语音上的直译,它指的就是中国,抑或称之为“秦那斯坦”。
进入现代,“Cenastan”也出现了形态上的变化,以“Cinastan”的写法录入亚美尼亚的语言和字典中。当然,有人对于“秦那斯坦”的翻译方法尚持怀疑态度,认为翻译中的“秦”与2000多年前的秦朝无关,秦朝在那时极有可能还没有被宣扬到高加索地区。
但无论怎么翻译,这一词汇中存在着“stan”,也就意味着中国在外国人的语言中被称之为某某斯坦。
那么,“Cinastan”(秦那斯坦)又是从哪里出来的?
三、“Cinastan”的来源
虽然学术界对于将“ Cina”翻译成“秦”尚有很大的争议,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个词汇一定会晚于秦朝出现,至少在秦朝末年,中国古代王朝的名称早已通过某些途径流传到国外。
据考证发现,梵语中有一个词汇叫做“Cīnasthāna”,一些学者就认为,这是“Cinastan”的真正来源,即把中国的名称带有“斯坦”正是来源于此。
梵语是古代印度的一种语言,在佛经中就有“Cīnasthāna”的汉音翻译,即中国人无所不知的“震旦”,其全称为“摩诃震旦”。
根据佛经的记载,东方是日出的地方,名曰“震”,故印度之东的国家被称为“震旦”。据说,“震旦”就是外国对中国最早的国名的称呼。
我国有一所鼎鼎大名的大学也曾用“震旦”来给学校命名,即现如今无数高中生都想要考进去的上海复旦大学,它的早期校名叫做“震旦大学”,如果翻译没有错误,可以将其理解为“中国大学”。
不过,“Cina”不仅仅被翻译成“震旦”,在日本侵华时期,它的另一个翻译被日本帝国主义盗用,一直成为中华民族的耻辱,从而被舍弃。
结语
国家的名称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尊严,不容他人进行侮辱与篡改。所以,对于别的国家的名称,不要随意地使用一些自己发明的词汇去描述,否则会引起公愤。
就如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过程中一样,将中国与南亚地区的人用不文明的称呼共称,在取得抗日战争和第2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日本的词典与课堂上,仍然使用侮辱性的称呼来指称我国,引起我国爱国者的强烈抗议,最后他们才将其抹去。
可以说,如果国家没有变得强大,仍然受到西方国家的摆布和控制,那么想要让日本抹去那种侮辱称呼几乎是不可能。所以,要感谢党的伟大领导和国家的伟大复兴。通过对“斯坦”的解释,也可以了解到,它与穆斯林国家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是古时候一直沿用下来的一种称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