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 生如何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小学生如何增强数学学习能力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一、尊重小学生的天性,有效引导其学习兴趣的形成
因为小学生的内心并没有藏很多东西,这时正确地引导他们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对他们未来爱好的形成非常关键。很多小学生喜欢什么科目并不是理解了科目本身的学习内容,而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这一课程。所以,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师德,以及与小学生们相处的技巧,要得到他们的认同,他们才会喜欢你,学习你教授的科目;同时,教师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深厚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良好的口碑。小学阶段对教师的要求不仅在专业领域里,还要要求其为人处世得到认同。
在充分获得小学生们的认同后,教师需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起共享喜怒哀乐,扮演好好朋友和教师的角色,在获得他们认同的情况下,争取引导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事实上,在学生接受教师的过程中,他们就已经喜欢上了那一科目,这时教师尽量运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教学,学生们的学习会相对轻松愉快,并能在这样的氛围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在教学中,教师一定不要死板教学,要在遵循小学生的天性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一年级的加减法,教师可以调动课堂氛围,举行分组竞赛的形式,看哪组答得又对又快,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等,这些都可以调动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二、挖掘小学生的潜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的潜质是无穷的,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小学生的潜质,特别是数学教学更要注重这方面的挖掘。因为数学科目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轻易忽视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质,那么学生以后就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由此,会有一些学生产生一种矛盾心理,明明对某一科目非常感兴趣,可就是很难学好该科目。这样的学生大有人在,这时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尽可能地挖掘他们的潜质,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使他们在兴趣学习的过程中,能力得到迅速提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的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环,从教学心理学角度上讲,如果抓住了学生的某些心理特征,对教学将有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兴趣的培养就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兴趣能激发大脑组织加工,有利于发现事物的新线索,并进行探索创造。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掌握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数学教学就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适应性原则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教师就需要以此为原则,不用不适合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认为,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该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身心特点这一双重因素。也就是说,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环境来说,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通过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
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第一,在心理上,我们要让学生感觉数学其实并不难。只有先打消学生心理上对数学的沉重印象,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带着轻松、快乐的心情去学习数学。我们要告诉学生,数学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难的。接着,我们要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给学生出一些我们周围存在的、比较简单的数学题,给学生一些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打消他们认为数学特别难这一印象。
第二,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虽然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但是数学中也有一些可以让学生动手的地方。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难想象的额,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制作来加深他们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认识钟表这部分,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表带到教室。在课上,老师可以将讲和动结合起来,老师边讲边给学生一个实践的机会,让他们转动自己的钟表,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此部分的理解,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此部分知识,同时教师通过这一环节,也及时的检查了学生对此部分的掌握程度,便于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这就让学生在快乐、宽松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有利于引起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师要注意增强自己的魅力,从情感上来打动学生。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不会伪装,不会矫揉造作,喜欢与不喜欢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写在脸上。同样如果谁对他们好,他们便也会容易被感动,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明显的向师性,在他们心中,老师是一个非常神圣的、无所不会的角色。因此,教师要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不仅在学习上要耐心的讲解,而且也要对他们的生活,以及平时的人际关系更方面有所关心,让他感受到老师是非常关注他,非常喜欢他的。这样,学生会在内心深处对老师充满了尊敬与喜欢,既然学生喜欢老师,那么自然也会非常喜欢老师所教授的科目。因此,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用爱心、耐心去关心、呵护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从而激发学生去努力学习的动力。
第四,我们应该多多鼓励学生。一般情况下,没有训出来的学生,只有夸出来的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训斥学生,批评学生,就会让学生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勇气。而夸奖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一点点的进步,老师的夸奖对学生来说就像兴奋剂,会给学生增强学好数学这门课的信心,促使他们努力学好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