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3)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3)

前言:为什么是辞典,而不是词典?

“词典”也作“辞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另解:词典是收集词汇、按某种顺序排列并加以解释、供人检查参考的工具书。这凸显出词典的内在要素。我特别关注到“供人检查参考”之义。

本文对所涉词条,不按规范严整的“词典义”,而大多以此为基础又有所溢出,或正解、或曲解,或别解、或新解,有时也回到词语本身,揣摩、体察其原初义,不为“拨乱反正”,不求“正本清源”,只期望有所发现,有所表达。基于“个性化”、“感性化”的立场,有时不免“硬解”,甚至“误解”。套用安伯托·艾柯的说法“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一切理解,或许都是误解。

好在,这只是个体写作的一种尝试,我并不企求科学、严谨,我只期望能对一些常见、习用的教育语词,作一些“自以为是”的理解。目的,是通过个性化、片面化甚至极端化的理解,引发更多人思考,其价值,仅在“供人参考”。以“辞典”名之,是期望能写出一本独属于个体的教育辞典。

可能

可能代表着某种趋势,这些趋势内含于事物之中,却能预示事物的发展方向。“可能”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潜在的“可能”很多,但真正实现(成为现实)的,往往只有一种。而当这种“可能”成为现实,在一定时期内,其他“可能”都难以实现。人和动植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更多可能。尤其是处于儿童阶段的孩子,因其未成熟、不确定,与成人相比,他们的生命,有着更多的“可能”。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让这些潜在的“可能”成为“现实”,最丰富、最大化地成为现实。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说“生活就是一棵长满各种的树”(Life is a tree that grows and grows)。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棵长满各种可能的树——如果他到了一所好学校,遇到一位好老师,他可能就会有很好的发展;如果他到了一所不好的学校,遇到一位不好的老师,可能就会出现很多麻烦和问题。简而言之,对孩子来说,“一切皆有可能”,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就更多可能”。

信仰

按《辞源》解释,信仰是“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很显然,信仰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感意味。对这个看似抽象、宏大的词语,我更愿意简单理解,所谓信仰就是,首先你要心有所信,愿意跟从,同时,这种“信”值得我们仰视、向往,甚至努力接近。与信仰相关的词语,应该是“信念”,也就是自己觉得可以确信的看法,或主张。显然,信仰包含着信念,信仰是信念的高级表达和呈现,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更高层次的精神指向——某种意义上说,信仰是教育之魂,或者用雅斯贝尔斯的说法,“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学校若没有教育信仰支撑,只能被功利化绑架,陷入盲目、浮躁、平庸;教师若没有教育信仰指引,就会职业倦怠,精神匮乏,成为工具化的牺牲品。有灵魂的教育,首先意味着心灵的仰望,意味着对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的追求,对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的追求。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让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教育,需要有魂,需要每个人的坚信、坚定、坚持和坚毅。

未来 

未来,当然是“还没有到来”,或“尚未发生”。这是相对“现在”而言的,但是很显然,现在“尚未发生”的,以后未必不会发生,现在“还没有到来”,未来未必不会到来。这个“未来”,可能是一个时刻,也可能是一个时段。就像谁也不知道永远有多远,谁也不知道未来怎么来,但是我曾经说:我们至少可以为未来设立一个可能正确的方向,一个能够抵达的目标。教育天生负有这样的责任和使命。“未来”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或者说,“未来”应该是教育的别名。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里说:“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我的理解:在我们前方,必定有一个新的社会,从“现在”看,它“尚未存在”,但它必定会存在,伴随着我们的不断前行而逐渐清晰。而且,它必将由我们今天所培养的学生去开创,去建设。所以,我们今天的所作所为,尽管是致力于“今天”,但必将指向于“明天”。教育,显然不能仅满足于对儿童的“现实性助力”,还需要关切他们的“未来性发展”,就是说,我们不只要关注儿童的今天,还要关注儿童的明天,而关注儿童的明天,其实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

课程

汉语的“课程”,始见于唐代孔颖达对《五经正义》的注疏,但与教育无关。《朱子全书·论学》中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即“功课及进程”,偏重于内容的安排和规定,更类“学程”。到近代,班级授课制盛行后,教学程序及设计始被关注,课程从“学程”变成“教程”。“课程”成为热词,托新课程改革之福,但对其繁复的意义,仍很难厘清。就国内而言,大致有三:学科内容及师生活动的总和;学科内容、时数、顺序、进程及教学要求;涉及学科教学内容的总和。而英语的“课程”(curriculum),源自拉丁文currcle,即race course,意为“跑道”或“民族经验”。我的理解,课程,就是将先辈的经验,经选择后传给后辈,使其成为后辈进入社会的“跑道”(我的五笔输入法里,“跑道”与“遗产”是同样的拆解)。表面看,课程是属于现实的安排,实质上,课程应当具有明确的未来指向。我更愿意说:课程就是一种可能,多一种课程,就多一种可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可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拥挤和踩踏,或许就会有很大程度的减轻。

理想

理想,是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和希望,这可能是关乎自身的,也可能是关乎社会的。我更愿意说,理想,就是“有理地想”、“合理地想”,这个“理”,是指道理,否则,可能就是梦想、臆想、空想、幻想同时,理想的本质,是对现实的“不满”和“反动”,如果现实非常让人满意,理想肯定不会发生。我愿意相信,人类之所以需要教育,除了传承文明外,还包含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永不满足、对未来和美好的不懈追求——理想,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或者说,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它蕴含着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和期望超越的梦境,承载着人类对民主、自由、平等、信任、公正等善念的最终寄寓和期许。正因如此,我曾说,好教师都是无可救药的理想主义者,我也曾说自己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积极的行动主义者”:对人生世事,我乐观而不盲目,悲观而不绝望——不绝望,因为还有理想。或者说,因为有理想,所以尽管时有悲观,但我从未彻底绝望。我愿意积极地行动,只是因为我知道:从现实抵达理想的唯一路径,只可能是不断的努力和行动。

(0)

相关推荐

  • 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

    我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低调的理想主义者,经常发一些"不合时宜"的小文章,不为启迪别人,只为总结和反思自己.有不少家长和同行对我的"理想主义"表示出各种不解和疑问. ...

  • 冷眼闲言:理想者的孤独

                      理想者的孤独                                         鲁人         一个招聘节目中,一位应聘者在应聘过程中,多次提到 ...

  • 许知远: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许知远: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5)

    据说 真正喜欢教育的人 都会喜欢刀哥 真正喜欢刀哥的人 都会喜欢这个 重新 定义教育(5) [基础] 基是形声字,从土,其亦声,<说文>解为"墙始也".墙之始,是建筑的 ...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4)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4) 乌托邦 英语Utopia,本指"没有的地方"或"好地方",中译颇得神韵:乌有而含着某种寄托的地方.源出托马斯·摩尔的小 ...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2)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2) 前言:为什么是辞典,而不是词典? "词典"也作"词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用法的工具书" ...

  • 刀哥辞典:重新定义教育(1)

    来这里,随时"看刀"- 重新 定义教育(1) 前言:为什么是辞典,而不是词典? "词典"也作"辞典",是"用来解释词语的意义.概念 ...

  • 陪刀哥看教育,亲你来吗?(热文汇总)

    特别推荐:喜欢刀哥的N种方式(陪伴指南) 据说 真正喜欢教育的人 都会喜欢刀哥 真正喜欢刀哥的人 都会喜欢这个公众号   ﹃ 刀 侃 ﹄ · · · · · · · · · · · · · 作业何以成 ...

  • 名师——重新定义教育

    名师--重新定义教育 解除限制,需要我们看到自己模式,找到我们情绪和状态背后的渴望.保持一个内在的稳定和和谐,我们才能保持最佳的状态,投入到现在的工作当中. 还有我们的大脑被模式限制后,常常欺骗我们的 ...

  • 词话特刊 · 愿刀哥一路走好!

    愿刀哥一路走好! 词 话 讣 告 刀哥:吴国华,70后,网名七刀,又名冷风寒鹰.海风闲人,微信名竹山客,江西广昌县人,祖籍浙江瑞安.草根楹联诗词爱好者,尤喜机巧联.诗钟.2000年起在3G网接触到楹联 ...

  • 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序  言 第一章 今天的学校,会变成明天的"学习中心" 今天的学校生活,不是天经地义的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对现代教育制度的非议 效率为先的工业化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很大 互联网时代 ...

  • 罗刹弯刀——哥萨克骑兵

    中国元明清朝时称俄罗斯为'罗斯'或'罗刹国'.当时蒙古族人用蒙语拼读俄文'ROCIA'时,在'R'前面加一个元音.因此,'ROCIA'就成了'OROCCIA'.满清政府时,蒙语的'OROCCIA'转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