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以上中国配件企业正在积极主动地放弃全球半数市场
受疫情影响一再推迟的北京城轨展终于揭幕并完美落幕,国内外轨交企业齐聚中国展示各自的镇店之宝。球陆轨道交通大数据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蔚蓝轨迹 Rail”)近年来见证并助力着中国企业的出海征途,参与此次展会受益匪浅,也感受到个别企业对浩瀚海外市场的漠不关心,个别企业说,“我们都是跟着总包企业或主机企业出口”。
此言一说,几乎积极主动放弃了全球半数以上市场:
第一,配件出海才是轨交出海的本质和生命。任何一条铁路、任何一列火车,都由具体的材料或配件组成,配件才是出口的本质。
第二,配件市场需求巨大。国际轨交市场半数以上来自后期维保。无论是线路的更新还是车辆的修复,维保从根本上说,主要就是配件的补充和更换。这当中,很多运营数十年甚至百年的铁路更新,已经无法找到来自欧美的原始基建商和车辆提供商,急需“托孤”,就中国企业具备这能力。如果漠视海外市场,就是主动放弃这需求巨大的国际配件市场。
第三,跟随出口市场容量受限。中国任何一家轨交总包企业和主机企业,其在中国大陆以外市场份额都极其有限,像华为这样半数以上营收来自海外的轨交总包企业和主机企业为〇,占据中国大陆以外10%以上市场份额的轨交总包企业和主机企业也为〇。仅仅依附于总包企业和主机企业,出口难度不大,收益也不大。
第四,跟随出口市场质量受限。众所周知,铁路基建和铁路装备的总包出口和整车出口并不容易,要在欧美等铁路大市场一展拳脚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被动跟随总包企业和主机企业出海,就会主动把自己和自己卓越的产品拦截在欧美等高端市场之外。
多年来,总有一些配件企业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不满足仅仅跟随总包企业和主机企业出海。中车、中铁、铁建系内的配件企业堪称典范,他们十几年二十年前就主动出圈,向西门子、阿尔斯通等对手和境外铁路运营商直接提供配件,不仅实现了自身配件的独立出口,还以配件出口的形式,率先实现了对欧美等高端市场的登顶,为总包企业和主机企业提前投石问路积累经验。这些配件企业也成为其集团内部抗风险能力最强的成员,总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市场机遇。
多年来,总有一些配件企业对直接出海有畏难情绪。难度当然有,技术标准的生疏、市场环境的不解、合作伙伴的陌生……都是问题,但从根本上看,还是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不足,迈步全球的信心不足,攻坚克难的勇气不够。了解了症结,也就掌握了破解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