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很多小伙伴吐槽过他们的爸爸妈妈。
即使已经成年,还是有一些父母固执地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指手画脚,操心操稀碎。
如果抱怨或是顶两句嘴,父母会觉得很伤心:“关心你还成了错了?!”
听话的时候,他们说:“你看,我就说没了我们,你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没听话,最后结果不好,等着的就是最可怕的那句话:“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事实上,他们可能有一位控制型的爸爸/妈妈。控制型的父母似乎不会犯错,他们永远是对的。当孩子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想法、念头都是错的、不重要的或者是该感到愧疚的,他们的才是正确的。
日本知名心理学专家加藤谛三在《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这本书里说这种行为叫情感暴力。问题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别人赶尽杀绝。伤害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最坏的,则是并不爱自己的孩子,却认为自己深爱着子女的父母。当然比最坏更恶劣的就是,在情绪上虐待子女,却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常常以爱的名义对孩子实行情感暴力。还记得之前报道过朱雨辰的妈妈是如何无微不至,以爱的名义照顾着自己已经40岁的儿子的么?生活上,她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每天4点起来煲梨水,一坚持就是十年;除了梨汁,还有各种汤汤水水,什么绿豆水、果汁、枫斗水……;事业上,也忍不住多加干涉;不想看到儿子被打,就要求他别接打戏。情感上,对儿子的每段感情都有干涉;对儿媳的要求是,必须贤妻良母;认为“女孩既然进了这个家,就要找准自己的角色,担起家庭的责任”;她对自己的总结:“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的!”“我完全没有自我,我在家里就是奉献!”朱雨辰他试图反抗过,也和妈妈吵过,但最终还是妥协了,因为不忍心看到妈妈难过。但这种没有边界的爱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像朱雨辰这种被动的妈宝男,是活在自己渴望独立,妈妈一厢情愿的捆绑中。妈妈永远无视他 “分离”的愿望,把他视作感受需求一致的共同体。妈妈用生命来爱孩子,孩子是不是也要用生命来回馈呢?之前《小欢喜》爆火,因直面着“中国式家庭”的亲子关系,引发了不少热议。单亲妈妈宋倩和女儿乔英子的相处模式既真实又压抑。聪明乖巧、品学兼优的乔英子被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管得密不透风。生活上,她逼着英子早晨空腹吃海参,喝药膳,拒绝一切油炸食品。英子爬到海边的栏杆上,绝望地对宋倩说出了憋在心里许久的话:
长久的压抑和沉重的母爱,让英子再也承受不住,那一句“对不起,我配不上您给我的爱”,让无数人看完泪奔。而英子情绪爆发的背后,是宋倩对女儿一次又一次的越界:
为了随时看见女儿做什么,她在英子房间开了一扇玻璃窗户;每天,她强迫英子生吃一个海参,即使咽不下去也不准吐;
宋倩的口头禅永远都是:“我可都是为了你呀”,“你可是妈的一切呀”。但她把自以为的“好”强加给女儿,殊不知,这样的越界和善意的操控,只会让孩子逃离,逃不掉就走上了极端,以死相逼!“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结合为目的,只有父母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无论我们父母想要陪伴孩子整个一生,还是为他铺就完整的人生路。作为父母,其实是一次一次看到孩子成长的转折点,从在家中当父母的孩子,到学校做学生,出社会工作成为员工,后来的结婚成家,也有新的角色,孩子也当了爸爸或妈妈……这一系列的变化,父母都只能在旁边看着他,不能替代他去完成这部分生命的成长!所谓成长,的确是一场分离。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避免让孩子和自己永不分离,而是帮助孩子度过这个离别和重逢的过程,让孩子能够从中成长!有言Kid(ID:youyankids),专注于3-16岁孩子的亲子理念分享,20000爸爸妈妈们关注的亲子教育类公众号,让我们陪伴孩子成长,一起成为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