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SWOT”、“5W2H”....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思维模型,看上去好像都认识,但真正用起来却总有各种问题。很多人都是学习的足够多了,但实际上却无法发挥作用。假如你想让学到的知识、方法、思维在生活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真的去用,要让理论与实践联结起来,要让它们去帮你解决实际问题,不然一直的努力也不会有进步。
作者:艾菲的理想
来源: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在面试团队成员时,我常会问一个问题:“请用SWOT法来分析你自己。”(SWOT分析法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思维模型,其中S代表着strengths优势、W代表着weaknesses劣势、O代表的是opportunities机会、而T则代表了threats威胁。)这题不算太难,但如果一个人不知道这个思维模型,或只知思维模型而不知如何运用到自己身上,这个题目都是答不出的。而在回答过这道面试题的人中,我发现大多数人都是卡在了“不知如何运用到自己身上”这个环节。要想解决“如何用”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思维模型说得到底是什么。关于思维模型,查理芒格是这么说的:“思维模型会给你提供一种视角或思维框架,从而决定你观察事物和看待世界的视角。顶级的思维模型能提高你成功的可能性,并帮你避免失败。”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思维模型的本质是视角、是思维框架,而它的作用则是要帮我们避免失败、提高成功几率。当初为了找到它的确切定义,我翻了很多书,但却未能找到。后来,我想也许可以先从“模型”一词入手探究一番。查理·芒格虽未给思维模型下过准确定义,但是,他却给“模型”下过一个定义,即任何能帮助你更好理解现实世界的人造框架,都是模型。这话听来十分抽象,模型说得到底是什么呢?我来举例说明:美国航空公司每年要接待几百万乘客,创造数千亿美元的价值。但在2012年,飞机票价平均178美元,每次飞行航空公司只能从每位乘客身上赚到37美分。而谷歌,创造的价值相对少,但却从中赢利很多。谷歌2012年只创造了500亿美元的价值(航空公司创造了1600亿美元),却从中获利21%。这个利润率是航空业的100倍多。谷歌的巨额利润使它的市值是所有美国航空公司市值之和的3倍多。为什么会这样?这个看似非常复杂的现象,经济学家只用两个简单模型就给出了解释:一个是完全竞争,一个是垄断。完全竞争,说的是在这个市场中的每个公司并不存在差异,卖的都是同质产品。因为这些公司都没有市场支配力,其产品价格必须由市场来定。相反,垄断说的是垄断公司拥有自己的市场,所以可以自行定价。因为没有了竞争,所以垄断公司可以自由决定供给量和价格,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航空公司所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而谷歌所处市场是垄断市场,正因为此,二者利润率相差甚远。这就是运用“模型”,也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人造框架”,将看起来纷繁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化的方法。根据模型的定义,让我们再来看看到底什么是思维模型?根据之前的探索,我给它下了一个定义:思维模型是对信息的压缩,是帮助人们理解事物、解决问题的人造框架。说白了,思维模型就是一种人造思维框架,当你头脑中存在了很多这样的框架,遇到不同问题时你就知道究竟该用哪个框架或哪几个框架去进行理解、分析和解决。这就像是:在你的头脑中,存放了很多的工具箱,遇到问题A,你拿出与之相应的工具箱A1;遇到问题B,你拿出与之相应的工具箱B1……于是,你就能驾轻就熟的解决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刚工作时,我曾接到过这样一个工作任务 - 给一个产品做定位。我之前从未做过市场营销工作,所以头脑中缺乏相关思维模型,于是就按自己理解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终也没能提交一个特别清晰明确的产品定位。后来,在我学习了相关知识及方法后,我发现假如我的头脑中事先存放了一个名叫STP的思维模型,也就是细分市场(Segmentation)、目标客户(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的思维模型,那么当时的我就能按这个思维模型所描述的路径对产品定位做出思考,并给出相对满意的答案。实际上,这个STP思维模型就是一个可以存放在头脑中,以供随时取出来使用的工具箱。当你有了这种存储后,就会知道何时可以拿出来用,但假如你缺乏这种存储,就会在接到任务时手忙脚乱,事倍功半。最近这些年,我们对知识的获取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很多人都知道有思维模型这回事,同时也学了一些思维模型。但与此同时,大家却也发现,这些东西似乎没能在真实生活中发挥出比较大的作用。
观察一下周围,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学习状态都是停留在“浅表层”,也就是停留在“我知道......了”这个层面。于是,虽然每天看很多东西,但最后却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不留”,看是都看过了,但啥也没能留下。假如你想让学到的知识、方法、思维在生活工作中发挥真正的作用,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得真的去用,要让理论与实践联结起来,要让它们去帮你解决实际问题。不知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在下馆子吃饭、买衣服鞋子上花钱毫不手软,但在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投资上却几乎没有,比如极少买书,就算买也会思虑再三。有些人则完全相反,他们将自己大部分收入都投在了学习和自我成长上,相反,在买衣服鞋子方面却很吝啬。还有人,对朋友非常大方,请朋友吃饭、唱歌,给朋友买礼物,但却在给自己买东西时思前想后。能够解释这些不同消费现象的关键就是“心理账户”这个思维模型。心理账户的意思是,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因为钱这个东西,在我们心里并不是统一存放的。比如:生活必要的开支账户、购买衣鞋包包账户、孩子教育账户、享乐休闲账户等。这些账户看似都处于你的大账户下,但其实各子账户是独立存在的。不少人都知道这个“心理账户”的思维模型,但有运用在自己身上吗?据我所知,大多数人都没有。但我用了,我是这样用的:我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名叫“自我成长与学习”的心理账户,每年年初会做一个大致预算,差不多30%的预算会放到这个心理账户中。同时,我会在我的“衣服鞋子包包”心理账户中放比较少的份额,每两个月会来评估一次,看自己在花钱方面是否在按这个比例进行,还是说我的行为与我的预算编制南辕北辙。一开始,也会忍不住买衣服,但因为我会持续核对预算与实际开支,慢慢的,这种情况就消失了。这样,我就保证了我的金钱消费与我的人生愿景和目标是一致的。而这也是后来我写出“你的时间和金钱流向哪儿,你的人生就走向哪儿。”这句话和文章的真实体会与原因。同时,借用这个思维模型,我还能通过一个人的金钱时间分配比例来观察他的价值观是什么、他的人生愿景是什么。如果一个人嘴上虽然说着我很爱学习,很想成长,想要实现一个什么理想,但实际却将与此相关的心理账户压缩到很少,那我就知道他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他想要的必定很难实现。所以,一个并不复杂的“心理账户”思维模型,假如你不仅了解它,还能真正运用它,那你不但能够活出你想要的人生,还能对周围人产生深刻洞察与判断。如果你恰好是名创业者,或是品牌运营、销售人员,还能运用这个思维模型进行更好的推广和销售。
很多时候,运用思维模型最重要的障碍不是别的,而是你没能理解它的本质,从而你就无法“挪动”它,如果非要“硬挪”,最后也是“得了形,失了神”。所以,看透不同思维模型的本质,对于运用它们至关重要。可以说,看透本质是“有效挪动”思维模型的重要前提。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看透思维模型的本质,从而对它们进行“有效挪动”呢?读大学时,我看了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叫《竞争战略》,作者是“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在这本书中,波特教授为商界人士提供了三种卓有成效的竞争战略,它们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这些战略的目标是使企业的经营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在他的竞争战略面世之前,大多数企业家都认为,企业可以同时追逐好几个基本目标。因为目标越多就意味着越可能成功。然而,波特教授却告诉大家,达到这种效果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因为贯彻任何一种战略,通常都需要全力以赴,并且需有相应的组织安排。如果企业的基本目标不止一个,资源就会被分散,从而影响最终结果。看完这本书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人和企业一样,也处于激烈竞争中,需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是否能将竞争战略用到自己身上呢?首先,我深入研究了这三种竞争战略的具体内容与使用方法: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强调以低单位成本为用户提供低价格的产品,这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战略,它要求企业有持续的资本投入和融资能力,生产技能在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专一化战略是指主攻某一特殊的客户群、某一产品线的细分市场或某一地区的市场;差异化战略则指企业力求在用户广泛重视的某些方面做到在行业内独树一帜,它选择许多用户重视的一种或多种特质,并赋予其独特的地位,以满足用户要求。根据这些定义,我首先排除了总成本领先战略,然后,就是在专一化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之间做选择了。其中,专一化战略具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企业在目标细分市场中寻求成本优势的成本集中,相当于总成本领先战略与专一化战略的交集;另一个是企业在目标细分市场中寻求差异化的差异集中,相当于专一化战略与差异化战略的交集,即先找到一个目标细分市场,然后再在这个市场上寻求差异化。可以说,专一化战略是以总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为基础的竞争战略,在特殊市场中形成成本优势或差异化优势。然后我意识到,以差异化战略为基础的专一化战略就是最适合我的战略。于是,在硕士毕业找工作期间,我就将这个战略用在了自己的面试策略中。那时,我非常希望在毕业时能够进入世界500强外企工作,尤其希望获得管理培训生职位(Management Trainee)。于是,我就将它确定为面试找工作时的目标细分市场,也就是专一化战略的具体方向所在。然后,我研究了管理培训生岗位的招聘要求,发现这些企业的招聘要求比较一致,不会因为行业不同而有很大区别。对于管理培训生这个职位,它们都希望能招到综合能力强且潜力很大的人。接下来,针对管理培训生岗位的具体招聘要求,我做了很多准备,从英语表达能力到数据分析能力,从团队合作技巧到演讲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认真思考了自己在这个细分市场上的“差异” - 与其他名校毕业生相比,我到底都有哪些竞争优势?经过思考,我将自己的优势归结成了三点。然后,在面试做自我介绍时,我将早已总结好的三大优势娓娓道来,与岗位需求一一匹配,还会在介绍完每个优势后讲一个真实故事,以说明自己与这个岗位的契合度。就这样,我从上海诸多应届毕业生中脱颖而出,如愿进入世界500强外企,成为了一名管理培训生。从表面上看,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与我的面试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但如果去思考这两件事的本质,就会发现它们是一样的。竞争战略的本质说的是:在面临激烈的竞争且资源有限时,要想脱颖而出就得采取一定的竞争战略,而不能在不同战略间徘徊。之后,我将竞争战略的本质与我面试所遇到的情况和想要实现的目标相比较后发现,二者具有“表面不同、本质相似”的特点。于是,我就将竞争战略这一思维模型的解决方法迁移了过来:首先选择非常清晰的细分市场,然后在这个市场上寻求差异化,以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就是我对思维模型的迁移运用,这正是一次非常有效的“挪动”。很多思维模型都是关于商业、经济学、心理学或工程学的,平时看起来,它们与我们相隔甚远,但如果你能看透它们的本质,从而做出“应用级”层面的“挪动”使用,很多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就能立刻迎刃而解,最终做到查理·芒格说的:“只要80-90个思维模型,就能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现在的我们,每天都浸泡在海量的信息与知识中,却遗忘了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思考”与“实践”。我们习惯了“学习更多”,却不懂得“思考更深”;我们习惯了“学习知识和方法”,却不懂得“思考背后的东西”;我们一直在做“量的积累”,但却没能进入到“质的改变”。我想,这就是很多人一直努力,却进步不大的重要原因。 (本文完)作者简介:艾菲,“只做影响你一生的课程”的蓬勃学院创始人&CEO、深度思考力畅销书《直击本质》作者、多家企业创始人&CEO的个人成长教练、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国际教练协会(ICF)认证专业教练、前美国财富500强公司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20万读者公众号“艾菲的理想”创始人兼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