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娘家住个冬,夫家失去公”何意?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多如牛毛的讲究和忌讳,有些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而有些也具有合理的因素,总之它存在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现象,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不论是白领还是打工仔,不论花甲老人还是黄口小儿,都对一些禁忌之事有所感悟,可以说这些忌讳讲究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特别是在民间,更是对一些忌讳看重。
比如说节日类的忌讳讲究,在民间就认为初一十五尽量不要不出门,到底是为啥呢?问边了村里的大爷大妈们,都没有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有的人说是,因为之前没有照明工具的,而路况什么的都不好,于是,夜间出行、出远门是要靠月光照耀的,而初一月光是最微弱的,如果这个时候出门的话,发生意外的概率就大一些,这是出于安全的经验!而十五呢是团圆之日,自然也不适合出门!
还有一种说法是,初一,十五这两天,人们这两天都在家许愿祈祷,因为这两天自己说想的愿望,上天都会听到好帮自己实现。现在看来这个说法完全是谬论,只不过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罢了。
而我前段时间又发现一个看似有趣的习俗类俗语,“娘家住个冬,夫家失去公”,乍一听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其中有什么故事呢?后来在长辈们的细细讲解下,才得知这句俗语的含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句俗语的意思,不知道你觉得老祖宗的说的有道理吗?
作为女儿,虽然远嫁异地,但是思家之情却十分浓厚,因此每个嫁出去的女儿,隔三差五的都会回带上一些礼品,娘家转上一转,陪父母唠唠嗑,干干活什么的。但是在民间回娘家却有着许多禁忌习俗,稍不注意就会被人们品头论足。“娘家过个冬,婆家死个公”,就是比较典型的习俗。
其意思是冬至和腊八当天不能再娘家过,因为在民间看来,这两天回家的话对婆家公公不好。那么到底是为啥呢?这里面主要有2个方面的解释,第一旧社会,女儿不住娘家,外人是要笑话呢,你看他家的女儿,常年在婆家住,也不回娘家来,多没出息,离不开男人吧。
于是,农忙结束了,都要回娘家住上一冬天的。话是这么说,然而对于那些小夫妻来说,肯定是一种难能的煎熬。于是有了“冬至不过冬,过冬死公公”的规定,而这也是夫妻团圆也是妻子的愿望。
第二,我们都知道,婆媳关系自古以来就很复杂。这是一种比较特殊、比较难处理的人际关系,稍微有点小事,就会导致彼此不能接纳,关系紧张,矛盾丛生。而许多和婆婆生了气的媳妇都会选择回到娘家,尽管过上一段时间丈夫和他人去请,有些媳妇都仍会置气呆在娘家。
而冬至到后,再去叫媳妇后就会有说辞“冬至,你还不回家吗?再不回外人可要笑话了”。这样一来就会给媳妇找到一个台阶。
那么你对俗语“娘家住个冬,夫家失去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