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风向:热点太近,需求太远?

COVID-19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幸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若干国家正在日渐平息,逐步恢复正常生态。对这次前所未有的全球总动员,各维度的回顾盘点已然不少,其中有个视角比较有意思,那就是疫情之下Healthcare产业两大板块“药物”和“器械”的横向对比。
坦率地说,在此次全球“战疫”中,药物的表现不及器械。
小到口罩、防护服等耗材,大到呼吸机、ECMO等设备,相关医疗器械的资源充足与否,已然和疫情救治是否可及密切相关。相比之下,药物的表现则令人有些失望,吸睛无数的瑞德西韦、氯喹、阿比朵尔、达卢那韦……等,诸多老药或者在研药物新用的临床获益究竟几何,迄今仍然争论不休。至于双黄连之流,更无须评论。
这样的情绪也反映在资本市场上。对比医疗器械公司市值一路高歌猛进,药物公司整体市值的表现平淡得多。
医药工业素来都是Healthcare产业执牛耳者。从美国来看,无论是跨国药企排名,或是生物技术公司排名,药企在吸金能力、研发投入、市值等诸多方面毫无疑问都远超器械企业,更不必说在中国,药企的市场、市值都是远大于医疗器械企业。横向对比,药物领域毫无吸纳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关键时刻的贡献却不及医疗器械,其中问题究竟何在?
当然,这样的比较有些维度单一,甚至简单粗暴。医药工业人士可以列出无数理由来反驳,说明这样的对比有失偏颇,包括药物研发的难度挑战、综合成本、严谨程度、更多时间和空间的临床获益等等,由此证明药物的社会贡献并不逊于医疗器械。
笔者本意其实并非对药物和器械强分高下。对于药物,尤其是万众瞩目的创新药,从投资、研发到临床、市场,这一路下来基本由科学前沿和运作模式决定了最终产出。科学的天花板自有提升速度,不过经历了此次疫情,我们或许也可以反思一下,今日医药工业的主流运作模式,是否有改进空间?换言之,作为医药工业从业者,我们自己是否做到足够好了?
有些问题,或许在业内已经不是首次被提出:
  • 从学术界到工业界,抗肿瘤领域毫无疑问聚集了最多资源,肿瘤自然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可是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肿瘤药吗?

  • 如果肿瘤的研究资源能够有部分倾斜到其他疾病的研究,是否能有更多的公众获益?

  • 抗感染领域,包括细菌和病毒,自HCV被治愈之后,是否已经被医药工业遗忘得太久?

  • 还有哪些治疗领域,如同守夜人一般,对公众健康至关重要,却长期枯坐冷板凳,得不到重视?

  • 每家MNC都在寻找Blockbuster,寻找下一个Humira、Lipitor、PD-1,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MNC砍掉的某些潜在市场虽小、但确定性更高临床项目,是否有可能是比豪赌Blockbuster更好的机会?

  • 拥有先进研发实力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能否从那些看似不够性感,但是有临床需求,成本较低&开发周期较短的赛道中,用更高效的模式,攫取更多的价值回报?

  • 对于相当一部分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究竟是患者真实获益,还是靠生物统计学家找到射出的箭,然后画个靶子,并强行“凑出一个P值”(某临床PI语)?

  • 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无论是学术界或者工业界,是否有可能为公共卫生领域,或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并且与投资和买单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

  • 政府赞助的医疗健康学术研究方向,如何更好地与工业界的研究方向各司其职?

  • 肿瘤、慢性病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孤儿药相对来说成本低,回报相对更低,但是在两端之间,其他诸多适应症的药物开发,现有的监管规则是否已经和回报获益对应得足够好?

  • FDA作为全球最权威的监管机构,除了众所周知的快速通道、优先审评、加速批准、突破性疗法之外,当面对COVID-19这种突发的传染病,是否还能设计有更加高效的审批路径,而并非在临床终点方面偷偷摸摸做手脚?

  • 许多漂亮的生物技术上市公司,无论是某些看似黑科技的美国公司,或者对标国际一流中国公司,市场给予其一路上涨的估值,有多少是真正有成长的潜力,而有多少背后又有些庞氏骗局的默契?

  • 盖茨基金会在致力于全球健康价值平等方面,已然是标杆般的存在,其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是否能为学术界和工业界,以及政府基金,带来更多的启示?

提出问题,并非是为了批评或是指责。许多问题短期,甚至长期来看,也未必有答案。不过,这些问题的背后,或许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个思考:我们从事的这个行业,是否在方向选择上,越来越有些离热点太近,离需求太远?
许多医药工业的从业者一定会对这个问题不屑一顾:一切都是商业行为,是市场选择,我们不是慈善家,我们要赚钱。
是的,不能,也不应该苛求人人都是慈善家。尽管业内精英们也应该大都熟知乔治·W·默克的那句:“我们永远不应该忘记医药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利润,利润是随之而来的”,然而内心深处究竟有几分认可,各人冷暖自知。笔者也没打算过于书生气地把这句话拿来说教。
不过既然在商言商,谈及市场选择,那么同样应该承认的是,这样紧跟热点的市场选择,在绝大多数时候可能都未必是真正理性的方向。上溯数百年前的荷兰郁金香疯狂,近及2008年金融风暴,太阳之下从无新鲜事,没有什么“这次不一样”。当趋同者的队伍日益暴增,对任何市场可能都意味着隐患的加剧。
其实回归商业的本质,只要真正满足了需求,永远还是有赚钱的机会。尤其当某些市场热点聚集的社会资源越多,剩下的某些非热点需求,在未来一定会有机会为勇敢的先行者带来应有的回报。
美国市场不少专科药,初立项时赛道未必有多少人看好,然而获批上市后表现并不差,而且罕有竞争者,譬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的Orilissa,或是术后镇痛的Exparel,等等不一而足,考虑到其开发周期和成本,回报比例未必就逊于不少所谓Blockbuster。
中国市场亦然。恒瑞90年代开始做肿瘤药时,抗生素正值火爆,四大家族依然如日中天,殊不知风水是轮流转。只要是真正满足了临床需求,任何赛道应该早晚有热起来的一天。
点亮“在看”,好文相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