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风向:热点太近,需求太远?
从学术界到工业界,抗肿瘤领域毫无疑问聚集了最多资源,肿瘤自然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可是社会真的需要这么多肿瘤药吗?
如果肿瘤的研究资源能够有部分倾斜到其他疾病的研究,是否能有更多的公众获益?
抗感染领域,包括细菌和病毒,自HCV被治愈之后,是否已经被医药工业遗忘得太久?
还有哪些治疗领域,如同守夜人一般,对公众健康至关重要,却长期枯坐冷板凳,得不到重视?
每家MNC都在寻找Blockbuster,寻找下一个Humira、Lipitor、PD-1,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MNC砍掉的某些潜在市场虽小、但确定性更高临床项目,是否有可能是比豪赌Blockbuster更好的机会?
拥有先进研发实力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能否从那些看似不够性感,但是有临床需求,成本较低&开发周期较短的赛道中,用更高效的模式,攫取更多的价值回报?
对于相当一部分在研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究竟是患者真实获益,还是靠生物统计学家找到射出的箭,然后画个靶子,并强行“凑出一个P值”(某临床PI语)?
最前沿的科学研究,无论是学术界或者工业界,是否有可能为公共卫生领域,或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做出更多的贡献?并且与投资和买单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
政府赞助的医疗健康学术研究方向,如何更好地与工业界的研究方向各司其职?
肿瘤、慢性病是典型的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孤儿药相对来说成本低,回报相对更低,但是在两端之间,其他诸多适应症的药物开发,现有的监管规则是否已经和回报获益对应得足够好?
FDA作为全球最权威的监管机构,除了众所周知的快速通道、优先审评、加速批准、突破性疗法之外,当面对COVID-19这种突发的传染病,是否还能设计有更加高效的审批路径,而并非在临床终点方面偷偷摸摸做手脚?
许多漂亮的生物技术上市公司,无论是某些看似黑科技的美国公司,或者对标国际一流中国公司,市场给予其一路上涨的估值,有多少是真正有成长的潜力,而有多少背后又有些庞氏骗局的默契?
盖茨基金会在致力于全球健康价值平等方面,已然是标杆般的存在,其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是否能为学术界和工业界,以及政府基金,带来更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