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些你不知道的营销采购内幕

今天来讲讲房地产开发公司的采购

地产行业,特别容易出现贪腐,业内有个非常知名的公众号,专门爆料地产行业腐败问题,颇受欢迎,咱们这个号不聊这些,今天我们聊聊采购,地产行业的贪腐,也主要出自采购的回扣。
这个号主要是关于地产营销的探讨,我来说说营销的采购逻辑。

1
首先,营销类采购非常细碎,大小不一。
比如像样板间和售楼处的软装配饰,这属于采购中的大块头,金额几百万上千万不等,样板间软装的设计及布置,都是由公司聘请专业设计师、设计院,专业施工方进行实施,一般是由公司主控,营销人员参与,营销并不主导。
采购上项目多与大牌设计公司直接进行战略采购,有很多以知名设计师命名的公司,收费不菲。
还有一类,以脑力劳动为主,比如广告设计公司、微信设计公司、销售代理公司。
这一类服务商采购主要通过比稿,很多有情怀的公司,都宣称自己不比稿,尤其是广告设计公司,但绝大多数公司都会参与比稿,大家分别针对你的项目做一份报告,现场提案。
当然,也许结果你已内定,可能是你觉得这家公司非常优秀,且和你的配合很好,同时能给你做利益输送,有些人就会设计一下,给这些公司透露更多信息,评标时打更高的分,令其中标。
这类公司写的报告,一般都是三个部分:
第一,对你们公司的理解。
第二,他们的一些创意探讨。
第三,他们公司有哪些实力。
这是标准的报告套路。
有些应付事儿的公司,把第一、第三部分多写一些,第二部分则写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东西,形成报告,表面上看第二部分是重点,其实真实的考量则是第三部分,大公司实力强,有保障,小公司实力弱,没什么保障。
另外,招标采购部门也会策略性的引入价格这个因素,用价低者得的方式,规避掉那些主观因素。
第二类则是可以纯粹采用价低者得的东西
比如案场的物料,如户型册、纸袋、模型等等。这些东西品质容易把握,在同样品质情况下,谁能让利更多就可以用谁,但是为保证质量,还是要给供应商一个合理利润,否则他们第一次是为了跟你合作而给你个低价,长期下来,后面就很容易偷工减料了。
第三类则是那些只有他家才有的产品或服务

比如一块户外大牌,常常由唯一一家公司进行代理,想要上这块户外,就只能跟这家公司谈。
你想上分众框架,就只能跟分众谈,想到今日头条做广告,就只能和头条或者头条的代理商谈。
一般为了避免市场混乱,一家媒体通常会选择一家代理商进行独家代理。
当然,这种情况下,也会有市场参考价,即使一块户外虽然是独一无二的,但是却有别的替代品,一旦价格过高,开发商容易选择其他的替代品。
媒体类一般是直接委托的模式,所以容易出现寻租空间,你选择任何一项投放,都会找出无数理由来支持你的观点,如果是千万级别的大广告牌,也不是普通营销总监能够染指,一般则要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领导。

2
上述说的这三类招标方式,是比较传统的方式。
第一是“技术方案与价格并重”。
第二是“价低者得”。
第三是“直接委托”。
这是房地产营销中常见的供应商选择方式。
传统的公司,所有决策一层层向上传导,以集体决策为主,最上层批复后,方可执行,比较市场化的公司,充分放权,让听得见炮火的人直接决策,决策速度很快,效率更高。
大多数地产公司的采购流程,有三个步骤:

立项、招标、签合同。
三个步骤缺一不可。
前面可能有入围,后面可能有阶段性付款,流程是固定的,流程经过的人少,则进展快,经过的人多,则进展慢。
有些公司,流程长,但可以斩后奏,跟领导打完招呼后先干着,后面同步走流程,有些公司则干脆简化流程,把决策权限放到基层。有些则严格遵循流程不走完不能干活,所以效率最低。
上面聊得这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祝顺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