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撒同盟:两千年前北约与华约的预演

恩格斯说过,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惊人的相似,这佐证了《圣经》里一句富有哲理的谚语——太阳底下并没有新鲜的事。

1949年4月4日,美国与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十二个欧美强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北约就此建立,实现了西方在军事阵营的战略同盟。

六年之后,也就是1955年,欧洲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签署《华沙公约》,华约诞生并标志着苏美冷战正式开始,两极格局也由此正式形成。

然而,两极联盟对抗的戏码,其实早就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希腊就上演过一次,这就是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撒同盟。如果你深刻地理解了当年的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撒同盟,那你就能一眼洞彻华约与北约背后的本质。

希波战争

提洛同盟的故事要从希波战争开始讲起。

古希腊的历史人尽皆知,但为了叙事完整,还是在此稍提一嘴。

希腊文明起源于克里特岛,小岛上的原住民发展出了希腊最初的文明——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岛的统治王国是米诺斯王国,米诺斯人喜欢修建高大的宫殿,还拥有自己的文字,社会形态上正处于奴隶社会早期。随后克里特文明因阿卡亚人的入侵而毁灭,由于阿卡亚人的文明程度较为低,因此当地的文明一度从奴隶社会早期倒车回原始社会晚期。

希腊文明对克里特文明具有一定继承性,譬如说希腊神话中克里特高大的宫殿迷宫中住着牛头怪,“高大的宫殿”,其实就是克里特文明的特征

最终,南下的多利亚人新建了一个文明——迈锡尼文明,东西方都很有知名度的“特洛伊之战”就是迈锡尼时期发生的故事。不过迈锡尼文明最终也走向了灭亡,灭亡他们的正是后来建立希腊文明的多利亚人。

希腊文明的特点是独具特色的国家形态——城邦体制,其实城邦这个翻译非常巧妙,邦就是“国家”之意,前面的城用来修饰邦,意为“以城市形态存在的国家”。希腊地区的国家往往以一个城市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一城一邦,独立自主。

总之,在希腊各城邦繁荣发展起来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地矛盾越发突出,本就缺乏平原的雅典地区无力供养大量的人口,最终希腊人只能选择让部分公民离开城市,去远方建立殖民地。希腊文明由此伸展扩张。

公元前6世纪希腊势力范围

但不巧,东边的大国波斯也在积极地对外扩张,于是,双方就这么碰上了。

波斯帝国毕竟是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单独的希腊城邦与之对抗无异于蚍蜉撼树以卵击石。因此希腊人理所当然的走向了联合作战。

在著名的马拉松之战中,波斯帝国海陆两军足有五万之众,而希腊方面砸锅卖铁之下也仅有万人,双方的兵员比足足有五倍之众。而且,波斯在常年对外征战的过程中,早已磨练出了一整套军事系统,包括波斯步兵方阵、遮天蔽日的箭雨、灵活机动的游骑兵。

这套军事系统曾在亚非地区无往不利,但面对训练有素组织严密的重装部队却会显露出其重大的缺陷。不巧,此时波斯所要面对的雅典联合军,正是这么一支重装部队。更何况天公作美,天降暴雨搭配两侧的沼泽,将雅典薄弱的两侧完美地保护了起来。

以温泉关之战为背景的《斯巴达三百勇士》

一番交战之后,希腊联军取得了阵亡192人,阵斩6400人的辉煌战绩。

可惜天时地利不会永远都倾向希腊联军。温泉关之战,波斯联军成功绕后,攻击到了雅典部队脆弱的侧翼,取得了战争胜利。

两同盟的形成与对抗

希波战争的走向也并非今日主题,事情的关键在于——希波战争让希腊走向了联合。

只有联合起来的希腊才能对抗波斯,于是希腊各邦成立了同盟。由于这个同盟的金库设立在提洛岛,因此被称为“提洛同盟”。只不过,联合往往意味着指挥成为问题。

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联军方面坐下来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谁来当盟主。如今,这个问题也摆在希腊联军面前。

争夺领导权的主要是两位,一边是雅典,一边是斯巴达。

在与波斯的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之后,斯巴达就退出了联军,班师回朝。雅典随后顺利掌握了提洛同盟的指挥权,并且在希波战争结束之后仍然保持着提洛同盟,甚至将同盟金库搬回雅典,成为了雅典的财政收入。

雅典在同盟内划分征税区,向盟国讹诈“加盟费”

这个所谓的“提洛同盟”,已经在实质上沦为了雅典维持霸权的工具,甚至成为雅典剥削各邦的手段。

另外一边,感到危机的斯巴达也行动了起来,以强大的武力胁迫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各国参加由斯巴达组织和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这两个同盟在面上有着各种各样正当而美好的理由,包括联合对抗外敌、大国提供武力保护等等,雅典与斯巴达对内俨然一副好脾气老大哥的形象。

但实际上,提洛同盟使希腊各邦沦为雅典附庸,遭受雅典压迫。另一边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也不遑多让。虽然总的来说伯罗奔尼撒同盟对盟友的压榨与控制弱于提洛同盟。

因此,在伯罗奔尼撒之战(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撒同盟之战)中,众多提洛同盟的成员国临阵倒戈,对着雅典反戈一击。

提洛同盟和伯罗奔尼撒同盟的不同之处,还是需要展开论述的。

先说伯罗奔尼撒同盟,对斯巴达来说,盟主的身份是斯巴达获取“同盟红利”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斯巴达带来了海量的国际声望,这意味着斯巴达将成为伯罗奔尼撒地区的绝对核心,对同盟国的政治与生活等方方面面做出干预,包括迫使盟国建立亲斯巴达政府以保证盟国听从斯巴达指挥等行为。

但与提洛同盟相比,伯罗奔尼撒同盟是较为松散的,对于一些较为偏远且实力强大的同盟国,斯巴达是无力控制的。另外一边的提洛同盟,则堪称严酷,十足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早”的典范。

雅典与友邦之间的关系近乎奴隶与主人,雅典几乎可以对所有同盟国的内政外交指手画脚,还要求同盟国按时缴纳同盟金,否则就会大军压境。如此激起了各国的反对,于是有了前文的“众叛亲离”。

雅典的众叛亲离预示着其霸权的落幕,在斯巴达得到希腊各邦甚至是波斯不怀好意的支持后,就理所当然的取得了对雅典战争的压倒性优势,将自己的霸权扩展到了全希腊。

但随后斯巴达为了维持自己的霸主地位陷入连年的战争之中,包括柯林斯战争、底比斯战争、同盟战争等等。疲于奔命的斯巴达人很快陷入困境,各邦元气大伤,北边的马其顿顺势挥军而下,实力大为衰退的希腊各邦回头无力,相继被马其顿征服。

历史从此进入“希腊化时代”(指亚历山大喜好雅典文明,将希腊文化传播到更为广阔的地区),两同盟时代就此终结。

提洛同盟与伯罗奔尼撒同盟的争霸以马其顿的渔翁得利告终,这场同盟之战其实与华约北约之争颇多共性。

譬如,提洛同盟和伯罗奔尼撒同盟建立之初往往有光明美好的口号或者目的,但无论口号如何美好,都无法掩盖其霸权工具的本性。不管北约与华约的定义有多么长,口号有多么美,但究其本性,与当年的提洛同盟和伯罗奔尼撒同盟其实并无差别。

这就叫“历史的重复性”。

而且,历史还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2020年3月27日,北马其顿正式加入北约,成为北约第30个成员国,也是目前北约的最后一个成员国。

提洛同盟以马其顿的征服为终,北约也以北马其顿的加入为暂时的终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