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功夫老始成

文字功底源于少年功夫。

多数博学多才之人,广泛深入的阅读都集中在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一屋子的书,一大把可以肆意挥霍的时光。冯唐、熊逸、三毛莫不如此,其他更多的,我不了解还有很多。

我小时候没有太多闲书可读,那会儿更愿意疯跑着玩,安静的坐下来看书,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学时也没有特别喜好阅读,从来没有过为了买本好书而省吃俭用。

在《最好的告别》里,看到一句话:我们使用时间的方式,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中年人对时间所剩无几的恐慌感,是不可能传导给一个少年的。所以,当我做出语重心长的样子,让侄子珍惜时间,多学习求上进的时候,他无动于衷的样子就很好理解了。他最喜欢的消遣是玩王者荣耀。

我儿子沉迷于各种游戏、小视频、动画片,书本对他的吸引力几乎为零。我也不强求他喜欢读书,牛不喝水强按头没用,我能做的就是自己多看书,家里摆满书,多多少少产生一点影响。

我们经常说量入为出,居家过日子得算计算计。也就是说,资源的使用方式,与拥有资源的多寡密切相关。前面提到时间,就是每个人最稀缺的资源。我们所拥有的时间,就像一个不停流失的沙漏,沿着一个方向,只进不出。

现在才开始感受到阅读的美好,才愿意花时间、金钱、精力在书籍上。38岁的年纪,会不会太晚。我是觉得自己老了,那是跟20多岁的年轻人比,再过十年,我一样觉得现在的自己很年轻。

所以,什么时候明白过来都不算晚。昨天读到三毛的一句话:世上的事情,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起步晚,基础差,不要紧,加把力,用点心,总会有所得。当年坐绿皮车的时候,经常临时停车,给其他特快车让路。对面一位大哥说,火车不怕慢就怕站,一旦停下来就得等半天。

人也如此,别停下前进的脚步,哪怕走得很慢,时间到了,一样能走出很远的路。每天写几百字,不会有太多压力,日积月累经年累月,回头再看,几十万字的记录,也是满减的收获。

那天莫名其妙,发疯一样想找人聊天。不是找熟识的朋友,而是想跟微信里熟悉的陌生人聊聊天,结果联系了几个人,都没有深入聊下去。

也许他们不喜欢无主题的闲聊,觉得浪费时间。我当时有个想法,列出一个采访提纲,以访谈的形式,找出朋友圈里100个认识但不特别熟悉的人,写出他们的故事。

当然,这个事情并没有继续做,因为我发现通过阅读也能实现。书架上那么多有趣的灵魂,我的问题可以先从书里找答案,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前面提到自己感觉不年轻了,时间不多了,才开始喜欢上读书,好书那么多,时间那么少,需要高效率的读书方法。

因此,把阅读当做与人闲聊,作者不会推辞说很忙,一切以我的时间为准。如此甚好,岂不美哉?

(0)

相关推荐